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治视域下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研究

2018-03-19孙银苹

关键词:善治高校党建

孙银苹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党建制度创新面临诸多困境。文章在善治视域下,结合善治理论,试图从强化个人制度意识、完善政党决策保障机制、建立高校执行监督机制三个角度探讨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对策。这对于新形势下加快大学善治进程,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提高高校党建制度的执行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善治;高校党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1-0015-03

十八大以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各级政府综合管理改革的目标。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学负有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崇高使命,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率先提高自身治理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善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高校,有了党就有了高校党建,在大学善治模式下研究高校党建制度,为高校党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一、善治的内涵

(一)厘清治理与善治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1世纪国际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理论,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也在曲折中前行,治理理论正是世界性潮流和发展趋势的产物,它所涵盖的价值的普遍性日益显现。作为管理学的专业术语,治理是舶来词goverence,原义是操控、引导。它通常在行政系统和政治系统内行使权威,通过权力的运行与干涉,对政务和公务做出有效安排,避免混乱。古代帝王常用统治来形容天子对子民的关系,后来用国家管理,进而过渡到现在的国家治理。一字之差凸显了执政者理念的升华和治国范式的转型,意味着执政观上的重大突破,折射出历史发展的进步。

治理是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其主体是多元化的,多个主体通过合作、协商、合伙关系确立共同目标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权力向度亦是多向度、相互的。治理追求的是高效、经济的管理公共事务,然而治理本身缺少政治强制力及无法替代的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功能,有学者提出“善治”理论,即良好的治理good goverence[1]。善治是对治理理论的完善和升华,善治在追求治理目标的同时,强调社会公平的核心价值,由“效率第一”转为“公平至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二)大学善治的内涵

大学是以人力资源竞争为核心力的非盈利性质的知识组织,大学中众多利益相关者构成大学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在外部治理环境中,大学章程、政府、高等教育市场、中介组织对大学治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内部环境中,法人治理结构、行政领导体制、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则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大学善治旨在利用有效的外部环境并构建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化、体系化的改革与管理,促使大学各层次、主体权力、利益良性互动。大学善治秉承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理念,推动大学进行良好的内外部治理,注重对法人地位、学校产权、师生管理、领导制度、改革决策等进行制度化、法治化的有序治理,从而达到大学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标。

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大学理当成为各级组织依法治理的首善之区,基于这种变革的大学善治模式亦将成为依法治校的核心理路。目前世界各国大学治理模式迥异,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强国,它以英国传统学院为蓝图,坚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借鉴德国专业型大学的治理理念,强调教授集体治校,董事会、校长、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大学事务。以美国为代表的共享性治理模式,在地方分权制的管制下,具有多元、自主、开放、公平等大学善治的诸多特点,成为各国竞相学习和借鉴的高等教育善治模式的典范。有关大学善治的模式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当代大学善治模式应涵盖以下特点:民主参与,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允许不同利益集团平等参与决策大学事务;学术自由,即学习、研究和教学自由,更好地践履大学的批判和创新功能,从而完成自身使命;包容开放,在大学治理过程中构建一种恰当的主体间性和沟通理性,扩大合理边界,包容共促;以人为本,大学善治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大学治理全过程。

(三)中国特色大学治理模式

我国高校管理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管理的模式,传统体制下的大学以行政权力为主导,这种以集中控制和服从模式为特征的高等教育与倡导现代大学自由、民主的善治模式相去甚远,实质上是政府统治的附属物,终将抑制大学的创新活力,降低治理效能。但是现代大学善治模式并不是一个既定的存在,而是一个建构中的事实,它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模式,由于国情、世情不同,不能完全效仿他国,大学制度需要适合本国社会发展和当下生产力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制度具有民族性特征。

有关中国大学的治理,我们可以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中得到答案,它指出全面推行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仍需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体包括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加快大学章程建设,建立规范的外部监督机制。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主持学校行政工作,通过职代会和群代会不断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在强调大学平等自由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均衡自由与约束的关系,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党委统一领导的以“学校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科学管理”为特征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善治模式[3]。

二、善治视域下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党建制度的困境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制度建设则是高校党建中最具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的问题。在第二十三次全国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高校党建制度建设,他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制度建设。但受党内外环境的影响,高校黨建制度建设仍存在诸多困境。

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是我国高校的特殊地位和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的,然而在实际贯彻执行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党政分离,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合,参与机制不健全;党员教育机制缺失,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很难融入教学、科研中,甚至视其为累赘;党建制度形同虚设,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两张皮”现象普遍;党建活动单调、形式单一,党员参与性不足,对党内民主重视不够;党建制度建设稳定性差,缺乏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针对性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效性。在倡导大学善治的当代中国,高校党建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善治模式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善治视域下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意义

