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四步走”

2018-03-19李鹏

江西教育C 2018年2期
关键词:四步走数学素养

李鹏

摘 要:教师专业成长的范围很广,方法很多,但究其核心要素,无非是意识的提升、方法的掌握、技巧的形成和经验的积累,每一步的转变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经历专业成长“四步走”,才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专业型教师。

关键词:数学素养 教学视野 设计灵性 知识体系观念

教师成长在课堂,只有课堂不断优化,才有可能实现教师的真正成长。小学数学课堂有着与其他学科课堂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所在。针对数学课堂,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要经历自己专业成长的“四步走”。

一、提升数学素养,从知道“是什么”到知道“为什么”

小学数学知识看似简单,但几乎所有知识的背后都蕴含着相关的深刻原理。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深入教材,深入知识背后,才能真正做到站在高处俯瞰教学,这要求每个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很多知识背后的“道理”不一定要求学生理解,但是教师必须要懂。因为只有较高数学素养的教师才能关注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方法,才能引导孩子感悟数学的魅力。

大多数教师都上过“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都知道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然而,又有多少教师真正了解为什么3的倍数具有“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一特征呢?以5364为例,为什么会将5、3、6、4相加呢?得到18又是什么?其实,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可以看作“整十、整百等数除以3之后得到的余数”。只要这些“余数”合起来能被3整除,那么整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了。由于教师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了解这一知识,因此很多教师是不懂的。再比如,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才能从知道“是什么”到知道“为什么”转变,也才能在自己知道“为什么”以后,更加清楚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开拓教学视野,从关注“知识本身”到关注“知识产生”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双基”,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学习多少知识固然重要,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是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时代里的“经验”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多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注过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学生认知的过程,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知识产生的过程。

以小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学习这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就需要充分经历这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的“量角器的产生过程探究”,二是认识量角器的过程,三是用量角器解决量角问题的过程。在这个完整知识与技能的建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从“重叠比较”到“中间角比较”,再到“量角器比较”,感受到了“为什么需要量角器”以及“量角器的便捷性”。当回到量角器本身的认识时,又经历了“左右0刻度线的选择”“内外圈刻度的选择”等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因此,教师应该设计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认知冲突与矛盾冲突过程中,通过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与技能水平,而不是简单地介绍量角器各部分名称和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因为量角器本身是“为角而生”,离开了“角”来教学量角器就窄化了教学。教师有了较为宽广的教学视野,就能把握知识本身的内涵,引领孩子从认识知识本身到认识知识的产生。

三、激发设计灵性,从“模仿”走向“创造”

不少教师在观摩名师课堂时都会感叹:“他们怎么能想到这么好的方法?”其实,教学设计本身并不存在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只不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不善于总结方法和举一反三。对于教学设计,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灵性,让自己的教学从备课开始就“活”起来。而教学灵性也是逐步积累而成,更多是从模仿开始逐步走向创造。

学校的骨干教师执教了一节“位置与方向”的观摩课。上课伊始,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唱两首歌送给大家,欢迎吗?

生:欢迎!

师:时间关系,我只能唱其中的一两句,不过歌词里涉及了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能边听歌边思考。

师:(唱)东方红,太阳升……再来一首,(唱)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听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了吗?

生1:我知道第一首歌告诉我们太阳从东边升起。

生2:第二首歌告诉我们太阳从西边落下。

师:对,太阳“东升西落”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也是蕴含着数学的“方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这节课。

课后,老师们都对这一引入赞赏有加。其中一位年轻教师提出,自己五音不全,这样的设计在自己身上无法实施。但是,他立刻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创意,把“唱歌”的方式变成“诵读”,张口即来:“日出东方一点红,万物沐浴阳光中。”再来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既能从他人身上学到各种优点,还能从自身出发,内化成属于自己的本领。上述的青年教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思考的教师,不久的将来,他必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善于创造、善于设计的独特教学视角。可见,设计灵性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积累与反思是必经之路。当然,教学设计也并非一味追求创新,似乎别人用过的方法自己就不能再用,只要适合学生、适合教师、适合教学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四、形成知识体系观念,从“炒冷饭”到“重生长”

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一领域的知识之间是循环上升的过程,教学中不可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对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的熟悉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要形成“知识体系观念”,重视并关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才能准确把握两个问题:一是这个知识点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今后还会怎么学?二是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學生学了什么,今天重点要学习什么?只有把这两个问题弄清楚,课堂目标定位和教学程度把握才能准确。

在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知,就不能把握教学重点,容易出现“炒冷饭”的现象。如145×12=290,教材中呈现出关键处:“第二部分的积该怎样写?”因此,教师便把重心放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跟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相乘,得到的5表示什么,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其实,这部分知识早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中已经有所接触,在这里并不是重点,教师这么教无疑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只要教师能联系前后的知识,明白两个问题,即“之前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和“本课学习之后没有再学习其他整数乘法笔算”就能想明白这节课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其实,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的百位相乘才是这节课新的知识点。教师既要关注到新增长点,还要关注学生后续发展。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基本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懂得举一反三,能够自行学习“三位数乘三位数”或者“多位数乘多位数”。可见,教师是否形成知识体系观念,对于教材解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步走”是每位教师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或逐一形成,或交叉上升,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有意识的关注、积累和提升,才是从合格教师走向卓越教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娟.从数学素养谈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6(12).

[2]翁春芳. 新课改视野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胡波波

猜你喜欢

四步走数学素养
清华附小观光教育“四步走”
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四步走”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