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建模方法的茶叶销售策略分析

2018-03-21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销售策略数学模型茶叶

封 梅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6)

通过分析目前的茶叶市场的销售情况可知,茶企业产品要想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迫切需要茶企业对销售策略不断创新,还需要基于数学建模方法不断优化茶叶销售策略。从这一角度分析,茶企业产品销售策略的优化情况,一般会对企业能否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为今后茶叶销售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很好应用数学建模方法,才可以提升茶叶销售量。

1 数学建模方概述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不再是简单的一门应用学科,其已经演变成一种资源,同时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应用,进一步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效解决。

1.1 数学建模概念

所谓的数学建模方法,具体是抽象简化某个领域或某个行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数学的某种规律关系,高度统一了自变量与因变量,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中利用某一规律关系统一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方法便是数学建模方法。

1.2 数学建模方法的优势

数学建模的发展基础是数学学科,属于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借助于数学公式,全面展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情况,并且提供合理的解决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喜爱应用的技术方法。而传统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只能分析简单的问题,针对大数据或者是相对复杂的状况,则会产生费时、准确度较低等系列问题,所以,全面理解数学建模思想,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科学应用,是对目前复杂问题有效解决的战略方法。

经济学角度将利用建立数学模型处理实际经济问题作为一种主要工具,初步产生了经济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模型体现出真实性、一般性、准确性等特点,并且应用在销售茶叶过程中,可以具体化处理抽象的销售茶叶问题,降低了销售问题的难度。通过简单的数学符号对复杂的经济学语言进行解释,构建适合的数学模型以后,有利于对销售茶叶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理解,利用几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就能够形成大量的专业销售学术语,有利于销售茶叶决策者保持清晰的思路,提升决策效率。此外,大部分数学模型还伴随着使用图像和表格,可以更加直接反映销售问题,帮助茶叶销售企业严格把握茶叶销售市场的情况,进一步促进茶叶销售的发展。

1.3 数学模型与茶叶销售的关系

实际上茶叶销售可以认为是产品销售的一个具体案例,很多因素会干扰与影响销售过程,要想迅速发展茶叶销售,需要形成鲜明的销售思想,采取合理的销售手段。在销售茶叶的过程中,销售企业必须全面调查与研究茶叶的市场,结合消费群体的具体喜好,科学改革产品种类。与社会潮流与市场需求很好适应,对销售茶叶市场有效转移;努力挖掘潜在的消费对象和市场。茶叶的销售牵涉到制定茶叶价格、市场占有率、茶叶需求量、茶叶产品组合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产生了严谨的数量关系,利用经济学思想进行解释会比较复杂,而采取数学思想对这一类问题有效分析,利用单纯明确的数学意义解析复杂的销售概念,采取数学符号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充分表达,可以简单解决复杂的茶叶销售问题。

2 数学建模方法对茶叶销售市场效益发挥的作用

数学建模方法主要是利用数学模型,全面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关方法、图形的总称。数学建模过程是对数学模型不断完善、检验和推广。对茶叶经济效益不断优化,具体可以借助于转化数学方向完成,通过建模理论对模型有关问题进一步解决。

2.1 优化主次产业

茶企业应当对机会成本给予极高的关注,在茶产业链中,假如没有一定的能力做大做强全部产业,需要优先考虑能够创造最大利润的产业。只有对产企业的主次产业区别对待,才可以有的放矢,及时淘汰效益滞后的产能。茶企业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影响整体产业经济效益的因子都可以认为是茶产业链中的所有因素。在建立了通径分析数学模型以后,经过严格的计算,得到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各个因子系数,随后对其进行比较。例如影响茶叶加工经济效益整体的系数为0.743,影响茶叶运输的经济效益整合系数是-0.263,由此可知,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前者的生产能力,主要是由于其是茶企业的主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2.2 弥补效益短板

中央出台的补短板政策还可以在茶企业中应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结合木桶基本理论,茶企业相对薄弱的产业决定了经济综合效益的下限。发展最弱产业,需要大力发展第三方外包业务,若是茶企业不能抛弃的产业环节,迫其需要有效强化和补充。首先,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明确这一短板。茶企也可以结合权重层次分析法,基于生产销售茶叶各个环节建立数学模型,把计算数据加权加入矩阵中。最后得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哪些是对茶叶品质造成影响的最大缺陷。结合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或者是对生产设备投资优化,或者是改良技术。

2.3 寻找利益成本平衡点

在茶企业的茶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出现了经营困境。即开辟大量的加工生产线可以增加茶叶的产量。可是,这部分措施必将加大了资本投入,人工支出也相应增加。所以,在销售额提高的过程中相应成本也增加了。矛盾点就是怎样才可以很好把握利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对这一问题及时解决。茶企业无法很好的调节产能增加和人工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这时,便可以适当利用数学建模理论建立集合函数模型。

3 茶叶销售中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

在茶叶实际销售过程中,数学建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利用严谨的数学手段,对茶叶销售的利润空间进行计算,进一步制定更加科学的销售策略。

3.1 经济学数学模型建立步骤

3.1.1 对相关经济背景和市场销售状况全面了解。

3.1.2 利用建设各类销售模型,采取不同的手段对比研究,利用数字演绎方式、数学技巧以及有关的专业在变量之间描述抽象的经济销售情况,经过认真对比制定最合理的销售策略。

3.1.3 利用模型的建立推算未知量的质量。之后采取数学模型比较数值,从容验证模型是否达到销售实际要求,通过细化研究,准确预算销售数额以及相应的效益。若在实际产品销售过程中利用数学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则无法利用其预测产品销售,严格检验假设的正确性,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合理对其实施修正,确保数学模型和实际销售情况尽量符合市场情况。

