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教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19张志赵鹏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徒职教岗位

张志 赵鹏飞

现代学徒制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越来越突显它的育人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近年来也对现代学徒制越来越重视,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其中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1]。现代学徒制在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都比较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明确的职责与权益下各司其职,整个现代学徒制运行高效、有序。而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处于试点阶段,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还未建立,导致目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有限。

在前阶段试点得出的重要经验就是需要建立对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等相关利益方有约束力的政策或法律体系,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职教集团作为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院校、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2]。由政府、行业、院校、企业共同成立集团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各方的职责及权益,同时建立集团内相关人、财、物的共享及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师资、设备、企业资源等教学条件的共享与互补。职教集团可在集团内部为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更为集团外或更大范围内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典型案例参照。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不仅为集团建设找到了抓手,更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易于突破体制障碍、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集团“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建立保障机制、建设相关标准体系、成立“建设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实施“工学结合、岗位培养”四个方面介绍依托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案例,提出将政府的一部分管理及资源支配权赋予职教集团、建设集团现代学徒制运营中心,利用现代学徒制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对现代学徒制工作进行高效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建议。

一、在职教集团内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一)突破体制障碍,在集团成员间达成现代学徒制所需的制度保障

职教集团作为办学联合体,它的终极目标为通过联合体的规模效应、资源优势、品牌效应达到集团高质量和集约化发展,从而实现集团各成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也就是说集团成员是不需改变各单位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经费拨款渠道、法人资格等,可以是松散型的组织结构,成员间由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捆绑在一起。成员单位可以通过共同制定集团章程,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在章程约束下开展各类协同育人工作。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存在的各利益相关方权利与责任模糊、利益不清、动力不足等问题,在研究激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合作育人、参与现代学徒制工作相关的职责、激励、扶持政策与措施基础上,可以在集团内通过行业发展需求及利益契合点为纽带,针对现代学徒制工作面向集团内部行业、企业、院校从工作职责、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利益分配等方面出台政策,以突破现代学徒制工作相关体制机制障碍。

(二)构建质量标准体系,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

职教集团可以通过政校行企合作育人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集团下设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工作部的工作职能,建立决策、执行、协商、投入、考核、监督等日常工作机制,构建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协同工作制度,形成基于职教集团平台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长效管理机制。并通过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集团成员单位精通专业岗位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组建“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对现代学徒制工作开展指导、咨询、交流、决策、标准研制、职业教育研究、评价监测等工作,同时由“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指导构建包含技术框架内涵体系、人力资源建设保证体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体系等现代学徒制质量标准体系,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

(三)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一流的教学条件保障

为解决行业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员缺乏而低端操作人员过剩,企业自身又难以独自承担人员素质升级,同时不同企业、区域间承担的职业培训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及现代学徒制企业培养过程中遇到岗位培训内容单一、技术更新慢、学徒可持续发展及多岗位成才受限等问题。由集团内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高职院校共同出资,按行业岗位标准要求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将“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按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

二、依托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案例

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2012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等70多家政府、企事業单位联合成立,近年来集团以建设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平台为出发点,用现代学徒制推动集团内多元育人机制形成,通过运行机制建设、出台激励机制等措施,搭建政行校企多方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协同育人基地,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机制保障。

基于职教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保障机制,确保现代学徒制工作良性发展

建立并不断完善集团现代学徒制相关运行管理体系,理顺利益相关方的职责与权益。具体包括:(1)政行校企分工合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现代学徒制的规划与管理,同时以项目招标形式委托职教集团开展学徒制项目的开发和标准制定等工作;行业协会研究、发布行业发展动态,并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如进行职业资格鉴定);职业院校和企业则分工负责具体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在集团内部由“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承担现代学徒制的指导、管理、监督等工作。(2)各方投入与利益分配机制。从保障参与现代学徒制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需求出发,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徒(学生)投入与利益分配机制,理顺科学的投入机制,含政府拨款、企业及学校投入、学生学费投入机制,同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政府拨款的二次分配、学费的二次分配、学徒津贴发放等制度[3],以实现集团各成员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建设相关标准体系,高质量地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

