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系部公共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要素
2018-03-19熊文明谢彩玲梁体培黄勇
熊文明 谢彩玲 梁体培 黄勇
在国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给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挑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实训基地是课堂又不同于普通的课堂,它是将课堂和企业生产线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只有实训基地安全有效运行,才能造就出一批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目前,对于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要素的探讨从未停止。
本文将结合我校生物医药系在创骨干争一流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经验,重点探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7大要素:人员、机制、设备、物资、资金、环境和文化,保证以优秀的师资,齐备的设施和安全的环境,满足专业群内各专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优化配置、有效管理、逐步契合学院院园融合的大致方针,为培养适应本土产业园的高技能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一、人员建设
在加强公共实训室内涵建设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人员队伍的建设。进入校内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人员分为学生和教师。其中实训基地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又分为任课老师和实训老师。公共实训基地作为基本技能培训服务的载体,承接着大量基础实训教学的任务,为了有效地运行实训室,一方面特别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自身科研技能水平和提高培育学生技能的能力并重。另一方面,为了让公共实训基地高效运转,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动手能力,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还需着力培育出责任心强的实训教师团队,他们是科学管理、推动和实施实训室内涵建设的执行者。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学校对实训老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导致实训老师的工作地位和强度不匹配,自我认同感不强,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我校实训室的日常维护管理由实训老师负责。我系为了调动实训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岗位肯定、师资培训、政策支持等方面精神激励,帮助实训老师提高认同感,调整工作心态,有效促进了实训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机制建设
校内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应依照基础性、适用性、配套性和先进性的建设原则,遵循“系部为主、专业为辅、通力合作、共享共建”的建设模式。从公共实训基地布局来讲,应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为主、尽量按产业统合相近类似专业集中布局建设,保证较高的设备使用率。如我校就将药品生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统合到生物医药系这个大健康产业体系下,因其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避免了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场地资源方面,在节约的前提下,布局时做到尽量不要用完用尽,为系部今后的发展留有空间[1]。从管理机制上讲,明确管理责任,院内管理部门制定全院层面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应急体系等方面制度的建立;系部在此基础上,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进一步细化各专业实训室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条制度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日常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是在学院的相关规定要求下,按系部细化后的细则实施管理。
三、设备保障
校内公共实训基地是各相关专业实施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训场所,这个场所光有场地还不行,还得有相应的运行良好的配套设备。并且这个设备保障还应坚持基础性,配套性,先进性原则[2]。基础性就是首先要做到专业群的全覆盖,凡系部开设的基础课程都应当有对应的实训场所;配套性是指在这些相应的实训场所内,以典型的实训任务为主线配套设备。如我系精化专业的仪器分析检测课程中有涉及质谱仪器的使用操作,因其购置经费和维护经费高昂,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真刀真枪的生产实训,特购置了一套东方仿真软件,作为实际教仪的有效补充;先进性是指一方面购进的设备本身具有先进性,代表了本校实训基地的设备与本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先进生产设备相对接;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及时跟进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并利用学校的现有设备,将先进的理念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四、物资保障
校内公共实训基地是一个物资集散地,因此管理起来是个难点。物资管理应采用分类管理模式,不同类别的物资依据它的属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比如我系将物资管理分为:化学品的管理、玻璃器具的管理、工具包和配件的管理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其中我系物资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化学品的管理。目前,我系将化学品分为普通化学品、一般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三类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制定都以规范、适用、安全为依据:普通化学品主要涉及申购、采购、入库、存储、出库,领用、使用的流程;一般危险化学品除以上流程外,还有针对其危险因素,设计制作危险化学品周知卡,方便每位使用者及时取用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及应急处理,危险废物处置流程;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流程更是有别于以上两种,有更严苛的管理制度:专门的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流程、“五双”管理流程和处置流程。
五、资金保障
校内公共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的各方面,都离不开资金保障,因此公共实训基地的经费保障是提升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奠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坚实基础。作为骨干高职建设院校,我院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有央财、省一流建设项目、校级项目建设经费等多种经费来源。不管何种资金来源,我們都本着重视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积极申报各类项目资金,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严格按预算规划,在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规范下合理使用资金;为保证资金的落实到位,最大化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主动接受学校财务、审计及纪检三个层面的监督审查。
六、安全建设
校内公共实训室的工作环境应尽可能与本行业相关企业先进的基础实验室接轨,保证其相应的职业特征;另一方面,在积极营造实际生产开发的工作状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事故状况。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起步较晚,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欠账较多。我校在近几年逐步重视,不断加强人员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师生的安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师生安全防护能力,提升高校校园安全和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从我们的建设经验来看,校内公共实训室的安全建设应以“人”为本,从工作环境、实训项目、安全文化三方面进行安全建设。
一是工作环境安全,要建设符合实训规范要求的场地,重视实训室工作对环境的影响,配备合格的实训设备及完善的防护设施。如我系的基础化学实训室里除了配备了实验所需的实验台柜和水槽外,还配备了安全防护装置:通风橱、洗眼器、喷淋装置、消防设备和防护用品柜。二是实训项目实施流程安全,工作环境安全是基础,实训流程安全是保障。如我系涉及有毒有害危险的实训项目,需经系内专家组对其危险性进行审核评价后,实训项目方可开展。三是安全文化[3],学校层面健全安全管理队伍,完善安全制度系统化规范化,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安全建设的宣传工作;系部层面做到实训室安全教育工作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以促进学生对实训室技术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意识及安全文明习惯养成和安全技能的掌握。
高职院校系部公共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要素
七、文化建设
校内公共实训室作为学生接受基本的行业技能训练的场地,它是在充分融合各相关专业的特点下,同时体现大产业集群背景的专业文化。校内公共实训室文化建设注重制度、精神、传承等层面的建设。一方面有学院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我系为了培育出一种积极向上学习的氛围,传承良好的学风,在学生中建立起一支专业技能过硬,学习能力强和干事踏实的实验室学生助理团队,他们就是我系“生吾志以博万物”文化核心的代表。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通过目标培训,将技能手把手交给他们,他们再在课堂内外,成为教师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助手。对于实验室学生助理团队的建设,我系已建立起一套交完备的体系:集中孵育、人才选拔、团队建设、进阶学习、技能提升、技能比赛、文化传承等方面实施。实验室学生助理团队的良好效益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在学弟学妹的赞誉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培育出这个行业自身的文化气息,高职教育的对象及目标指导着我们文化建设的方向,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工作实践,让学生获取真实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在校内构建融合了合作企业的优秀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剑松,邱川弘.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凸显“职业”核心要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5):245-249.
[2]丁莉萍,劉克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80-81.
[3]贾小娟,史鑫,董君枫,陈一星,王雪.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6-198.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