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奶牛衣原体病流行学调查
2018-03-19袁俊芳
袁俊芳
(平顶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平顶山467000)
奶牛衣原体病又称为奶牛流产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奶牛所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可导致妊娠母牛出现流产、死胎等临床症状,同时降低奶牛产奶量,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为了初步掌握某市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本试验于2017年6月~9月对该市部分奶牛场共390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并淘汰阳性奶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检疫,促进该市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品来源
本次试验从平顶山市3个县抽取6个奶牛养殖场共390份血液样品,每个县各随机选择1个散养场和规模化奶牛场,分别采集血液样品50份和80份,共240份。颈静脉采集血液后于室温静置约4h,低速2500r/min离心5min,分离上清保存于洁净离心管,分别进行标记后保存于-20℃待检。
1.2 试剂盒
牛衣原体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于南京金益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检测方法及试验结果判定标准参考试剂盒所提供说明进行。
2 调查结果
2.1 不同市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
由表1可知,此次试验共对平顶山市390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支原体病抗体检测,共112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8.71%,其中以郏县奶牛衣原体病阳性率最高,为44.61%,鲁山县和宝丰县阳性率稍低,分别为26.92%和14.61%。
表1 不同市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
2.2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
为了分析不同养殖模式奶牛衣原体病感染情况差异,本次试验共调查3个散养奶牛场共150份血清样品,其中63份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42.0%,其余49份阳性血清样品来自于3个规模化奶牛场,平均阳性率为20.42%,说明散养奶牛场衣原体病阳性率明显高于规模化奶牛场。
2.3 不同发育阶段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
通过向养殖户咨询被调查奶牛基本信息后,将被调查奶牛群分为3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别为犊牛群(24头)、后备青年牛群(142头)和经产奶牛群(224头)。调查结果,经产奶牛衣原体病阳性率最高,为34.82%(78/224),后备青年牛阳性率次之,为22.53%(32/142),犊牛阳性率最低,为 8.33%(2/24)。
3 讨论与分析
奶牛衣原体病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犊牛感染该病后可带直肠炎、肺炎等多种炎症,而患病母牛可出现流产、死胎和乳房炎等疾病,也可导致患病公牛发生精囊炎,降低繁殖性能,给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2]。本次研究通过对该市部分县的390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支原体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12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8.71%,低于2015年李峰等对河南省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37.43%)[1],说明近年来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起到一定作用,但该病的流行情况仍较严重,不可忽视。此外,郏县的130份血清样品中有58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44.61%,显著高于鲁山县 (26.92%)和宝丰县(14.61%),说明该市奶牛衣原体病传播的风险更大,各养殖户应该做好对该病的防控工作;规模化奶牛场阳性率显著低于散养场,分别为20.42%和42.0%,但也说明衣原体病广泛流行于被调查市各类奶牛养殖场,因此,各奶牛场应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通过分析该病在不同发育阶段奶牛群的感染情况差异,结果发现经产奶牛阳性率最高,为34.82%,说明衣原体病可能是导致该市经产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体。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说明平顶山市奶牛衣原体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奶牛养殖户的重视。对于该病的防控,笔者认为:(1)定期对奶牛进行衣原体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定期对奶牛体表寄生虫进行驱虫,降低奶牛蜱螨等寄生虫病的发生率;(3)对奶牛粪便、分泌物等进行消毒,并无害化处理;(4)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提高其机体免疫力,降低衣原体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