为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依托职教集团“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统筹开展专业现代学徒制相关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具体为:一是技术框架内涵体系建设。开展基于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工作,研究现代学徒制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制定试点专业标准体系;开展试点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特别是建筑行业八大员岗位职业标准)对接,课程目标与岗位职责对接。二是人力资源建设保证体系建设。校企双导师的遴选条件(准入标准),明确双导师的聘任资格;校企双导师互聘、共培长效机制,解决生产与教学的衔接与可持续性问题;校企双导师培育的内容、途径、管理方法和措施,解决双导师的职业成长问题;校企双导师工作待遇与鼓励措施,解决双导师的工作积极性问题。通过人力资源建设保证体系建设打造一支的专兼结合、数量充足、德技双馨、校企共建共享的“雙导师”教师队伍。三是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通过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关键监控点的研制,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核心指标的研制,建立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

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依据“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指导思想,由集团内行业、企业、院校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科学规划学徒成长道路。具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供需调研。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学校的调研,挖掘需求,发现问题,找出对策。第二阶段是职业能力分析。依托行业企业专家,运用科学的方法明晰专业面向目标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第三阶段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有机地转化到课程中去,确定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第四阶段是标准的编制,按规范的格式编写出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

(三)依托“建设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为学徒(学生)成才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集团依托企业成员单位优势,建立了集团内“建设行业跨企业培训中心”,该中心主要功能为:一是充分发挥集团内部不同企业自身优势,建设“集中+分散”相结合的中心教学场所,在大型企业、学院内建立中心稳定的教学点,同时在集团部分中小微企业内设置分散的课程教学点,以满足职业培训与现代学徒制学生行业内岗位迁移及多岗位成才的需求。二是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岗位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活动。在基本技能训练中,主要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可以由企业和院校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简化的、模块化的或者模拟的学习情境下学习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而岗位培养则是在集团内企业真实岗位上工作,通过企业导师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完成人才培养。三是制订学徒培养的学分累积、互认与互换标准相关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保证学徒在不同教学点学习的课程具有同等效力,与课程相同内容的培训课程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学分,使学徒能自由的选择学习地点和学习方式,以满足学徒自主学习、多岗位成才的需求。

(四)实施“工学结合、岗位培养”,保证学徒(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交替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学训交替、在岗成才”内涵要求,实施“工学结合、岗位培养”,保证学徒(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如集团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三年学制具体安排为: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在学校进行文化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期间会安排8周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岗位剖析与岗位认识,重点熟悉企业各岗位的职责与主要任务。第二学年:学生在校与在企业时间各一半,采用交替训教模式,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轮岗培养”。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进行岗位核心技术的学习,并在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下针对岗位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及撰写工作;同时学生的岗位工作业绩将作为学业成绩的主要考核内容,以突出体现对学生的综合考核及评价。

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

三、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建议

现阶段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些诸如体制障碍、企业积极性不高、学徒岗位单一等问题能够在集团内部得到有效解决,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本身起步较晚,集团自身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入,现代学徒制同样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在当前国情下还需要加大力度去研究与探索。借鉴境外集团化办学及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对今后一段时期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工作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建议。

(一)将政府的一部分管理及资源支配权赋予职教集团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功能与作用是职教集团和现代学徒制工作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职教集团大部分为松散型的职教集团。为了推动集团化办学工作,政府教育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将一部分对职业院校及企业的人财物管理职能及资源支配权,如现代学徒制政府专项资金分配、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政策制订等工作委托职教集团来运作,分发挥职教集团统筹与管理力度,引导及促进职教集团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稳定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集团现代学徒制运营中心,利用现代学徒制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对现代学徒制工作进行高效管理

为将保障集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集团应针对这项工作建设“现代学徒制运营中心”,该中心主要职责为:一是统筹规划、制定集团现代学徒制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含招生(招工)、教育教学、学生(学徒)管理、运行管理等内容。二是统筹协调参与现代学徒制政府、企业、学院、学徒(学生)等各方权利、责任、资源、利益。

同时为提高现代学徒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还需针对现代学徒制工作特点,研发出现代学徒制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对企业、学院、学徒(学生)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依托现代学徒制信息服务系统对集团现代学徒制工作进行管理,从而实现:(1)企业信息发布;(2)学徒岗位招生招工的信息化;(3)学徒学籍注册;(4)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的信息化;(5)建立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教学资源库;(6)考核与评价信息处理;(7)分析改进数据信息处理等功能。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协同创新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030101009);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职教集团平台的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DJG201504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2014-05-02.

[2]高卫东.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25):8-11.

[3]张志,赵鹏飞,李海东.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30-33.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学徒职教岗位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今日菜色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