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泽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8-03-19刘正钦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厢面黄褐色补苗

刘正钦

(四川省仁寿县视高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仁寿 620564)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主产于四川、福建、江西等省,是四川道地中药材之一,彭山、都江堰为道地产区,全省常年种植面积近1500hm2。为提高泽泻种植质量,根据对四川泽泻种植调查,将泽泻栽培技术总结于下,以供生产参考。

1 育苗

1.1 苗床地选择与准备

选择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的水稻田、莲田,先翻耕,然后施腐熟有机肥2000kg/667m2,再耙地1次,将有机肥与泥土混匀,将水排出,按1.5m开厢,厢面宽1.2m,沟深10~15cm,厢面成龟背形,待播种。

1.2 种子处理与育苗

将当年采收的种子装入布袋中,先清水浸泡 24h,适当滤干水分,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0min,捞起并用10倍的草木灰拌种,用种量约1kg/667m2。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准备好的育苗厢面,并用扫帚轻拍厢面, 使种子贴在厢面泥土上,播种后应及时搭遮阳网遮荫,高50cm。随着幼苗的生大,逐步缩短遮荫时间,苗高10cm左右时,拆除遮阳网,然后灌水至2~3cm深。出苗前每天早晚浸水1次,浸水1~2h后,将厢面水排出,沟内保持满水,保持苗床湿度。苗高达2~3cm后,床面要保持一层浅水,以不超过苗尖为宜。

1.3 苗床除草与施肥

苗长到3~4片真叶时按照株行距2~3cm间苗,并拔除杂草。结合间苗除草,适当追肥,每667m2用2~3kg尿素对水800~1000kg淋苗床,施肥前先排出田中水,待肥水稍干后再灌浅水。当苗长到5~8片真叶时就可以移栽。

2 移栽

2.1 大田选择与准备

移栽大田最好选择前作为早、中稻的地,水稻收获后,深耕20~25cm,每667m2施入 2000kg厩肥作基肥,再犁耙1~2次,整细整平,四周开好排水沟。

2.2 移栽

待种苗长到5~8片真叶时选择生长粗壮、无病害的种苗移栽,起苗前3~5d,秧田要保持浅水,以利起苗。选择在阴天或下午3时后,边起苗边移栽,移栽要求浅栽,栽直,苗芯不能插入泥中。密度为8000~10000株/667m2,株行距20cm×25cm。在种植完后,可以在田边密植部分种苗,用于后期补苗。

3 大田管理

3.1 查苗补苗

秧苗栽后随时检查田间苗情,若有死苗、浮苗,应立即扶正或补苗。

3.2 中耕除草与追肥

泽泻大田除草与追肥可以结合进行,通常先追肥后除草,拔除杂草踏入泥中。第1次于移栽返青后进行,第2次追肥在第1次追肥后25d左右进行。第1次每667m2施粪水1500kg或尿素5kg;第2次用复合肥20kg/667m2;第3次在封行前施用,施复合肥30kg/667m2。追肥宜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肥料不能落入心叶。

3.3 排灌

移栽后,田间要保持浅水灌溉,前期一般保持水深2~3cm左右,后期保持在3~5cm为宜。 采收前1个月逐步排干水,进行适当晒田。

3.4 摘苔

泽泻抽苔和侧芽生长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块根生长,影响泽泻的质量和产量,应随时摘除侧芽,除留种田外,如遇抽薹,应及时从茎基部摘除。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泽泻病害主要是白斑病,7 月开始发病,9~10月为害严重。初期在叶片正面叶尖中部或基部产生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小病斑。随后逐渐扩大,形成紫红色或红褐色斑点与叶片健康部分组织界限很明显,病斑中央呈白色。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无病田留种,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带出田外深埋。②播种前,种子消毒杀菌处理。③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400~500倍液喷洒,每7~10d 1次,连续喷施2~3次。

4.2 虫害防治

泽泻虫害主要是蚜虫和银纹夜蛾。

蚜虫防治方法:一是在田间挂黄色粘虫板诱杀;二是用在发生高峰期用吡虫啉喷雾防治,每10d防治1次,连续使用2~3次。

银纹夜蛾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田间及周边的落叶,消灭虫蛹;二是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蛾;三是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用25%灭幼脲悬浮剂500~1000倍液防治,如果是大于3龄可用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5 采收加工

在栽种当年的11~12月,当叶片枯萎时,挖出块茎,除去泥土和茎叶(保留中心小叶),通风干燥或烘干(温度控制在60℃左右,烘干温度不宜过高),除去须根及粗皮,或趁鲜切片晒干。

6 留种

泽泻留种可以采用分株留种和块茎留种2种方式。

分株留种是在采收时,在大田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块茎肥大的植株作留植株,将选定的留种植株挖起,去除地上枯萎的茎叶,移栽于留种田,栽植深度约10cm,栽植过深块茎易腐烂,过浅易受冻害。栽后覆盖稻草保温防冻。第2年开春后,待新芽生长到15~20cm时,将新苗分切成单株按照行株距30~40cm种植,7~8月当果实呈黄褐色时,分批采摘,采摘时果实与果枝一起剪下,置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脱粒。该方法繁殖的种子成熟期偏晚,种子要在低温下保存至第2年用。

块茎留种同样是在采收泽泻时选定留种株,按照分株留种方式进行栽植,在第二年春季萌发后,摘除侧芽,只留主芽开花结果,6月下旬,果当果实呈黄褐色时,分批采摘,采摘时果实与果枝一起剪下,置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脱粒。该方法繁殖的种子可当年育苗。种子呈黄褐色的质量最好,种子晾干脱粒后应剔除红色、绿色和黑色种子,保留黄褐色的种子作种用。

猜你喜欢

厢面黄褐色补苗
穴盘苗补苗自动移栽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栽培羊肚菌土壤及其消毒方式比较试验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不同覆膜栽培羊肚菌比较试验初报
长颈鹿
油菜机械直播作业厢面地表粗糙度测量与分析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
中西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