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声乐教学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2018-03-19许诺
许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音乐情有独钟呢?这是因为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能直接抒发和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感受。而歌唱则是最直接、最明了地表达人内心情感的音乐艺术形式。歌曲的表演,不仅要通过听觉表象,而且要通过视觉表象。歌曲作家写在纸上的是一些死的音乐,而我们要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所以,歌唱家一方面是传达作家的意图,另一方面担负着再创作任务,离开了再创作,歌曲是既无生命力,又无感染力的。情感作为心灵的高级表现形式,又借助于动作、表情、声音、语言等载体来表达。
首先,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声乐艺术的情感,就是歌唱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通过表情和表演的动作、声音力度、演唱速度、声音色彩,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验到这种情感。声乐艺术通过以声传意、以声传情与审美主体交流,达到沟通心灵、净化思想、振奋精神等效应。古之“一声唱到融情处,毛骨悚然六月寒”,即指动情的歌唱所產生的巨大精神作用。艺术情感是歌唱的生命,声乐艺术在诸多艺术中,情感因素最为突出。我国先秦时代《乐记》就有音乐情感的论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把音乐看成情感艺术,用我们现代的观点来看,如果说音乐是情感艺术,没有情感的歌唱,就不是声乐艺术。
一、歌唱情感表达所具有的特性
(一)歌唱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歌唱感情来自于歌中词曲的内涵,源自于生活中各种现实题材。艺术只有反映了现实生活,才能体现人的感情,具有生命的价值。但是,真实的感情如果不进行艺术加工就不具备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就不能感动人。因此,我们主张在歌唱中既要有对生活中真情实感的深入体验,又要有艺术夸张的技巧与手法。那么,一个是生活的真实,一个是艺术的夸张,在歌唱表演中如何把握呢?这二者的结合点就是“适度融合”。只有“适度融合”才能体现出“真实中的夸张”“夸张中的真实”“恰到好处”等深层审美愉悦性,形成约定俗成的审美定势,为人所理解。
(二)歌唱情感表达的典型性
歌唱情感表达的“典型性”指歌唱者塑造的“艺术情感”具有个别和概括性相统一的特点。它以鲜明而独特的声音形象展现出来,同时深刻结实了社会生活中某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二者结合得越完美,典型性就越高。在声乐表演中,并非所有声音形象都具有典型性,它专指那些身怀绝技者所创造的声情并茂给人深刻影响的歌声形象,俗称“代表作”。如胡松华在《赞歌》歌曲中所的展示的蒙古长调“颤音”,彭丽媛在《珠穆朗玛》歌曲中展示的清脆豁朗的歌声,分别精彩而准确地再现了两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情感特征,堪称声乐艺术的“经典”。
(三) 歌唱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歌唱情感表达的“多样性”是声乐艺术繁荣的标志之一。它是由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人们的多方面审美需求以及作曲家,歌唱家世界观、生活经验和创作个性的千差万别等因素决定的。当代声乐创作题材的广泛开拓,为歌唱者提供了表达内心感情的广阔田地。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表现爱国情,爱党情、爱民情、民族情、亲情、友情、爱情、恋情、乡情、风情等情感多样、品格高雅、生机盎然的声乐作品应运而生。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也呈多样化。如《我爱你,中国》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浓烈的情感;《我像雪花天上来》则借助雪花的白色抒发了心中纯洁的爱情。多样性的表达要求歌唱者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善于观察生活,体验各种各样情感的内涵,能准确分辨声乐作品中隐含的各种情感,在确定了总的情感基调后,再熟练运用自己掌握的声乐技巧和手法,将歌中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吓等多种情绪色彩丝丝入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创造出多种多样为人称道的声乐艺术风格来。正如大诗人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与情”。
二、如何在声乐演唱中进行正确的情感表达
(一)演唱技巧是歌唱的基础条件
技巧可以说是音乐表演的首要条件,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表演。著名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技术上的熟练应当是那些想成为一个优秀钢琴家的学生的首要条件之一”一名演奏者或演唱者想要在艺术上得以充分表现,没有相应的技巧才能是不可能的,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
