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实施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8-03-21牛文君
牛文君
(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23)
体适能概念源于美国健康、体育、舞蹈组织(简称AAHPERD)。从个体需求角度体适能分为运动体适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1]。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脏功能、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素质,这些素质基本涵盖了学校体育追求健康的目标,其理念较好的契合了我国体育教育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研究将健康体适能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浙江省普通本科院体育教学中,以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实验为研究模式,针对本实验的受试者设计运动处方,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探讨健康体适能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学应用的教学效能。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对象
以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三所普通本科院校 2016级共 3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女各 180人。首先对研究对象开展心脏功能(FC)、肌肉力量(ST)和柔韧度(FL)研究指标的统一性检测,并根据FC、ST和FL指标的一致性对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和3个对照组。对照组学生仍然按照传统的体育课进行体育学习,实验组主要采取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活动。
1.2 测试指标
1.2.1 柔韧素质测试
柔韧素质测试采用国家体委监制的坐位体前屈测量计测试,受试者脱掉鞋坐在平坦测试垫上,两腿合拢伸直(不能屈腿),脚掌紧贴测试仪器测试板面,并要求受试者踝关节成90o角,身体前倾,两臂匀速前伸,用两手指尖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并记录受试者推动柔韧素质测试仪游标的最终行进距离(cm)。
1.2.2 肌肉力量测试
肌肉力量测试采用直体位杠铃提拉法,女同学15kg,男同学30 kg对其进行力量测试,从而计算出受试者的上肢肌力可重复单次的最大重量(RM)。
1.2.3 心肺功能测试
心肺功能测试采用二次错位高度台阶实验法,男同学采用 30cm和40cm的台阶;女同学采用25cm和35 cm的台阶,受试对象以30次/分钟的频率上下台阶3 min(中间休息3-5 min),从而获得受试对象登阶后的即刻10s心率,再按MET=台阶高度(cm)×登阶频率(次/min)×0.684+登阶频率/10公式计算出2次上下台阶的负荷强度的梅脱值(MET)[2]。
1.3 测试方案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先测出心脏功能(FC)、肌肉力量(ST)和柔软度(FL)第一次测试指标,并获得受试者相关测试指标。此后,对照组受试者仍然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上课,实验组受试者按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模式进行体育学习,16周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测出心脏功能(FC)、肌肉力量(ST)和柔软度进行测试,以获得第二次相关受试者相关测试指标。
1.4 实验组受试者体适能锻炼方法
1.4.1 柔软度
柔韧性(FL)练习采取反牵张反射被动拉伸法,两个受试者为一组,一个受试者为助力辅助者,另一名受试者为被拉伸者,每次拉伸必须达到被拉伸者极限,并保持18秒左右,每次拉伸训练为6-8组,组间休息时间为1分钟,两天练习一次。
1.4.2 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ST)练习采取直体位杠铃提拉法。首先,通过上述台阶实验获得受试者的上肢单次最大重量(RM),然后受试者用80% RM的重量进行直体位杠铃提拉力量练习,每组重复次数为其该额定上肢肌肉力量重复能力的80%,每次完成直体位杠铃提拉法的动作时间界定为 4-6s,每次训练为6-8组,组间休息时间为1分钟,两天练习一次。
1.4.3 心肺功能
通过上述台阶实验获得受试者的心肺功能(FC),按受试者心肺功能(FC)的特点,以运动康复为标准,推算出受试者的运动能力(EC)和靶心率(THR),并根据受试者的相关指标设计受试者参与体育活动地运动处方。监测运动强度,每周锻炼3-4次,每次20-30 分钟。
1.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所得数据用计算机统计软件 SPSS统计,并对每组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和处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精确性,t检验差异的显著性为0.05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试者实验前后柔软度比较
柔软度(FL)测试以国家体育总局监制的坐位体前屈测量仪为测试工具,对各组受试者采取坐位体前屈反牵张反射被动拉伸法进行测试,从表1可以看出, 经过16周坐位体前屈反牵张反射被动拉伸法练习, 所有参与测试的受试者自身前后比较两组受试者柔软度(FL)都有所改观。其中对照组受试者柔软度(FL)略有提高,实验组的受试者柔软度(FL)改善成效显著,该数据表明实验组的坐位体前屈反牵张反射被动拉伸法柔软度(FL)练习更为高效、效果显著(P<0.05)。这可能与针对实验组受试者运动处方的设计有关。该运动处方设计不仅规定了实验组受试者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还设计了实验组的受试者配合与协作,从而让实验组受试者进行坐位体前屈反牵张反射被动拉伸练习更为系统、科学、合理。
