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秸秆还田对机直播水稻田间主要杂草发生的影响

2018-03-20张国江光明食品集团上海长江总公司上海市崇明区202179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稻田阔叶杂草

张国江 袁 伟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长江总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79)

张 强 (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 202179)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主要有传统手工移栽、抛秧、机械化插秧、旱直播、水直播等[1、2]。水稻机械直播具有节本、省工、省力等优点,且随着配套栽培技术的完善,直播水稻的产量明显上升,较其他种植方式已无明显缺点,现已成为上海市水稻生产上主要的种植方式。近年来上海直播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占水稻种植总面积50%以上。但直播水稻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杂草发生种类多、基数高,防除难度大,制约了直播水稻的高产高效[3]。同时,直播稻田杂草控制以化学防除为主,在当今追求健康、安全为前提的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下,需探究科学合理的生态控草措施,要结合生物、生态措施合理使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综合防除,以降低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杂草产生抗性的风险、减少杂草的危害。此外,目前针对机直播水稻田生态控草技术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因此,笔者对机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主要杂草种群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机直播水稻田的杂草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5~2016年设在上海市长江农场科研站进行,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含量2.12%、全氮1.06g/kg、速效氮102.72mg/kg、速效磷22.09mg/kg、速效钾150mg/kg,前茬作物为小麦,收获后进行小麦秸秆还田。该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田间草相主要包括禾本科杂草(稗属杂草、千金子)、阔叶杂草(鲤肠、草龙、丁香寥、陌上菜、耳叶水苋菜)、莎草科杂草(水莎草、异型莎草、扁杆蕉草)等。

1.2 试验方法

1.2.1 机直播水稻田杂草发生规律的调查

试验田中选取5个点,每点调查面积0.25m2。于水稻播种后0 d、5 d、10 d、15 d、20 d、25 d、30 d、40 d,记录样点出现的杂草种类及株数。试验田不施用除草剂、不人工除草,其他均按照常规大田管理进行。

1.2.2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试验设3个处理,即小麦秸秆还田量分别为0、4 500、9 000kg/hm2,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面积18m2,随机区组排列。秸秆长度为10cm左右,按设计量均匀撒入小区内,耕埋至0~20cm土层,小区灌水后结合整地再次翻埋秸秆,田面平整后直播水稻。试验田不施用除草剂、不人工除草,其他按照常规管理进行。杂草调查方法同1.2.1。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由表1可知,机直播水稻田的杂草发生基数较大,播后40 d田间总出草量达252.5株/m2,其中禾本科杂草出草量最大,占总出草量的69.43%;阔叶杂草次之,占总出草量的20.24%;莎草科杂草占总出草量的10.34%。机直播水稻田杂草萌发规律因杂草种类而异,禾本科杂草出草时间早、出草快,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播后10~15 d为出草高峰期,播后20 d出草量逐渐减少;莎草科杂草的繁殖有块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出草时间比禾本科杂草晚,比阔叶杂草早,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出草期持续较长,播后10~30 d持续萌发出草;阔叶杂草出草过程呈双峰型,播后15~20 d出现第1个出草高峰,出草量达17.8株/m2,占总出草量的34.83%;播后30~40 d出现第2个出草高峰,出草量达15.7株/m2,占总出草量的30.72%。

表1 机直播水稻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

2.2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的影响

2.2.1 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禾本科杂草的影响

由表2、3可见,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处理对禾本科杂草总出草量无显著差异,与小麦秸秆不还田对照相比,秸秆还田4 500kg/hm2和9 000kg/hm2处理的禾本科杂草推迟3~5 d萌发出苗,出草高峰延长5 d,快速出草期为播后10~20 d,播后30 d出草量减少。

表2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的影响

表3 不同秸秆还田量在各阶段禾本科杂草出草百分比

2.2.2 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阔叶杂草的影响

由表4、5可知,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处理对阔叶杂草总出草量无显著差异,与小麦秸秆不还田对照相比,秸秆还田4 500kg/hm2和9 000kg/hm2处理的阔叶杂草推迟5 d萌发出苗。秸秆不还田对照的阔叶杂草有2个出草高峰期,分别在播后15~20 d和30~40 d;秸秆还田4 500kg/hm2和9 000kg/hm2处理在播后15 d进入快速出草期,播后15~25 d为第1个出草高峰期,其出草量分别占总出草量的51.5%、50.3%;播后30~40 d为第2出草高峰,其出草量分别占总出草量的29.1%、27%。

表4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阔叶杂草发生的影响

表5 不同秸秆还田量在各阶段阔叶杂草出草百分比

2.2.3 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莎草科杂草的影响

由表6、7可知,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处理对莎草科杂草总出草量无显著差异,与小麦秸秆不还田对照相比,秸秆还田4 500kg/hm2和9 000kg/hm2处理的莎草科杂草推迟3~5 d出苗。秸秆不还田对照于水稻移栽后5 d进入快速出草期,播后30 d出草量减少;秸秆还田4 500kg/hm2和9 000kg/hm2处理于水稻播后8~10 d进入快速出草期。

表6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莎草科杂草的影响

表7 不同秸秆还田量在各阶段莎草科杂草出草百分比

3 讨论与结论

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推迟并缩短杂草发生高峰期,这可能是由于秸秆的分解产物不利于杂草种子解除休眠,但秸秆还田对杂草发生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4~5]。本研究结果表明,机直播水稻田禾本科杂草出草时间早、出草快,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播后10~15 d为出草高峰期,播后20 d出草量逐渐减少;阔叶杂草推迟5 d萌发出苗,有2个出草高峰期,分别在播后15~20 d和30~40 d;莎草科杂草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出草期持续较长,播后10~30 d持续萌发。小麦秸秆还田后,不同还田量处理间杂草总出草量无显著差异,在水稻播后8~10 d,秸秆还田4 500kg/hm2和9 000kg/hm2处理进入快速出草期,此时应及时进行化除防控。

[1]马建堂.国际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40-242.

[2]张来运,张国良,丁秀文,等.不同播种量对水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66-67.

[3]宋建铨.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5(4):19-20.

[4]庄春,陈川,陈宗明,等.中小苗水稻机插田杂草化除技术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2006(6):183-185.

[5]王国忠,杨佩珍,陆峥嵘,等.秸秆还田对稻麦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1):87-90.

[6]朱杰.直播稻田土壤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水稻田阔叶杂草
中国进口阔叶锯材价格传导问题研究
家乡的白鹭
拔杂草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小花园观赏草种植实例
——低维护的小型观赏草阔叶山麦冬
拔掉心中的杂草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要点
水稻田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