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话非遗
2018-03-20刘守华
刘守华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18年1月20日,作为一个年逾八旬的老教师,我应邀参加由湖北省文化厅支持、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举办的“荆楚文化与湖北民风民俗”学术研讨会,对此,我感到十分荣幸。当下全国正处于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热潮中,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精辟论述,给我们以深刻有力的启示。现在,我将几年前写成的一篇关于沔阳(湖北省仙桃市)旧时乡俗的追忆短文发给同人参阅;另外,就移风易俗、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问题略述浅见。
一、乡风乡俗长相忆
我是在湖北沔阳农村度过童年的。故乡沔阳据说古时位于洞庭湖滨,为苗汉杂居之地,各种形式的民间文艺十分丰富。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是听老人们讲故事,当地叫讲“古语”,特别是其中的神奇幻想故事,更有令人着迷的魅力。这些故事在我脑海里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并不多,然而,那些精彩的片段却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如胆大包天的小伙子寻找簸箕大的鲤鱼鳞作聘礼,同官家小姐成亲;造反者拜花灯,据说把黄豆般的灯花拜到簸箕大,就可以起兵造反,夺取天下;野人家家进屋来,尾巴没处藏,哄孩子们说自己长了“坐板疮”,不能坐板凳,只能坐“斛桶”;道士捋下一把树叶,撒到稻田里,就变成活蹦乱跳的鲫鱼;簰客同本地法师斗法,法师被害,其母复仇,一面哭儿子,一面将平日淘米洗菜的筲箕的篾片一片一片拆开,于是千里洞庭湖上突然风急浪涌,木簰一下子全散了架,那些害人的簰客一一葬身波涛。这些印象仍是鲜明如画,它们都有着劝善惩恶的寓意。幼时自然不甚了了,然而,这些故事所创造的奇幻美妙的境界却令人喜悦激动、惊奇入迷。人们编织故事的材料都是取自日常生活里极普通平凡的事物,它们就在孩子们的周围,可是,说故事的人加以夸张渲染,就在人们眼前呈现出一个闪耀着奇光异彩,隐藏着无穷奥秘的童话世界,简直就是点石成金,它刺激了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我和人民群众的童话艺术从此结下难解难分的缘分,由此开始领略到民间口头文学的不朽魅力。
即兴编讲故事的活动穿插在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夏夜里一伙人摸黑坐在稻草里乘凉,冬季里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树蔸子周围烤火,更是用讲故事来打发时光的好机会。
此外,乡下还有更吸引人的民间文艺活动,那就是说善书、演皮影戏和唱花鼓戏。说善书请专门的说书先生,在燃点香烛的高台上,讲说既富有道德教化意义,又饱含悲欢离合感人情节的故事。最有名的有《四下河南》等,讲说中穿插着悲情咏唱,常常是台上台下哭成一片。花鼓戏最受人喜爱的剧目有《思凡》《站花墙》和《百日缘》等,大喜大悲的情节和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深深地吸引着乡民,连我们这些十来岁的男孩子也跟着小伙子们哼唱小尼姑思凡的唱段来开心取乐。至于皮影戏,多是演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这类历史故事,艺人们用精巧的技艺一边演唱渔鼓调,一边让皮影角色(用牛皮雕刻)彼此厮打,有时还插科打诨添加几句笑话。每次演出到深夜,便会传出“看牛皮,熬眼皮,摸黑回家撞鼓皮”的俗语。当时看皮影戏似乎比今天看电影还有滋味。
