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校园素养

广东省高州市第三中学

普通高中是基础性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当今我国各高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代表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平,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我国高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发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年——2020年)》,该纲要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要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中生的综合素质[1]。让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相契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一致。相对应的,新时代下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全面崛起的迫切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高中都在进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一、目前我国传统的高中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为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新时代产生了许多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而我国校园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都满足不了新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理念。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校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校园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契合起来,现在的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问题。

(一)校园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所存在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前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发展目标一直处在建设总体小康的阶段,但是现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深层次的,多样性的,我国经济发展也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目前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所以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迫切要求改变我国高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2]。

(二)当前我国校园人才培养模式中理科教育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下,人文精神类学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大量存在着“重理轻文”的错误价值观,在很多家长甚至老师看来,成绩不好的同学才选择文科。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人们仍然依旧秉承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文科教学里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精神食粮都被弃之于一旁,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的高中学校都不能很好的把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型人才。其实,如果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高中应该重视人文学科建设,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显然已经到了校园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的时候。

二、新时代下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我国的高中要配合各大高校要探索建立多元选拔录取模式

要改变“一张卷子定终身”的模式,我国高校就应该加快建立多元选拔录取机制,充分挖掘各类人才,给广大学子创造更多的机会。相应我国高中的课程设置与学生评价体系也要进行改革,建立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国家招生体制改革和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相结合,全省各地的高中可以深入实施兴趣发展引导计划,大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自主招生形式,高中则要全力配合宣传与组织,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各地多所高中实行夏令营和冬令营制以及先修课程等自主招生方式,探索性形成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联动和衔接。以及在录取时不光重视高考成绩,同样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就和高中学生评价体系联合得更加紧密。另外,我国高中在招生工作上也可以加强与国外优质学校的合作,让更多高素质的外国学生了解中国高中,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留学生[3]。

(二)在改革校园人才培养模式时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体现校园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教学管理制度一定要秉承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当前的高中学校管理是结合了经验型、科学型和文化型。为了适应新时代下国家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动文化管理,在管理科学的发展阶段划分上,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国高中才能达到培养全方位共同发展的学生的目的。

首先,在学生评价体系方面,我国高中要采取多元评价制度,除了学习能力也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等。学生评价体系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宗旨,以多元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多方参与的主要特征。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实现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另外,我国各地的高中也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改革学期制度,建立弹性学期。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不一定每年都设置两个学期,也可以设置寒暑假小学期,在小学期开展交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学生和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学生[4]。

(三)我国校园要着力于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在新时代下,我国的高中校园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打造多样化学生活动平台,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理论类、科技创新类、实践服务类、文娱体育等不同类型俱乐部的建设,繁荣学校文化,开展国学文化周、歌唱比赛之类的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另外,学校要加强完善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贫困生资助体系、心理咨询体系等等,注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把我国高中建设成为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育人环境[5]。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我国高中应该加强创新课堂与课程组合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途径之一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和良好氛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我国高中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面,还可以着力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学生的国际交流和交往能力。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注意审核外籍教师的资质和实际教学能力,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师,真正让我国高中生感受到多元文化。不同的高中针对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适量增加全英文教学课程的数量,引进国外高水平的特色课程,并且将其本土化。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中可以采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拓宽与国外优质高中的合作交流的渠道,开展优质的中外合作项目,加强国内外老师学生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为国内学生提供更多的公费交换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去国外高中进行交流学习。

(四)要加大高中教学模式改革力度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的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应当要有灵活性,加强与不同学校尤其是优秀学校的老师沟通交流,在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教学法等创造性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相辅相成,相互结合。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从教育角度看,能力和素质是知识追求的目标。知识是能力、素质的源泉。另外,各科任教师应当足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情况,尽量为每个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套餐,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鉴于高考改革后,大学录取应该是两依据一参考,即依靠学考与高考这两个依据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参考,于是高中学校应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养成。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习素养、生活素养和创新素养。有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创造性是逐年增加的,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高中生的创造性处于低潮期。还有研究发现,高二学生的创造能力低于高一学生,由此可以得出,处于课业繁重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创造性呈普遍下降的趋势。因此,既然要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便要重视高中阶段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我国高中学校要加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力度。

创新是学生发展的灵魂,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让学生具备勇于质疑的信心,还要具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首先学校应该要营造开放、民主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做出新尝试,展示新发明,也可以通过讲座之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最终让学生能够找出问题,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判断,并具备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善于发现新事物,能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的出现和成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体现在学校充分保护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的重要标志,想象力和知识一样重要,甚至比知识更为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那么他们的创新能力一定比较低下。高中学校要创新课堂模式,也要开展各种各样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活动,要支持高中生进行发明创造,不能仅仅因为学习成绩挫伤他们的想象力。另外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学会学习为基础,创新思维的关键也在于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或者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老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时,一定不能忽略对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提高。高中学校要合理开设人文课程,抱括人文科学、艺术鉴赏等等。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特殊环境下的思考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等。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提高学生写作、演讲、设计、表演等才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世界观,有着国际化的眼光。

三、结语

在新时代下,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是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要有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各界协同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支持。另外,从学校自身角度来说,要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1]龚怡祖.论高中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16.

[2]蒋爱军,许宁,韩卫东,高慧敏.高中教学中全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20.

[3]于建川,关佳佳,李娇月.国外高中实践教学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6(4):71~73.

[4]鞠耀绩,张德江.沿海地区示范性高中的实践教学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12):110~112.

[5]曾志,李天玉.浅谈省级示范性高中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270~271.

猜你喜欢

高中生校园素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