1.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回应。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速,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矛盾增多,教育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使高校党员干部经不住诱惑,腐化变质。如何提高高校青年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强国荣校的积极性,致力于中国特色大学善治,固化高校党建成果,成为目前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重要命题。高校党建制度建设是高校改革的一部分,党建制度的创新也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综合高校办学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完善党建制度,强化执行力度,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前提,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2.引领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大学善治的路径要求。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史,世界一流大学的兴起与形成是制度文明的产物,其建立无不以善治为前提,良法促善治,因此先进创新的制度是构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我国大学的“中国特色”,在现代大学构建过程中不断加强党建制度创新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大学善治的重要举措。党建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内民主,从制度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出发,积极回应师生的合理诉求,提高师生对制度的认知度,即来自成员内心认同的合法性。同时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校长治校的效率。因此,只有用世界一流的大学党建工作引领世界一流大学的构建,才能实现中国特色大学善治。

3.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强校中的保障作用。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按照党自身固有规律来建设,遵循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握规律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4]。彰显党领导高校这一高等教育的特色,并在中国现代大学善治中充分发挥其优势,用好党建制度创新这一利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新强校中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总之,高校党建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现代大学善治的体现,善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党输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让大学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早日成长成才,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办学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利益,这些无疑也是我国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重要使命。

三、基于善治的高校党建制度创新路径

(一)善治视域下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理念

科学性与法治性。科学性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制度建设中的集中表现,要求制度的修改和废止需严密、谨慎,制度的建立要遵循规律。同时,高校党建制度建设要注入法治思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国家法律、学校章程治理学校,并依靠党建制度保障实施,将制度治党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使党建制度建设走上科学化、有序化轨道。

合作性与效能性。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应保证高校管理与运行的自主权,倡导多元化合作办学,积极回应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诉求,提高党务工作的行政效率和效能,构建效能型党组织。通过多元治理主体发挥集体合力,在党组织制度创新中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提高党建工作绩效,提升治校利益最大化。

参与性与服务性。高校党建制度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科研这个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搞好党建促进中心”的工作理念[5]。通过构建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把党建活动和成果融入到全校工作的过程和环节中,形成相互补充、协同共促的能量转换机制。党务部门和党务工作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运用自身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为师生排忧解难,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透明性与责任性。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党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集全体师生党员的智慧,确保做到决策有效、政令畅通。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务公开,通过新时期问责制倒逼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在学校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动真碰硬、敢为人先,不断破解学校治理难题,增强开拓创新、善思善用的办学治校的能力。

(二)基于善治的高校党建制度创新的路径

1.从个人的角度,提高教育的参与性和法治性,构建制度创新意识强化体系。丰富高校党建制度教育内容,让干部想创新。从党员干部和高校师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和完善党员教育、学习制度,根据实际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确定授课内容。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更新学习内容,结合最新党建理论探讨解决学校中心工作的实际难题,提高制度创新教育的实效性;树立党建制度权威,让干部要创新。学校各部门,要抓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增强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加大对违反法规制度行为查处的力度,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使干部做到“心中有律”;利用多平台创新制度载体,建立适应时代特点的社会化渗透教育机制,让干部爱创新。利用手机、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以动漫、微电影、网络游戏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宣传教育,及时互动更新和交流反馈[6]。

2.从政党的角度,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完善制度的制定与运行机制。高校党建制度的制定需与时俱进,以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完善师生诉求回应机制。坚持党委统筹规划,按照“不交叉、不重叠、不缺失”的准则,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科学领导体制。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建设,完善高校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定机制,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通过规范和严格党内管理,构建制度运行的保障机制,每年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财政预算,力争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党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3.从高校的角度,完善制度执行的效能性与监督的责任性,实现制度落地的可操作性。为了防止权利滥用,需完善程序性制度,创建信息交流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保证信息公开,保证高校党政领导透明执政、合法行政,尤其涉及学校发展全局,必须让党员知情、参与、监督、测评。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负责人的权、责、义,提高制度执政的效率。构建民主平等的权利监督机制,以权力监督权力、用制度制约权利,在行政权力、市场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形成一种彼此约束的制衡系统,在大学章程中设立重大决策的听证会制度及强制性地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院校治理的问责制度[7]。

另外,需加强党建制度创新研究力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开放民主的大学应以学术权力为核心,其影响力不是来自于强制,而是来自它的理念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学术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因此,高校相关研究者要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善于总结我国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和通过解剖案例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制度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做得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2]吴明华.现代大学的治理逻辑及其在中国大学实现路径

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3]刘南.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高校党建研究[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7).

[4]杨建军.高校党建科学化:理论·制度·方法[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10,(22).

[5]肖陆军.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黑龙江史

志,2013,(3).

[6]宇小兵,陈继飞,赫鹏飞.浅谈高校党建制度创新[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7]苏君阳.走向善治——大学治理权力结构的重构[J].浙

江社會科学,2007,(3).

猜你喜欢

善治高校党建
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善治之典”
情怀
情怀
坚定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政府管理创新善治路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