表1 受试者实验前后柔软度(FL)比较
2.2 受试者实验前后肌肉力量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两组受试者实验前上肢肌肉力量(ST)能力相当,经过一段时间体育活动学习均有提高,但对照组受试者实验前后比较肌肉力量(ST)变化不大(P<0.05),而实验组受试者无论与自身比较还是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均表现出著性差异(P<0.05),肌肉力量(ST)能力变化明显。本研究对实验组受试者采取上肢肌力可重复单次的最大重量(RM)训练,并针对受试者所展示的生理指标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处方的设定。从实验数据来看,在保证对受试者一定的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的限制的前提下,实验组的受试者在直体位杠铃提拉训练运动过程中对肌肉和神经的刺激强度合理,由此,受试者上肢肌肉力量(ST)增强效果显著。
表2 受试者实验前后肌肉力量(ST)测试结果比较
2.3 受试者实验前后心肺功能比较
心脏功能(FC),也被翻译为功能容量,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 所能达到的最大 MET 值。“心脏功能容量,又称为体力功能容量,也就是体力活动的能力”[3]。本测试采用心肺功能测试采用二次错位高度台阶实验法完成试验。从表1可以看出, 两组受试者实验前心肺功能之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 实验后则差异相对明显(P<0.05), 实验组受试者心脏功能(FC)进步高于对照组受试者。通过该实验可以间接计算出实验组受试者的梅脱(MET),从而可以确定实验组受试者的运动强度(EC)和靶心率(THR)。实验结果表明人体心脏功能(FC)受最大吸氧量(VO2max)与运动强度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运动强度对心脏功能(FC)影响更为明显。“适宜的运动强度, 达到最大心率的60 %或VO2max的50 %水平, 才能有效提高 VO2max”[4]。
表3 受试者实验前后心肺功能(FC)、(MET)测试结果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心脏功能(FC)、肌肉力量(ST)和柔软度(FL)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性表明,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实施健康体适能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脏功能(FC)、肌肉力量(ST)和柔软度(FL)的增强效能显著。
3.2 健康体适能体育教学模式是以科学健身理论、方法为依据,并在以受体的健康、个性的运动处方为基础和标准的前提下开展的体育活动或教学,由此,各普通本科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健康体适能各相关要素的把握和控制,真正做到健康与个性运动处方设定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体育教学与享受运动的和谐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在快乐的生活中体会到体育的价值。
3.3 各普通本科院校在体育教学探索中, 要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教育指导思想,并结合各自普通本科院校基本情况与特点, 改善体育教学模式;优化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各自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
3.4 在“中国梦”旗帜的指引下,国家对社会个体健康的需求,以及各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职能与目标、体育价值的实现都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由此,各普通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响应时代使命的召唤;适应其要求,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强化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体育业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体育价值自我社会效能的诠释与尊敬。
[1]毕春佑,周莉.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实验观察[J].体育学刊,2003,5.
[2]杨静宜.体疗康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3]健身健美操教练员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4 ,1 :7.
[4]Ohno H.The effect of brief physical exercise on free rafical cavenging enzyme systems in human red blood cell[J].Can J Physiolpham Acol,1986,64:1263.
[5]彭国强,项贤林.新中国 60 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3):205 -208.
[6]杨锡让.实用体育健康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7]贾洪洲,刘爱英.体适能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3):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