APP下载

医学专业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2018-03-21辛红梅马杰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

辛红梅 马杰

摘 要: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88题成人版EPQ)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内蒙古医科大学近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92-03

一、問题提出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影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大学生茁壮成长才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蓬勃发展。大学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最需要被注意的,他们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大学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困扰。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与他们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困扰和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也许会演变成为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没有哪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适合所有人的。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可知,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王建中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存在普遍相关性,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性。杨贵英指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关系,应加强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齐晓栋研究指出,整体上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有显著负相关。人格偏差或障碍影响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张嘉虹对大学生人格障碍与心理卫生状况进行研究,指出人格障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广泛的影响,需关注其人格特征的偏离。

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医生中有相当多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价值失落感,对高风险职业担忧及睡眠障碍等,并且医生这个职业有较高的认知负荷,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出于此种考虑,希望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尤其是医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帮助不同类型人格的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向积极乐观的大学新生活,为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选取若干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统一时间用电脑答题,共有394名学生参与测试,除去无效报告,共获得有效数据391份,有效率为99.2%。(如表1)

(二)研究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简称EPQ)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编制的。龚耀先教授提出的中文版标准化的88题成人版EPQ(原问卷成人版90题)是更适合中国人群体的问题项目。该问卷包括:内外倾性(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等四个维度因子。

2. 90项症状清单(SCL-90)。

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编制于1975年,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评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间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本量表涉及因子范围广,信效度均很稳定,被多所高校作为其心理健康筛查的标准测验。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分布情况

为了准确把握大学新生人格特点,根据不同筛查标准,做出多种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情况。图1为测试者在EPQ测验中的整体分布情况。

由图1可以初步看出,被试群体人格分布情况整体居中,较为符合常模人群分布情况。(常模结果表示43.3~56.7得分人群占50%。)

1.大学新生人格分布类型一。

根据EPQ成人测验结果把人格总体分为四个象限的构成方式,我们得知这与希波克拉底的古典气质类型说(抑郁质、粘液质、胆汁质、多血质)区分大体一致。其中内倾—稳定对应粘液质、内倾—不稳定对应抑郁质、外倾—不稳定对应胆汁质、外倾—稳定对应多血质。通过数据统计得知,其四种气质类型的比例如表2。

由表2得知,四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类型占整体的56.27%,其他的三类各占十多个百分点。

2.大学新生人格分布类型二。

由图1发现,大部分群体会分布在两种气质类型的边缘,据此对比古典气质类型的分类,除了原有的四种气质类型又加入了新的5个组合气质类型,即抑郁—粘液质、抑郁—胆汁质、粘液—多血质、胆汁—多血质及中性较稳定气质。此种分型原则较古典气质类型更为具体,细致地将EPQ测验得出的人格类型划分为9种类型,图2为九种人格类型分布类型示意图。

这种新的分配方式更加细化了原有的四种气质类型,同时也较好地分配了更为趋近于两坐标轴中央分布人群的类型特点。根据新型的人格特征分布标准来看,得出了一组新的更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具体见表3。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分析

在此研究中,我们通过症状自评表(SCL-90)来表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根据该样本大学生的SCL-90具体结果发现,该新生样本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间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强迫症状与精神病性因子为高于全国常模的显著性差异。(见表4)

(三)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上述分析为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程度水平的比较,结果较为粗略。关于新生样本的EPQ与SCL-90的具体相关水平具体请见表5。

由表5得出在E(内外倾向)与各因子为负相关;N(神经质)与各因子为正相关;P(精神质)与各因子为正相关;L(掩饰性)与各因子为负相关,具体相关水平从表中可以体现。

四、分析讨论

(一)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分布情况

由EPQ人格测验中的整体分布情况可知,被试群体人格分布情况整体居中,较为符合常模人群分布情况(常模结果表示43.3~56.7得分人群占50%)。四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类型占整体的56.27%,其他三类各占十多个百分点。多血质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开朗、活泼、社会化、无忧虑等,从表象来看证明该种气质群体乐观、生活能力高于其他三类,侧面也说明当前新生群体的整体人格类型偏好,多数人容易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根据古典与新型人格特征分布结果可知:典型人格与非典型人格存在稳定比例得到印证,数据说明非典型人格与典型人格分布比例大概为1∶1;存在大约1/3的多血质人格;其他典型气质人格比例均不超过10%。综上所述,证实大学新生人格分布情况偏好,较为符合常模水平。

