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数字“三”的文化意蕴解读

2018-03-21

长江丛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俳句奇数偶数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数字不仅是语言的记号,更是一种文化的记号。众所周知,中国人自古崇尚偶数,偶数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宴请客人要有四碟八碗,交通要四通八达,做事要讲究四平八稳,遇事祈求六六大顺。中国人爱好偶数,讨厌奇数,特别是“三”这个数字。如“三教九流”、“三心二意”、“说三道四”、“一波三折”、“一问三不知”、“此地无银三百两”等都是含义不好的词汇。与中国人喜欢偶数相反,日本人特别推崇奇数。例如,2004年7月,「ほぼ日刊サイト新聞」的调查显示,在总数5791个回答中,52.8%的日本人非常喜欢奇数,而只有少部分人表示喜欢偶数。更为有趣的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在1到9五个奇数排序中,人气由高至低分别为3、5、7、9、1,日本人对“3”有着近乎崇拜的喜爱。关于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数字“三”各说不一。

本文主要以奇数“三”在日本的流行语、和歌和俳句等语言现象中的运用为例进行文化溯源,以此厘清同源文化的差异所在及“数字观”折射出的文化特征。

二、崇尚奇数的文化习惯

流行语是最能反映出时下社会流行状态和人们思维状况的语言。流行语一般概括精辟准确而又不失风趣幽默,颇受年轻人的青睐。如:

「介護職場3K」:是指从事护理行业的人们对工作的不满,即累人、工资低、不能结婚。「三Y女」:这是对现代贪吃、贪杯又懒做的女性的讥讽。「三J男」:表示有实力而又性格质朴的年长男子。「三言息子」:指高中生。他们在家里对母亲开口闭口就只说这三句话:“吃饭、洗澡、给钱”。「三高」:高收入、高学历、高身材,指现代女性的择偶标准。「逆三高」:上述“三高”再加美貌则是现代部分男性的择偶标准。「新人OLの三重苦」:新就职的年轻女职员的三种苦恼,指“加不完的班、低工资、阅历浅”。「三バン議員選挙」:“支持者竞选的区域、竞选者本人的知名度、金钱”是议员选举中竞选的实际内容。「新就職の三種神器」:手机、电脑联网、自我分析的材料。以上三大件物品为最近几年大学生就职的三大件。「三K仕事」:指“危险、肮脏、累人”的工作,这些工作一般由外国的工人和打工者去做等等。

其实,日本人对奇数的钟爱并非现在才有,可以向上追溯到很久以前。如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排列成3行分别为5、7、5共17个音节组成。俳句是以简约的文字抒发丰富的感情和唤起更多联想的艺术形式。17世纪时松尾芭蕉将这种形式提炼成高度精湛的艺术。此后,它成为日本最喜闻乐见的诗体。如正冈子规的俳句:「柿食へば 鐘が鳴るなり 法隆寺」,即典型的“五、七、五”模式。和歌,也称倭歌,因与汉诗相对而称,即日本诗之意,它是由5、7、5、7、7共31个音数有规则的参差而构成。与来自于中国的汉诗不同,和歌只有音数和句式的限制,而无押韵、对仗和平仄等规定。如天智天皇的短歌:「秋の田の かりほの庵の とまをあらみ わがころもでは 露にぬれつつ」。如前所述,不管“和歌”还是“俳句”,各行的音数都是奇数,行数也一定是奇数。

三、“三”在数字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日本人钟情于“三”,源自“三”所特有的社会文化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崇尚“三”的哲学思想和社会习俗,“三”又是最具代表意义的数字单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以下与“三”相关的谚语,其简洁凝炼的语言艺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是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直接反映民众的生活喜好:

三年飛ばず鳴かず/三年不飞不鸣(等待时机)

三人市虎を成す/三人均言,假也成真

三たび肱を折って良医となる/久病成医

三度目の正直/问神占卜三次结果都相同就是准的

以上几例都是具体的数字“三”的虚指用法,表达众多、反复、长期的意思。不过,在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的时候,日本人仍然会经常使用“三“。例如,「三日坊主」意为「非常に飽きやすくて長続きしない人をあざけっていう語」,与汉语中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相对应。诸如此类的指代期间短、数量少等谚语中也比比皆是:

