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错误 比较辨析 让认知更深刻—《倍的认识》教学片段及反思
2018-03-20宋瑞
宋 瑞
(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江苏徐州 221000)
引 言
前几日,笔者看到我国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老师的一篇文章,内容大抵是讲有的公开课上见不得冷场,害怕失误,教师怕学生回答问题说错、说不流利;学生更怕自己说得不好,说不到“点子上”,从而使大家产生了思考:这种以呈现“优秀、完美”为目的的课堂,学生学习、思考,会真的发生吗?
聚焦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上,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不同,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1]。其中,有动态生成的错误,也有意外的失误。由此,笔者想,如果我们把学生的错误作为生长点,或者,我们巧妙地设计错误,让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碰撞、生成质疑,让学生在辨析中比较、思考,让这些错误为学生经验的获得,创造更为丰富有利的条件[2]。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错误,又如何引导学生比较辨析。
一、【案例一】《倍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倍,是学生认知的一个难点。首先,相较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其次,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运用“多、少”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3]。因此,建立“倍”的表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起学生探究倍的欲望,让学生对“倍”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知,笔者创造性地使用例题,改变几倍数(蓝花的朵数)、一倍数(黄花的朵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首先,新授课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动手“圈画”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学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认识到一种事物中有几个某一种事物,那么,就是它的几倍,如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那么,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3倍。在动手操作中与模仿复述中,“倍”这个概念的建立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仅仅一个简单的例题就可以了吗?笔者认为牵引的痕迹太重,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于是,在例题的基础上,笔者做了如下改动。
第一次比较辨析:黄花增加4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和刚才的例题相比,发现:蓝花朵数不变、黄花朵数增加的倍数中的份数没有变化,我们只要去看黄花朵数里面有几个蓝花就可以了。在这次比较辨析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不是很多,大家能根据6里面有3个2朵,就是蓝花的3倍,顺利过渡到10里面有5个2,就是蓝花的5倍。从而形成“2个蓝花”为一份,有“几个蓝花”就是“几倍”的深刻认知。
第二次设错辨析:花坛里的蓝花又开了一朵,还是黄花和蓝花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小萝卜卡通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小西红柿卡通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到底是3倍,还是2倍呢?你们同意谁的说法?按照刚才的思维方式,2朵蓝花看作一份,那么黄花的朵数还是蓝花的3倍。但是,也有同学提出质疑:如果还是把2朵蓝花看作一份的话,现在有3朵蓝花啊?比较才能生疑,探究才能解疑。“同样都是6朵黄花,为什么刚才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现在又是2倍呢?”再次思考、辨析后,学生发现,原来蓝花的朵数不一样了,圈黄花不是随意的,得根据每份的朵数来圈;圈出的每份中的朵数也必须是相同的。他们帮助蔬菜小卡通纠正错误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内心尝试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他们对“倍”的知识内涵在辨析中得到了深化。
二、【案例二】《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一节既好上又难上的数学课。说它好上,是因为对称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美术课甚至幼儿园的剪纸活动中,生活中对称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3]。然而,“图形轴对称”又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物体对称现象,如何让学生从实物图抽象为平面图形,从而准确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又是本节课的难上之处。教材的例题情境图中给出的都是具有轴对称现象的物体:飞机模型图片、天安门建筑剪纸图片、奖杯模型剪纸图片。这些都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模型图片。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完全重合”,仅仅靠这些正例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笔者在教学的时候设计了以下内容。
首先,以天安门城楼建筑图片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建筑之外,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出示飞机、奖杯、钥匙等图片(其中,飞机、奖杯图片对折后两边都是完全重合的,钥匙图片对折后只有一点点钥匙齿部分没有完全重合)。如果把这4张照片上的物体画下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4个图形,出示4个图形(这一过程是由实物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让学生明确,我们研究的是平面图形)。
其次,让学生来探究一下这4个图形:(1)把这4个图形分别对折,你有什么发现?(2)根据你的发现把这些图形分一分类。学习活动完成后,形成汇报。
最后,让学生说出把每个图形对折之后的发现,当学生说道:飞机图形对折后两边一样,奖杯图形对折后也是这样,但是钥匙图形对折后两边不一样。抓住学生的谈话,笔者故作不解地提出疑问:钥匙图形怎么不一样了,你看这两边(指钥匙柄)不也是一样的吗?刚才那个同学马上反驳我:您只是看到了一样的部分,但是这个钥匙图形并没有像其他两个图形一样,对折之后全部都是一样的!(我心中窃喜,离我想要的“完全重合”越来越近了)于是,笔者反问他们:“但是,你们刚才说只要重合后一样就可以了啊。”围绕这个“错误的钥匙”,同学们对自己刚才不够严谨的总结产生了反思,到底,该怎样描述符合“轴对称”概念的平面图形呢?看来,“一样”“重合”,都不够准确,必须是“完全重合”,增加了一个钥匙图形,学生在对折时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最大的不同——是否完全重合。“试误”,为学生把练习中易出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前到例题中,这样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给了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使他们在独立观察和操作中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对“完全重合”有了清晰而准确的认识[4]。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增加例题的宽度和厚度,增加变式练习,将死板、难懂的概念教学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将容易出现的问题放在学生的探究中[5]。错误的出现,鼓励他们大胆思考,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勇敢尝试、自我探索,一步步让知识更清晰、准确地呈现在头脑中。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参与意识与日俱增;在“试误”的过程中,他们通过一次次的辨析,使概念的认知更加深刻,与此相对的,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