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前预习中“微课”的应用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政治课微课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于其固有的课程性质,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导致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困难性,低效性,也导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长期处于攻坚区、深水区。近年来,在“互联网+”这个大的背景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给处在艰难探索中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在思想政治课课前预习中运用微课的必要性

(一)从微课自身的角度看

“微课”的全称是微型视屏课程即微小的课程,在国外率先使用,胡铁生老师于2010年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并积极运用与教学实践中。自“微课”概念提出以来,国内不同学者对“微课”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界定: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①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②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③总结各位学者的见解,大体上都一致认为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线上教学、使用方便、针对性强等特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的晦涩难懂、以及内容的繁琐使得学生课前预习成效不大,对于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也无法形成很好的评价。利用微课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使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课,在课前预习时变得既轻松、又易懂,而且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课前预习更加有效、效率更高。

(二)从思想政治学科性质角度看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学科,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相衔接,具有较强的理论性。[1]课前预习是整个教学环节的起点,是思想政治课高效实施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前预习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因此,思想政治课课前预习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与课前预习在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实施的困难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去指导思想政治课的课前预习,提高思想政治课预习质量。微课以其方便快捷、针对性强、碎片化学习、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特点可以助思想政治课课前预习一臂之力。

(三)从学生角度看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冲击和思想政治课理论的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生偏离行为,费时费力还达不到预习的效果。而课前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中最有力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解决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不预习和低效预习的问题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迫切要求。[2]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不预习和低效预习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其一,学生想认真预习,但是面对整篇的文字篇章不知从何处着手,长期以往,很多学生养不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其二,对课前知识的预习仅仅是把课本内容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过目就忘;其三,逐字逐句学习,占用大量时间来预习,形成了一种头重脚轻的低效率学习模式。第一种情况多出现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自身想发挥主观意愿去学习的时候,却因为学习基础、方式等不合理方面的困难让他们望而却步。第二和第三种情况较为普遍,表现在大多数学生身上,尤其以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为主,这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主观能动性较之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不错的,但是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他们是想学习而不太会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针对上述情况,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供帮助,教师针对学生上述情况制作微课,然后不断地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改进微课制作,既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又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从教师角度看

思想政治教师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主要力量,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良好预习效果的取得离不开教师专业的预习指导。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和网络争取学生,让十九大精神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同时进入学生头脑。微课在预习环节中的使用,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此外,用于课前预习的微课制作不同于讲授型课程,这也是对思想政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督促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快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

二、微课得以在思想政治课课前预习中应用的可能性

(一)课前预习的理论基础

动机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期望价值理论是成就动机的理论之一,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At_kinson)(1964)提出的,他把成就行为分为成就驱力,成功预期和诱因价值三个因素。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们从事何种行为,取决于觉察到行为导向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目标的主观价值,即个体从事某一活动的动机强度取决于个体自己认为自我能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3]课前预习作为教和学的起始环节,学生对预习成果的自我认知,决定了其对于课堂学习的期待程度。当学生对自我的课前预习有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评价时,就会期待倾听老师的课堂讲解,以此来证明自我学习成果,这类学生会让自己在课堂上保持一个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反之,若学生没有进行预习或者进行的是低效预习,对教师的课堂讲授的期待值则较低甚至是没有,这也是学生容易产生课堂倦怠,容易走神的原因之一。理性的发展要以感性的发展为基础,深度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理性地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在感情上与内容有一个情感上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内化课堂话语。

(二)微课与思想政治学科的相适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某些框题内容较多,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若想要讲解全面、讲解清楚,要么是时间不够,要么就是会走入满堂灌、一言堂的误区,这样反而抓不住重难点。微课以其“微”的独特的魅力加入到思想政治的课前预习中,既可以让学生怀着兴趣提前熟悉内容,从而带着期待进入课堂,还可以为课堂上重难点的争取充足的时间,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其次,微课是大数据背景下产物,对其的使用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学校的发展改革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个人信息终端的使用都不成问题,因此,微课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前预习是有可能的。

三、在思想政治课课前预习中运用微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出现与使用都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微课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文具,对于教师而言,是帮助学生成为活动的、自立的学习者的教具罢了”,④切记不可喧宾夺主,认为微课可以替代课堂教学。

(一)微课的制作与设计

用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微课,制作内容一定要合理,不可以直接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难点放在上面。例如,在制作《生活与哲学》这本书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一框题的微课时,不可在预习微课中给学生一些哲学中或者其他有着深刻内涵的例子让学生区分哪个是唯物主义,哪个是唯心主义,而是要让学生先在概念上正确理解和区分唯物和唯心主义。其次,在进行微课的制作与设计时要牢记视频、图片等多样的形式的设计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最终的落脚点是在课程理论知识上,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4]我们利用微课是为了给思想政治理论褪去晦涩难懂的外表,披上丰富多彩的外衣,而不是直接抛弃理论知识,不要为了追求形式而流于形式。

(二)选取适合微课制作的内容制作微课

高中思想政治课虽以理论为主,但理论也有简单复杂之分,并不是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都难懂,过于简单的框题则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地制作预习微课。其次,选取的内容要有利于媒体展示,有利于发挥媒体的优点,对于不适合多媒体展示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制作,既发挥不出媒体教学的优势,还会有东施效颦之嫌。总之,不要为了微课而制作微课。若时时用微课,课课用视频指导学生预习,既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会使微课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缺乏新意,使学生产生“微课倦怠”,如此一来,则得不偿失。

(三)注意微课的发放时间

由于思想政治学科在整个高中课程地位中的特殊性,每个班级每个星期也就2-3节思想政治课。所以,无论是从老师制作微课的任务量还是学生学习微课的任务量,这样的课时安排还是较为合适的,既给了老师制作高质量微课的时间,也放宽了学生利用微课预习的时间。弹性较强的时间分配就要求老师要掌握微课的发放时间,距离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可过晚。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过于长,则会出现过早预习而忘记预习内容和过于松散而不能集中预习的情况;时间太短则会导致仓促预习无法深入和干脆放弃预习的情况。用于课前预习的微课一般是提前两天发放给学生,少则提前一天,因此,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所教学生的吸收能力做好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微课发放时间,让微课助力学生学习的同时在思想政治课前预习中真正发挥其价值。

四、结语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一种,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运用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微课和课前预习的深度融合,我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有望迈上一个大的台阶。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微课的同时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为了微课而使用微课,要牢记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的教育使命!

注释:

①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②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③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④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5~27.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14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何丹凤.学生预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姜立利.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3(2):8.

[4]吴后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学周刊,2017(7):107.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政治课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