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师专业课堂教学“有趣有味”

2018-03-18张佳丽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教学艺术课堂教学

张佳丽

【摘 要】本文论述巧用教学艺术让幼师专业课堂教学“有趣有味”,提出要探究课程教学内容,让课堂“材料”变得有趣有味;了解班级学生学习特点,让课堂“主体”变得有趣有味;提升教師课堂教学能力,让课堂“主导者”变得有趣有味。

【关键词】中职教师  教学艺术  幼师专业  课堂教学  有趣有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103-02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见闻、体验和收获。当前,幼师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不感兴趣,学得被动,没有实效,课堂上有些学生睡觉、讲小话、玩手机,做其他事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不满意,教学效率低,没有成就感,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课堂所用的教材趣味性不够;课堂学生这一“主体”的主动性较欠缺;教师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因此,中职教师应该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能力等,敢于全方位的尝试,让学生有趣地去学,成就“有趣有味”的课堂教学效果,让“有趣有味”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文认为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巧用以下教学艺术创新幼师专业课堂教学。

一、探究课程教学内容,让课堂“材料”变得有趣有味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中职教师如果在课前不做足功课,一味地依赖教材内容,对教学教材处理不合理,“灌输式”去教学,往往会导致其课堂无趣无味。为了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课堂有趣有味的效果,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加工”,力求课堂中所用的“材料”变得有趣味起来。

调查发现,许多教师都认为中职幼师专业课程教材存在重理论轻感性、较枯燥、趣味性不够、罗列知识点等问题。面对教材的这些情况,部分中职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会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一些活泼和有趣的教学形式、方法去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也有部分中职教师会在钻研课本的同时注重收集与采用课外的一些信息,尽量将枯燥刻板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幼儿园实习指导课程是一门结合幼师专业学生今后上岗就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该课程教材中也出现了上述的问题。例如,学习“幼儿进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这一知识点,原教材内容枯燥无味,呈现的方式较模式化,学生对此内容感觉无味。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依赖教材内容“灌输式”教学,虽然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通过主动学习而总结并归纳出相关知识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课堂热情不够,参与度较低,而且课堂极其乏味,收到的教学效果也较差。长此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会出现倦怠状态。为了让幼师专业课堂“有趣有味”,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反思与探索,笔者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实际工作需要,钻研课本,研究课堂的教学“材料”,把教材中较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的某一部分转化为一个项目、任务等一些实际问题来让学生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情境中进行各种知识点的梳理与学习。例如,课本中的知识点“幼儿进餐的方法与要点”可以转化为实际问题:“如果您是幼儿园老师,要在班级里选出几名文明进餐员,您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提前体验幼师职业中“幼儿园老师”角色解决实际的问题,知识点通过实际问题探究得来,让学生更加的容易理解和学习。这样的“玩转”,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在学习讨论总结中碰撞出更多书本上没有而实际幼儿园操作中常见的新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教师结合课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进一步的升华。

研究中职课程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材料”变得有趣有味,师生二者教与学的境界都得到了升华。同时,对课堂“材料”做一定的精细化的处理,不仅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其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益,而且也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从而更好地为将来工作服务。

二、了解班级学生学习特点,让课堂“主体”变得有趣有味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参与的共同性双边活动。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去研究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平常教学中,教师的同一个教学内容往往会在同年级的几个班铺开。而在实际的中职幼师专业班级教学中,每一个班级由于长期进行常态化、共同性的学习活动,已经形成一种班级固有的班级学习特点。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根据每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教学。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让课堂“主体”变得有趣有味,这在平常有效教学中也显得尤其的重要。

例如,笔者所教授的每一年级各个班级所呈现的特点各有不同:思考型、沉默型的班级较少;操作型的班级较多(学生往往喜欢动手操作,同时动手能力也很强)。面对这样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可以根据每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思考型的学生班级,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法;操作型的班级,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中让学生当班级中的小老师,利用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去收集学习材料进行小组展示进而深化知识;对于沉默型的班级,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善用一些教学方法和形式去不断地挖掘出沉默型班级学生内在的潜力。例如,在平常教学中,面对操作型班级,教师可以先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出相关内容,再从他们寻找出的相关内容里通过老师的点播梳理出重要的知识点,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梳理出课堂主要解决的知识点。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寻找教学资源的能力,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无形中学会和掌握知识点,其效果远远甚于教师“灌输式”的书本讲述,课堂也会变得更加有趣有味,学生学得也有趣有味。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特点都各具特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優化原有班级课堂“主体”特点,不让陈腐的教学理念滞留于课堂之中,让课堂“主体”无形地变得有趣有味起来。学生学到真正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这对于中职幼师专业课堂教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让课堂“主导者”变得有趣有味

课堂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心智策略艺术。这种心智策略艺术在课堂中展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本身有趣也可以是一种“软实力”。教师的情感、意志、性格等诸方面的表现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教学。许多学生认为,能与有趣的教师在一起学习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有趣有味的教师,课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让课堂“主导者”变得有趣有味,也是让“有趣有味”成为专业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笔者认为所涵盖的方面极广:可以是从改变教师的教态、语态入手;可以是努力做一个文化涵养高的教师,尤其在自己的教学专业化方面;也可以是课堂中以发展学生的兴趣、能力为主,注重学生常规习惯及素养的培养,而不只是简单的课堂知识的传输。

在幼师德育课堂中,在讲述“消费和消费观”这一知识点时,为达到课堂有趣有味—— 让“有趣有味”成为幼师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笔者努力尝试去提升教学方面的各种能力。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都做一定的处理,尽量让这一课堂“主导者”变得有趣有味,真正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首先,采用引趣激趣的策略,努力创设各种“情境”,课堂充满了“兴趣点”。课堂的导入及每一个知识点阐述前都以“小情境”为开篇,都与所讲内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其次,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课堂建立了“快乐点”。特别是在重点和难点知识的阐述和学习环节上,学习内容巧妙地藏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去感知、体验,最终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知识,达到快乐的体验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尽量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材料”,课堂拥有了“自主点”。教学中所采用材料、活动内容均选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相关。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相关知识性的生活素材吸引学生,贴近学生实际,给学生愿意主动学提供了物质保证。提升各种课堂教学能力,让教师这一“主导者”的教学更加精彩,学生学习也变得趣味起来。

追求幼师专业课堂“有趣有味”是中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课堂“有趣有味”是对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极高肯定。中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善于积累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技巧,真正成就“有趣有味”的课堂,让“有趣有味”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黄高庆,申继亮,辛 涛.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11)

[2]陈雅芳.幼儿教师“专业化”对幼师生“自主教育”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3]傅培群.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4]陈晓东.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性推进[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教学艺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