在旧时乡俗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春节,俗称“过大年”。沔阳过大年的习俗十分丰富,难以尽述。这里只说几件印象最深的事。过大年的那几天,是神圣与凡俗的交会点,人们在饱含神圣意味的日子里辞别旧岁,迎来交好运的新年。最壮观的一幕是,初一清晨“出天方”(沔东一带也称为“出行”)。我家由父亲和哥哥主持,打开大门,将一个摆放着猪头、鲤鱼和雄鸡的大盘子搁在门前场子上祭天,虔诚地感谢老天爷对旧年年成的呵护和对新年风调雨顺的祈求;除燃放鞭炮外,还在场子上点燃一个用芦苇扎成的“发把柴”,霎时,家家户户门前燃起熊熊大火,把黎明前的夜空照耀得一片通红,景象十分壮观。可是,在近世民间,人们点燃柴垛,更多的是从“柴”与“财”的谐音中寄托新年财运亨通的美好心愿。
正月初一“开财门”之后,哥哥就带着我在本村挨家挨户拜年了。不论平时有无来往,也不论家庭贫富贵贱,都要逐一走到。在一年一度除旧布新的神圣节日里,只要上门送一声恭贺,按照辈分高低给一个敬礼,就可以立刻消除旧怨,增强乡亲情谊,这实在是值得传承与发扬光大的优良习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除玩龙灯、狮子之外,最吸引孩子们的就是家家户户挂灯笼了。我家那一带,除小孩子手提灯笼、门上挂灯笼之外,还要“高灯远照”。大约是1941年春节元宵之夜,兴高采烈的人们,按照往常的习俗,每家在门前竖起一根一丈多高的竹竿,并在竹竿头挂起一盏灯笼。日本鬼子见此情景,吓得晕头转向,他们不知道这是中国的年节习俗,误以为是中国人有组织的反抗日军的信号,于是朝着高挂红灯笼的村庄胡乱开炮。如同突然遭天雷轰击,欢乐平静的乡村立刻被战争的恐怖所淹没。虽然人们一时弄不清事情的来由,但日军开炮却是铁定的事实。于是,父母在慌乱中把我们三个孩子拖着往野外跑,找到一处被大片庄稼包围的坟地,匍匐在坟头草丛中躲避炮火。只听见一发又一发炮弹从头顶呼啸而过,有的“哗啦”一声就落在不远处的湖水里。在惊恐不安中,过了好一会儿,炮声沉寂下来,我们才回到屋里。不等天亮,人们就聚集起来,议论昨夜鬼子的暴行。听说下湾有几栋房子被炸,我同几个孩子跑去打听,老远看见还在燃烧的房屋构架,有一对老夫妻在睡梦中被日军的迫击炮击中,衣被上鲜血淋漓。在对日军的愤怒咒骂声中,乡亲们忙着给这两老办理安葬事宜。几十年过去,那房屋被炸毁的稀烂景象和焦煳气味,特别是白发老人无端惨死在自家床铺上的惨景,至今还鲜明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正月十五千家万户高挂红灯,是沔阳人闹元宵的壮丽景观。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被灯火吓得心惊胆战而滥施淫威的一页历史,只能激起家乡父老兄弟对这一古老习俗的加倍珍爱!
还有一种难忘的民俗事象是“瘫棚”。过去在乡村里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残疾人,有的双目失明或四肢残疾,由孩子牵着或拄着拐杖沿门乞讨。在我家,祖母和母亲都是满怀着同情心,根据乞讨者的需要,或给一碗饭,或给一茶盅米。还有一些肢体瘫痪,自己不能走动,又孤苦无依的人,亲朋乡邻会给他搭制一个既能遮风避雨,又能灵活移动的木板小屋(如同一个大轿子),放在村里居中的空闲场子上,让他有一个安身之所,俗称“瘫棚”。每天早晚,村里挨家挨户为其送饭供养。等到每户都轮过了,大约十天半月之后,村里的人会将瘫棚抬到下一村安置。我童年时至少见到两三个这样的瘫棚。这些残疾人多为孤苦老人,他们见识较广,又怀着感激之心,且不能走动,很乐于同人们交往、谈心,于是,瘫棚就成了孩子们活动的中心,那里总是不乏欢声笑语。瘫痪卧床又孤苦无依,沦落到去坐瘫棚,自然是悲惨不过的事,而在我的印象中,乡亲们对这样“吃百家饭”的互助互济活动却十分理解和支持。也许是因为沔阳这块地方“十年九不收”,常遭水灾,人们养成了深厚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胸怀吧。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多方照顾自然是旧时代难以比拟的,可是,忆及几十年前人们用“百家饭”来照料孤残者的往事,内心里仍不禁涌起对家乡父老博大慈爱胸怀的敬佩之情,仿佛它是暗夜中一盏不息的明灯!
