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
2018-11-14■
■
甘肃省永靖中学
在中学生的成长学习中,其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由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1]。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困扰因素的增加,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也越来越多。经过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2],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都是健康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也必然会受到民族影响、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形成消极心态,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由此本次研究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相关性。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通过对5所中学的全年阶段500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共发放530份调查问卷,回收518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共500份有效问卷。其中包括汉族学生380人和以回民学生,以及东乡族、土族、保安族、萨拉族以及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共计120人。使用MH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FES-CV(家庭环境量表)完成抽样调查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果完成线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中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分检出率共计为0.4%,本次研究结果只是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由此表明当前甘肃省中学的学生普遍心理发展较健康。对检出的问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过敏情绪、身体症状、学习焦虑、情绪激动以及孤独、焦虑、自责和恐怖等倾向。
(二)不同年级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相较
通过本次研究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量表评分情况相较,发现各个年级之间心理健康基本等同,表明要想重视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高一就开始加大关注力度。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与汉族学生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差异相较
(1)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相较汉族学生家庭环境无明显差异,由此表明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环境已经呈现逐步汉化的趋势。
(2)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之间关系表现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环境存在极大相关性,同时也可发现家庭环境控制性、矛盾性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焦虑起到预测作用,同时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娱乐性以及亲密程度、和组织性则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呈反预测作用。
三、结语
由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甘肃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好,但是在各项测验项目上所呈现的焦虑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过敏反应、身体症状、冲动倾向这三种表现。经由本次调查研究将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较少数民族学生,发现并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两个民族生活习惯等无显著差异,没有较大分别[2]。但是在本次调查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完成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发现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健康量表无明显差异,评分主要表现为趋于中间化。此外在本次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之间相关性展开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很大程度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矛盾性及控制性评分较高的学生,普遍焦虑度严重,而娱乐性及情感表达评分高的学生,则心理健康状态较为良好。
由此针对此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进一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和干预的过程中,不应当只是单方面的重视学校心理教育,而应当重视家庭环境的教育以及宗教信仰与常规教育的关系开展工作。通过加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而让家庭各个成员都能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大关注度,家校合作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技巧,让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全方面的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而言之要想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必然要保证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尤为良好,对家长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已经逐步汉化,在家庭环境塑造和子女教育心理健康水平,与汉族家庭无显著差异。
[1]李鹤,高蕾,王晓英.高职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及人格特质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9):85~87.
[2]白春玉,张迪,顾国家,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2):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