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参数法与分类讨论法在求参数范围问题中的运用
2018-03-20徐浩
徐浩
一、问题提出
通过高考数学试题研究不难发现,求不等式恒成立(有解)中参数取值范围(最值)问题是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并且经常在压轴题中出现.此类问题涉及知识面广,考题灵活,一直是考生的棘手问题.
分离参数法与分类讨论法是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分离参数法是通过分离参数,用函数观点讨论主变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确定参数的变化范围.分类讨论法即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将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部分,然后分别求解或论证,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完成整个问题的解决.
分离参数法是求参数范围(最值)问题比较快捷的方法,它直观、明了,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的麻烦,给做题带来极大的方便,从而更受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一遇到求参数问题就采用分离参数法,分类讨论法常常被冷落一边.是不是所有的求参数问题都可以采用分离参数法?分类讨论是不是比较困难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文将结合具体题目谈谈两种方法的运用.
二、问题探讨
对于求一次、二次不等式中含参数取值范围的较为简单的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下面结合解答题的例子谈谈两种方法的使用.
例 已知函数f(x)=2x+3lnx-x-2,g(x)=x2-4bx-14.若对任意x1∈(0,e],都存在x2∈[0,2],使得f(x1)≥g(x2)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思路探究 实质是求f(x1)min≥g(x2)min恒成立问题,其中x1∈(0,e],x2∈[0,2].
解题过程呈现 (方法一:分离参数法)
f′(x)=-2x2+3x-1=-x2+3x-2x2=-x2-3x+2x2(0 由f′(x)=0得x=1和x=2, 当0 当1 ∴f(x)在(0,1]和[2,e]上单调递减,在[1,2]上递增. 又f(1)=-1,f(e)=2e-e+1, 且f(e)-f(1)=-(e-1)2-3e>0, ∴x1∈(0,e],f(x)min=f(1)=-1. ∵对任意x1∈(0,e],都存在x2∈[0,2],使得f(x1)≥g(x2), ∴只需当x∈[0,2]时,g(x)min≤-1,即x2-4bx-14≤-14bx≥x2+34在x∈[0,2]恒成立. ① 当x=0时,不等式不成立; ② 当0 ∵x+34x≥3,当且仅当x=34x(0 ∴4b≥3,即b≥34,故b取值范围为34,+∞. (方法二:分类讨论法) 由存在x∈[0,2]使得g(x)≤-1(求f(x)min同上)恒成立. ∵g(x)的对称轴方程为x=2b, ∴① 当2b<0即b<0时,g(x)min=g(0)=-14>-1,不合題意,舍去. ② 当2b∈[0,2]即0≤b≤1时,g(x)min=g(2b)=-4b2-14≤-134≤b≤1; ③ 当2b>2即b>1时,g(x)min=g(2)=154-8b≤-1b≥1932,所以b>1. 综上所述,b取值范围为34,+∞. 评注 x∈[0,2],g(x)min≤-1恒成立,求b的取值范围,采用分离参数法明显优于分类讨论法. 三、问题结论 1.对于含参数的不等式中,若分参后,主元式子(不含参的式子)不复杂,较为容易地求出对应最值,最好选择用分离参数法,因为分离参数比分类讨论要直接,避免分类讨论的麻烦.2.对于分参后,主元式子需要经过一定构造计算等问题,既可以用分离参数法,也可以用分类讨论,因为两种方法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计算.3.对于很难分离出参数的或分参后,主元式子十分复杂、求不出最值,出现端点值无意义、“00”型(高中知识无法解决)等,只能用分类讨论法,因为根本就分不出参数或分参后无法求出相应的最值.4.分离参数不是分离常数,在运用分离参数法解决参数取值问题时,可以分离出含有参数的式子,为求主元式子最值“减负”;在运用分类讨论解决参数取值问题时,需要注意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 分离参数法有时也不能避免讨论,但是至少你需要研究的不含参的函数是不变的,所以一般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分类讨论法可以解决分离参数法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分类讨论法一般涵盖知识点较多,具有明显的逻辑特点,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分类技巧,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总之,解题如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