二、移风易俗话非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投入也与日俱增。由保护前人创造的那些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保护融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推陈出新地创造万紫千红的新文化,文化潮流的涌动一浪高过一浪。党的十九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规划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一系列具体任务和指导方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使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蚀。”这里讲的弘扬传统文化优秀特质和时代新风,开展移风易俗问题,给我们以深刻有力的启示。下面,我联系湖北非遗保护工程和社会文化状况谈一点体会。
从2002年开始,一批中国文化学家联名呼吁抢救保护濒于危机的民族民间文化,这得到了党和政府的积极回应,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开启。2004年,中国政府签字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后,全国人大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以强劲势头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伟工程。十多年来,在普查基础上,一些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被发掘问世,列入地方和国家名录,这些项目的传承人也分层级受到保护,许多被漠视而面临消失的传统民族文艺、民俗事象、民间技艺以及相互依存的传承人一一闪亮登场。它们不仅成为地方发展旅游观光事业的亮丽名片,也使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瑰宝焕发夺目光彩,大大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这一文化工程的宏大规模与积极影响,书写了中国文化史的辉煌篇章。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在这项文化工程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其他侧面显现出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切实注意,按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对这项事业予以改进、提高。
我国非遗保护工程的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特别强调“活态保护”,使面临毁弃消亡的那些有价值的非遗项目活起来,重新获得生机。要特别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宝库的精神文化内核,并将它落实到移风易俗,同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蚀紧密结合起来。从现实情况来看,侧重抓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即将它们开发出来投入商业生产营销或旅游观光,以增加地方经济收入。至于开掘其精神文化内核以推动移风易俗,则普遍观念淡薄,乃至成为盲区。以春节为例,它的除旧布新有厚重内涵,不仅是岁时季节、生产生活周期的轮转,也是人与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转换,祭拜天地与自然神灵以及邻里亲友登门拜年,就有这样的深刻内涵,这些习俗完全可以和今天的保护自然生态及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时代新风相结合。而现实情况是,人们所追求的主要还是家人团聚,至于从多层面弘扬春节的文化精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再如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以仙桃市为例,该市传统民间文化本身就很丰富,多由当地乡绅乡贤倡导,吸引本地热心乡民参与,通过生动活泼的娱乐形式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即“寓教于乐”(善书的演唱就是生动事例)。可是,在乡村乡民自筹自支和寓教于乐这两点上,却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以致许多人只好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湖北的民间口头文学本身十分丰富多彩,许多作品教育青少年向上向善、勤劳致富、清白做人,是延续各地优良民风民俗的生动教材。孝感地区大力弘扬董永传说蕴含的孝道文化,并将这项非遗传承和评选年度孝子的移风易俗活动结合起来,多年持续不断,受到各方好评,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推广。
但这些列入各地名录的口头文学代表作还只是作为地方文化名片搁在那里,并未在活态传承中发挥对青少年精神滋养的积极作用,而在舞台和影视作品中以精巧骗术来兜售笑料的节目如《卖拐》之类却赢得一片喝彩之声。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应当有针对性地花大力气来解决。
我国非遗保护工程虽有辉煌业绩,然而,就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整体而论,亟待开掘的宝藏仍随处可得。不久前,我应邀前往宜昌夷陵区参加盘古文化考察和研讨。俗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不仅有开天辟地之功,而且将自己的躯体、血肉、毛发化成山川草木,将一个花花世界留给子孙后代,在中国神话殿堂中无疑居于首位。因此,当地不仅建有多座盘古庙,演唱长诗《盘古传》,还有一系列据称是盘古开天辟地造人的遗迹供人瞻仰。居民世代信仰祭拜盘古大神,祈福消灾。可是,这些庙址却在近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动荡中遭到毁弃,如今只留下残垣断壁了。人们将乡野间所有的进庙堂敬神活动一律视作封建迷信之举,予以排斥,于是造成了这割断历史、令人痛心的可悲可叹之举。
我们现在所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传统文化,正如有关学人所指出的,它们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文化,融合在大众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之中,它就是俗称的乡风民俗。非遗保护工程的要点在“活态”二字上,保护那些具有重要社会文化价值,却面临衰落消亡威胁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目的就是要让它们在传承中恢复生机,以活态运行在乡风民俗中,并供大众持续享用。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把握相关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基因,并落实在人们的精神滋养和移风易俗上来。十九大规划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我们应当积极努力,按这一伟大构想,大力推进中国的乡风民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