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高中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2018-03-18魏艳碧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积极性高中政治

魏艳碧

【摘 要】本文论述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从开展有效课堂导入、巧妙利用时事内容、有效融合政治理论和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  积极性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8)11B-0135-02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政治常识教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政治教学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较低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政治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展开探究,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开展有效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开展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课堂开始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高中政治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导入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爸爸去哪儿》中小朋友使用卖杨梅的钱买礼物的片段以及商场、超市、饭店等各种场所的支付画面,设置导入语言:“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品,大多数需要通过货币去购买,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样需要支付一定的货币,那么,货币是怎样的东西呢?为什么货币会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货币呢?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之后的商品和货币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类似的视频辅助教学。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二、巧妙利用时事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提出,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相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内容,巧妙利用时事,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六“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时政新闻:根据《人民日报》报道,自 2008 年的 6 月 1 日实施“限塑令”以来,各个大型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明显下降,替代品增加。但是,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形态行业的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消耗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新的压力。虽然“限塑令”已经推行十年了,但是通过各地的垃圾掩埋场能够清晰地知道其效果。如在今年的 5 月 1 日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鼓励快递行业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国家发改委表示,会和相关的部门共同调整限塑令,针对电商、快递以及外卖等行业率先制定相应的方案,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使用。环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坚持。通过这样的时政热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开展课堂学习和探究。同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塑料袋为例,提出减少使用的方式。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采用环保塑料袋、使用布袋或者纸袋等。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外的做法,如加拿大温哥华从 2019 年 6 月 1 日起禁止市内商家发放一次性塑料吸管、泡沫塑料杯以及打包餐盒;在今年的 2 月,英国女王宣布,在皇室内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使用陶瓷和玻璃以及可回收纸杯。通过这样的时事新闻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效融合政治理论和社会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政治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事物和我们周围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关系时,会对此事物格外的关心。高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应当将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有效融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政治理论知识融合于日常生活实际中,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观看 MV《再活 500 年》雾霾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深刻体会雾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初步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之后,教师根据 MV 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雾霾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整个社会有着严重的影响,那么通过材料分析,其是怎样体现联系的普遍性的,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学生通过思考会想到:雾霾达到红色预警,很多学校会停课,同时高速路会暂时关闭;雾霾治理需要多个部门、多层级别的合作等。这些内容都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联系是普遍的,但是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教师促进政治知识理论和生活实际的融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提高了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育中,网络技术被普遍应用。借助网络技术使得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实现图文、视频、声音等教学资源的融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政治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味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政治教学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组照片,并且让学生从中寻找“精神”。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以下图片: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雷锋头像、“神十”对接以及抗震救灾等。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中包含了哪些民族精神?并利用其中一组照片说一说其时代意义。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图片,得出如下结论:

井冈山精神:坚定的革命理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长征精神: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团结以及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抗洪、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载人航天精神: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等。

结合这些精神,教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其内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尤为重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成政治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其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结合时事热点和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龚益辉.关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途径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8)

[2]张继波.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8)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积极性高中政治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