什么是技巧?技巧绝非仅仅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那种纯粹的手指动作或气息控制。这些纯粹的生理因素只是技巧的一部分。技巧的另一部分来自心理因素,也就是那些支配我们去达到某一技术要求的内心活动。技巧训练不是柴可夫斯基批评过的那种“手指的体育活动”,而是一种受美感心理支配的艺术活动。演唱技巧就相当于高楼大厦的地基,如果没有地基,高楼大厦会出现倾塌或者根本就盖不起来;如果没有基本的演唱技巧,我们的歌唱也将会是空中楼阁,那么情感表达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真情实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依据
情感的体验,能触摸到人的内心深处,来不得伪装,来不得虚夸,它有鲜明的爱憎,及物、及景而感发。人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见一个真字有多么伟大的力量。歌唱艺术就是要尽唱人间真情。要唱出真情实感,唱情犹绵绵切切;唱景犹顾盼留恋;唱物及人皆为肺腑之音。情感有很大的包容性,喜、怒、哀、乐都有情,歌唱艺术就是情感的艺术,它所表现的正是人们的共有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与听众感情的共鸣,使歌唱艺术充满诱惑力。
情为歌之魂。在歌唱行腔中,我们所说的抑、扬、顿、挫,必须是由心而感,由心而动,绝不单单是音乐符号的律动再现。张驰有意,而不仅是张驰有序,以歌唱时内心的深切感受激发真挚的情感,达到与听众的艺术共鸣。表现情感和掌握发声技术在歌唱艺术中是血肉相连的关系,音乐作品中提供的旋律、节奏等等,本身就是作曲家情感体验的记录,要变死曲为活音,就是歌唱者创作的过程。当由歌唱者将作品变为音响时,它的音响效果就是完整的审美效应。审美效果的优劣,则是歌唱者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而附之于歌唱的真情实感了。
(三)好的歌唱情感要有好的想象
想象真实感应来自于经验,越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越能产生激情。无论是美好的回忆,还是痛苦的经历,由于它在人们心中的不可磨灭,当它在回想中再现时,总是罩着一层艺术的光环。它们当时留给人们的情感震撼,成为人生宝贵的精神积累。这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人性的净化,它能激动人的心情。这种内心体验的真实想象和感受,在歌唱中有其良好的体现。
唱草原,歌唱者去想象草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鳥齐飞翔。”这时描述的是草原的美丽图景,那么歌唱者在演唱这草原美景时,发挥想象,并给予表达。但最使歌唱者动情和真切的想象体验是什么呢?——真实的生活。亲临草原的人,会想到当金色的朝阳从草原升起时,那红的花,黄的花、白的花一朵朵昂起头来,绽开笑颜。绿绿的青草地上,枝叶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淡淡的花香和着浓浓的青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夹杂着牛羊粪便草腥味。有这个想象的真实基础,感情的抒发就更具自然和激发性;歌唱者要表达的画面在自己头脑里活了起来,它就是生活的真实感应,使人激动,刺激人的歌唱欲望,内心的真实情感由此而发。
丰富的想象,是艺术创作的基石,她将开启艺术之门。歌唱的想象——在演唱各类不同的作品时,调动生活的积累,让想象展开翅膀,其情景就会逼真地历历在目,人物就更会生动地活灵活现,感情就像火花一样迸发,把听众的想象力也燃烧起来了。
(四)情感调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歌唱感情的表达中,把握感情的分寸是非常必要的。在歌唱表演中,一方面要细心地体验歌曲的感情细节,把每一个乐句、每段各处机都看成大表情内容的代号,使演唱听来情真意切。另一方面又必须用理智来控制这种感情,使它服从于音乐整体表现的需要,使音乐表演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印象。虽然每位歌唱者的审美情趣不同,在这两种、矛盾的心理因素中各有所偏向,即有的演唱以热情见长,有的演唱突出理智,但是,热情与理智这两种心理因素的高度结合,应该是歌唱表演者必须具备的演唱素质。歌唱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歌唱时的状态、声带和发生机能等都是在心理的调节下完成的。有人常会遇到在老师的启发下唱得很好,离开老师就“无所适从”的现象。还有人在演唱时过分激动,以至于情感失控出现破音的情况,使歌曲失去了完整性。这些情况都是没有良好的情感控制力所导致的,也就是不懂得在不同环境下去调节自己的情感,去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发声器官,从而发出动听悦耳的声音,达到理想的声音。
歌唱是人类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具有时代意义,体现时代风貌,要把生活的音画艺术奉献给人们,是歌唱艺术的真谛。歌唱者用心把握住时代生活的脉搏,捕捉创作的灵感,用良好的艺术气质、丰富的想象和对生活的热爱,去体现在歌唱的创作的情感之中,使歌唱成为美好的艺术享受。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