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诊断和防治
2018-03-19赵金娥王廷斌黄美静张嘉桐
赵金娥,王廷斌,黄美静,张嘉桐
( 1.穆棱市穆棱镇畜牧兽医站,黑龙江 穆棱 157500;2.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3.佳木斯市东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鸭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1 病 原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该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即血清Ⅰ型、Ⅱ型、Ⅲ型。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八次分类报告及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甲肝病毒和鸭星状病毒引起,鸭甲肝病毒包括传统的血清Ⅰ型、“台湾新型”和“韩国新型’,鸭星状病毒包括鸭星状病毒-1型即传统的血清Ⅱ和鸭星状病毒-2型即传统的血清Ⅲ型。
鸭甲肝病毒病毒呈球形或类球形,直径为20~40纳米,无囊膜。病毒能在鸭胚、鸡胚、鹅胚中增殖,病毒经鸡胚连续传20~26代后,可失去对新生雏鸭的致病力。鸭胚肝细胞、鸭肾细胞、鹅胚肾细胞也可用来培养该病毒,并能产生细胞病变。病毒对氯仿、乙醚、甲醇等有机溶剂有抵抗力,能耐受胰蛋白酶和pH 3.0的酸性环境。对热的抵抗力较强,如56℃ 加热60 min仍可存活,37℃ 可存活>21 d。4℃条件能存活>2年,-20℃ 条件下可存活数年。对常用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
星状病毒病毒粒子的形状为带有顶角的星形,直径27~30纳米。星状病毒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5周龄的雏鸭,其危害程度与雏鸭的日龄密切相关。<1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90%,1~3周龄的雏鸭病死率约为50%,>5周龄的雏鸭很少发病死亡,成年鸭呈隐性感染。病鸭和隐形带毒鸭是主要的传染源。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易感鸭群与病鸭或带毒鸭直接接触也能感染该病,鼠类也可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孵化季节发病较多。饲养管理不当、鸭舍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1~2 d,发病急、传播决、病程短。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缩颈、行动呆滞、眼半闭呈昏睡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鸭很快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翅膀下垂,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全身性抽搐;有时在地上旋转,抽搐约十几分钟或几小时后便死亡。死时头颈向后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
4 病理变化
该病的特征性病变在肝脏,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质脆易碎,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10日龄发病的雏鸭肝脏常呈土黄色或红黄色,10~30日龄发病的常呈灰红色或黄红色。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或淡茶色。脾脏肿大呈斑驳状;肾脏肿胀充血,肺脏出血。
5 诊断
根据本病发病急、传播决、病程短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雏鸭的发病日龄、发病后特征性的神经症状以及肝脏肿大、出血的病变特点,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取病死鸭的肝脏,常规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鸡胚,鸡胚在5~6 d死亡。死亡胚体生长停滞、水肿、有出血点,肝脏呈淡绿色,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收集尿囊液,可以通过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RT-PCR、地高辛标记探针等方法对尿囊液中的病毒进行鉴定。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鸭瘟、鸭霍乱、黄曲霉毒素中毒等进行鉴别诊断。鸭瘟主要感染成年鸭,<2周龄的雏鸭很少感染发病。病变特征主要是浆膜、黏膜出血,如食道、泄殖腔黏膜出血溃疡,肠道黏膜有环状出血带,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和坏死点等。禽霍乱主要感染成年鹅、鸭,幼龄禽对该病有抵抗力。鸭发病后常呈败血症经过,不表现神经症状,肝脏涂片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黄曲霉毒素中毒常发生于雏鸭、雏鹅,成年禽类感染常呈慢性经过。雏鸭感染后肝脏肿大,颜色变淡;肾脏苍白、肿大,或有小出血点;胰腺有时也有出血点。3周龄以上雏鸭发病,表现肝萎缩与肝硬化。
6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5周龄的雏鸭,隔离饲养、定期消毒,以防早期感染。严格全进全出及卫生消毒制度,消灭疫病的传播媒介、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
免疫预防目前常用的疫苗有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和鸭肝炎油佐剂灭活苗。建议免疫程序:种鸭开产前12周、8周、4周接种弱毒苗,其后代雏鸭可产生良好的被动免疫;发病严重的鸭场在完成上述免疫后可用弱毒苗每隔3个月免疫1次。
7 治疗
对发病或受威胁的雏鸭,肌内注射康复鸭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0.5 mL,能够防止传染发病和降低鸭群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