经过细化组合后得到更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分布,其中最多的仍然为典型多血质类型,混合型气质约占整体的50%,之前说到多血质人格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在古典类型中也许很多气质类型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大学环境,但是经过细化的其他三类典型人格则对于大学新生活的适应能力可能会稍微差一些,我们更需要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去关注和帮助这些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状态。不同的人格类型分布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每种人格特征代表着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为适合何种模式。希望以此为出发点去更好地关注大学生群體,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可以科学有效地开启大学学习生活模式。

(二)大学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说明该群体在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能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该新生样本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强迫症状与精神病性因子为高于全国常模的显著性差异。解释可能是该群体为大学新生群体,在行为上还处于高中到大学的生活过渡阶段,故会出现较高的强迫症状;在恐怖和偏执因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由此看来,测试新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新环境的融入与适应上无明显问题。本届大学新生与往届大学新生的对比时发现,二者最大的不同应该在于网络环境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说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新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从侧面体现网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关系。心理健康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把心理健康的概念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为重要。

(三)大学医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根据大学新生古典气质类型的数据结果显示,四种气质类型的人格特征比例各有不同,并不是平均分布。在此考虑不同的人格类型是否对于心理健康的程度存在影响,所以做出相关的数据与常模水平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抑郁质与胆汁质群体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新生样本,粘液质几乎与新生样本保持同一水平,多血质略低于新生样本。故得出结论:在四种人格类型中,多血质人格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且人数分布最多;粘液质人格保持在正常人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抑郁质和胆汁质人格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分析艾森克人格问卷时发现,抑郁质和胆汁质两种类型均为神经质(N)得分较高,属于神经质程度不稳定层次。所以证明神经质对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在校园生活中更需多加关注这类人群。

因为古典气质类型对于边界界定可能存在模糊的问题,在此提出更为细化的9种类型人格特征描述方式,同时比较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分析结果可得出在心理健康程度上,典型多血质>粘液-多血质(典型粘液质)>胆汁-多血质>中性较稳定>抑郁-粘液质>抑郁-胆汁质>典型胆汁质>典型抑郁质,经过统计学计算显著性差异更为明显。与古典类型的心理健康结果对比发现,在四种典型气质人格特征的排列上保持一致,胆汁-多血质与新生样本模型的出入程度不大,整体较为一致,而中性较稳定类型整体在所有类型的中间位置,且与全国常模水平大致相同。观察五种混合气质类型发现,这五类型集中分布在四种典型气质的中间,符合混合气质的特点,且其中抑郁-胆汁质心理健康程度最低,验证之前说明的神经质得分越高,程度越不稳定,心理健康水平则相对越低的结果。在抑郁-粘液和抑郁-胆汁质两种类型的因子分差距不大。对比图2的九种人格类型分布示意图发现,抑郁-胆汁质属于神经质得分较高者,抑郁-粘液质属于内外向得分较低者,且二者心理健康程度均略低于常模水平,进一步验证说明,在内外倾向程度上得分较低与神经质程度上得分较高都对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

在观察新生样本的不同人格特征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不同的人格类型群体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典型多血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典型抑郁质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最低,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更要积极关注抑郁质类型人格群体,达到共同进步。在EPQ测验的四个维度中,E、L与SCL-90因子存在负相关,N、P与SCL-90因子存在正相关。

五、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1)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存在多种人格类型分布,新生样本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不同人格类型的心理健康与常模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性的意义;(3)医学新生的神经质(N)与精神质(P)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内外倾(E)与掩饰性(L)得分越高,相对SCL-90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时可以得到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5).

[2]杨贵英,张涛,宋丽娟等.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

[3]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等.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4).

[4]张嘉虹,卢宁.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5).

猜你喜欢

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一线员工人格特征与计件工资激励效果关系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