3.2 茶叶销售中数学模型的目标问题

3.2.1 销售茶叶数额与总量。

3.2.2 茶叶在短期内获得的销售利益以及市场发展前景。

3.3.3 产业定位和销售数额之间形成的关联,利润和销售价格。

3.3 模型之一

假设某一企业生产了两种茶产品,甲和乙,甲产品销售额是3000元,乙的销售额是2000元,这两种茶叶需要由A、B两种设备分别进行生产加工。加工甲茶产品A、B设备消耗的时间为1小时和2小时,加工乙茶产品A、B两种设备消耗的时间为2小时和1小时,两种设备每个月产生了400小时和500小时的有效时间,那么怎样得到最大的生产收入?

解:假设甲茶产品每个月可以生产a件,乙茶产品生产c件,每个月的销售销售为e元,建立了目标函数,则C=3000a+2000c

直线e=3000a+2000,当直线通过A点时,e取最大数值。

所以,Zmax=800000元

也就是每月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生产100件,可以获得最大收入。

3.4 数学模型分析二

一般只有厂家与商家准确预测茶产品销量与效益才可以投入新产品,利用一定的组织安排,保证了科学生产与进货,所以针对销售速度与数量构建一个数学模型。

假设某茶叶生产企业生产一种茶产品,销售价格偏高并且变动不大,人们购买之后短期内不会进行废弃和重置,由于价格相对偏高,加之对新茶叶品种特性不够了解,亦无法掌握其所有功能,因此,不会形成较高的购买欲望,一般来讲将新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相对较慢,随着人们逐步了解了产品,相应增加了产品信誉度,产品的销售量也会随之升高。所以,生产和销售厂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销售数额,在市场环境允许的前提下,严格预测,确保获得最大化利益。

模型建设:

假定茶产品上限需求量为M,在一定时间内,茶产品储藏量为x(t),尚未购买的新茶产品数量为M-x(t)。

可以通过统计茶产品销售速度和数量解决描述和建设问题,获得销售数量、速度与尚未购买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此,建立了数学模型:

由公式1获得:

通过以上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所以,当销售茶产品数量小于一半最大值时,能够较快提高茶产品的销售速率,当茶产品达到一般数量时,得到有关速度的最大数值,随后会形成不断下降的趋势。商家对销售策略有效应用时,可以与数学模型有效融合,合理安排生产,避免茶产品过剩或者是生产茶产品不足。

4 基于数学建模方法下茶叶销售策略

4.1 积极开展网络化销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的地位至关重要,可见中国人日常生活无法离开茶叶,所以茶叶的消费无法脱离社会文化环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化环境,其中与双十一类似的网络购物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网络节日对茶叶销售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茶叶商家可以将传统销售渠道有效结合互联网思维以及网络文化推动茶叶的销售。从不同角度茶叶形成了不同的分类,茶叶在同一分类下品种也会各不相同,需要经营者认真思考消费者喜欢哪些品种的茶叶。商家必须对消费动向有效把握,认真挑选消费者喜爱的茶叶进行销售必将获得最佳的市场业绩。

4.2 增加开发新产品的力度

一个国家与民族将创新作为进步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也十分关键,尤其对于茶企业来讲,拥有创新的思维方式,要求企业构建对自己产品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态度。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将自己的新产品和业务放在重要位置上,才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帮助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经营优势,最终提高与完善市场销售额。

4.3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

通过分析茶叶销售以及茶叶消费目标群体可知,中产阶级群体已经成为茶叶的消费群体,在茶叶消费过程中这一群体通常更加关注茶叶的品牌关注度,要想很好把握这一消费群体,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在对茶叶进行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强化建设茶叶品牌度,只有很好建设茶叶品牌,才可以帮助大量的消费者对产品充分了解,进一步掌握目前茶叶的需求状况。

4.4 重视应用产品包装设计

在茶叶销售过程中茶叶包装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内容,通过分析茶叶的终端销售市场可知,可以发现一个产品若缺少一个好的包装,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较大的优势,在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茶叶的包装不但可以提高茶叶的品味以及茶叶整洁度,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在理解茶叶的过程中找出区别于其他品牌的内容。一个良好的茶叶产品应当来源于一个较好的包装,一个较好的包装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销售成绩。基于这一角度分析,必须结合茶叶的品质提高销售茶叶产品的方案,如此才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5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不再是简单的一门应用学科,其广泛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应用,进一步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效解决。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的茶叶始终都拥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也逐步提高了对茶叶的需求,不再仅仅关注茶汤味道、茶叶色泽等表层次,而是对茶叶种类、性能、发酵、包装、品牌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大部分消费者也十分重视检测茶叶农药残留情况,经营者是否可以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对消费者的升级需求有效满足,在茶叶销售策略方面,可以结合数学建模方法以及茶叶发展的形势,准确把握茶叶市场的发展动态,为销售茶叶各个环节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推动茶叶销售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1]吴道芳.闽北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茶叶,2003(1):32-33.

[2]管曦,杨江帆,谢向英等.中国茶叶消费现状与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茶叶科学,2011(6):546-551.

[3]徐咏梅.茶叶内销市场各茶类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茶叶,2011(1):20-24.

猜你喜欢

销售策略数学模型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基于电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述
香喷喷的茶叶
化工产品在非洲市场的销售策略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招商银行苏州分行房贷业务人员销售策略分析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