世の中は三日見ぬ間の桜かな/沧海桑田

公儀の三日法度/朝令夕改

三日天下/短命政权

朝焼きは三日ともたぬ/出现朝霞不过三天就会有雨

以上可见,谚语中的“三”的所指意义往往被泛化,用来表达数字之外的一些概念。在三、四字熟语中的“三”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三衛府」、「三益友」、「三損友」、「三阿弥」、「三羽烏」、「三騎射」、「三関国」、「三韓楽」、「三箇日」、「三奇橋」、「三冠王」、「三寒四温」、「三管四職」、「三位一体」、「三猿主義」、「三間飛車」、「三割自治」、「三角合併」、「三角関係」……用“三”构成的词汇可谓包罗万象,浓缩着社会、历史、人文的方方面面。

另外「三種の神器」一词原本是指日本神话中的三件神器「八咫鏡、草薙剣、八尺瓊勾玉」,后来用于概括家电的三大件。具体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变化,如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人将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视为新时代家庭必备品,称之为「三種の神器」。后来日本企业也把他们的员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内工会制等制度视为支持日本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称为「三種の神器」。

四、“数字观”折射出的日本文化特性

(一)宗教的文化渊源

随着汉籍、汉字和佛教传到日本之后,日本文化受到很大的影响,于是一部分佛教词汇也成为日语的一部分。如「三界」(有情众生生活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世界,佛以外的全世界)、「三諦」(亦称“三谛偈”、“三是偈”。佛教的三条真理,即空、假、中三谛)、「三学」(佛教基本修行法中的戒(律)、(禅)定、(智)慧。戒学为行善,定学为思虑集中,慧学为观悟真实)、「三生」(前生、今生、来生之称)、「三慧」(闻慧、思慧、修慧三种智慧。闻慧为听教诲而得的智慧。思慧为思教诲而得的智慧。修慧为修习禅定而得的智慧)、「三乗」(谓引导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或教义,一般称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途の川」(〔源自中国的《十王经》〕据说生前非极善、极恶之人,死后第七天走向冥府途中所经过的河,河岸有婆、翁之鬼,抢夺死者的衣服)等。铃木范久认为:“佛教思想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把日常生活本身作为修行之场的思想,后来就像茶道、花道、剑道一样,把普通的技术、艺术、体育作为‘道’,这就与心的磨炼一体化了”。由此可推,佛教中的“三”与修身养性、轮回转世相关联,体现了从善去恶的劝诫思想。

(二)集团意识的文化渊源

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社会的最大特征。这种集团意识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唯奇数为吉,唯奇数为美,崇尚嵌在偶数间的奇数的数字观,对此,许多人认为是因为偶数可以一分为二,让人联想到「分かれる」,令人感伤从而敬而远之。然而笔者并不这么认为,日本是个喜欢「あわれ」的民族,喜欢赏樱花缤纷零落之美,喜欢悲武士切腹之壮,日本文化中处处充斥着“哀之美”。故日本人排斥偶数的更深层原因是缘于骨子里对“和意识”的追求。偶数,可以一分为二,从而产生对立、冲突与竞争,这正是日本人极力避免的。历史上,灾害频仍的独特地理环境和需要集体协作的农耕生产方式使日本民族形成了和睦相处,共御天敌的道德意识。

五、结语

“数字观”源于人们不同文化追求并折射出同源数字文化的不同特征。“三”是最具代表意义的数字单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从日本人对奇数“三”的挚爱,可以管窥日本民族心理、揭示日本数字文化特性,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与摩擦,更好地促进友好交流。

[1]日笠山正治.2007.歴史探訪に便利な日本史小典[M].東京:日正社.

[2]杜勤.日语中有关“三”的词语[J].日语知识,2011(5):22~23.

[3]张秀华.数字“三”在日语中的运用及其文化伴随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105~109.

[4]田小凤.从数字观透析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94~95.

猜你喜欢

俳句奇数偶数
奇数凑20
奇数与偶数
留学生日语俳句创作的特点浅析
俳句生活
俳句生活
新派俳句的倾向
抓住数的特点求解
有多少个“好数”?
奇偶性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