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走向自我管理
——大学生主体性的理性重塑
2018-03-18付越
付 越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一、高校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大学生的主体性
1. 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高等教育入学率也随之不断攀升,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大众化特征明显。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也开始显现。
高校扩招后,在校生的数量大幅膨胀,高校管理部门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管理模式比较僵化。同时,高校面临的环境正在不断发生改变,一些功利化色彩较强的价值观开始渗透到高校校园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一些高校中,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心理浮躁。此外,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95”后和“00”后,个性张扬、思想活跃,给高校有关部门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一味追求统一和稳定,常常采取强制约束的管理方式和灌输式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及其内心感受,导致最后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一方,同时也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一切管理行为都关乎他们的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其管理模式、育人模式、工作方式等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很难适应新的形势,也很难有效地解决目前高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发生改变,民主的教育方法普遍受到重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有着自己的认知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在学术自由、思想开放的高校里,他们一方面在学校的保护和管理下,学习知识技能,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一方面也被校外的广阔天地所吸引,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社会。他们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有创新创造的精神。当然,大学生对自己人生路径的设计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有明确的目标与梦想,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详细的规划;有的人始终迷茫,看不清楚人生的方向,只能随波逐流;有的人爱好学习,有的人喜欢工作;有的人自律性强,无须别人监督就能自觉看书学习;有的人生性懒惰,沉迷于游戏。面对特征如此多元的大学生群体,高校的管理模式如果仍然因循守旧,忽视学生的特性,不考虑学生内心想法,自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教管理的民主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较强的教师中心倾向、学校极权化倾向、制度约束僵化倾向;教育方式选择过程中,偏重于空洞说教、主观灌输、强制遵从;管理目标过于追求“稳定压倒一切”“全员一团和气”的效果;管理过程中,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对立,主体原有的个性被压制;高校学生管理虽然看似秩序井然,实则危机潜伏,缺失活力[1]。确实,这种如同科层制式的管理模式不仅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同时也会阻碍其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知标准。
因此,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管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其主体性的形成。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形成独立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管理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其认知自己的行为,最终实现自我管理。然而,一味地约束与灌输,没有大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能维持稳定的表象,而无法让学生的内在思维和行为受到教育。只有将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维持高校内部大环境稳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自我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 自我管理的内涵
屈善孝指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身体、心理、时间、信息、思想和行为等),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认知、自我计划与组织、自我监控、自我开发与自我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2]。
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我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自我认知管理。自我认知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各方面情况的了解与认识,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优势劣势、学习及生活状况和需求等方面有着较为全面、正确的认知的前提下,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管理。
二是自我计划管理。自我计划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之后的人生进行有目的的规划。例如,制定一个学期的短期计划,或是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或是制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这是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制定好了目标与计划,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才不会走弯路。
三是自我控制管理。自我控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对偏离轨道的行为作出修正。自我控制是自我管理的保障。制定好了目标还不够,还要有控制自己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的自律行为,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
四是自我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指对自己时间的合理分配及有效利用,良好的时间管理是进行其他管理的前提。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有的学生利用这些时间把大学生活过得多彩多姿、充实紧张;有的学生却没办法管理好这些碎片时间,生活枯燥乏味,甚至影响到学习及其他管理。因此,大学生需要科学地利用、管理自己的时间,才有利于其他管理顺利进行。
五是自我学习管理。学习管理即是对自己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和方法等的自我认知和管理。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因此对学习活动的管理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自我管理。但大学不同于中学,学习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掌握学习的方法,锻炼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是自我生活管理。自我生活管理是指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管理,包括规律地调整日常生活作息,健康饮食,积极锻炼,以及对生活费用进行分配管理等。
2. 自我管理的意义——主体性的理性重塑
(1)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
陈益民、刘林、张贞(2012)通过对大学生自我管理与就业关系的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的认知、计划、生活管理等自我管理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实不仅是就业,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目标;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我们要能够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面对学业和生存的压力,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身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实际上,成功人士的专业技能不一定很过硬,智商不一定很高,但他一定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人。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自我管理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管理成为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建立与现今高校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就需要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把学校民主化管理与大学生自我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今,高校招生的规模扩大,生师比不断提高,专业辅导员相对紧缺,大学生管理的观念必须要改变。此时,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成了最合适也是最自然的选择。此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学生如今可以跨校选课,跨校或跨学院修习第二专业,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教学,这种变化弱化了班级、年级这种实体单位,使管理更加转向虚拟形式。这种情况下就更加要求学生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实现自主自觉学习。
(3)自我管理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集体意识较为缺乏,父母的包办及学校的强制灌输管理使其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缺乏。他们想要独立自主发展,然而却缺乏独立性,遇到问题更多想着依赖他人;不善于自我调节,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我控制的毅力,无法长期专心刻苦学习。长此以往,大学生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心理健康也不能得到保障。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人为取得良好的适应,积极寻求发展而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管理的行为[3]。马秋丽认为: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个体社会适应效果和活动绩效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4]。因此,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素质,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让他们对自己有更加准确的认知和定位,进行自我调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从管理到自我管理的实现途径
1. 更新管理理念
高校传统的科层式管理过于强调稳定统一的目的,管理者往往用命令的方式强行灌输其管理理念,忽视了大学生内心思想情况的变化,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不够,进而让大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认识到的是,大学生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样还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之一。若不能发挥好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心里接受教育、认可管理,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那么管理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反而容易激发其逆反心理,让之后的管理愈加困难。因此,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并利用大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价值,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认可管理、参与管理并学会自我管理,通过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改进辅导员的工作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仍然有大量繁琐的工作要做。首先,辅导员应该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改变以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所想;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其次,辅导员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有研究者指出,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树立讲究理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式,用理性驾驭情感,纠正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用发展、联系和变化的辩证思维来看待问题,使思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个人问题要学会区分内因与外因,多从自身方面找原因,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实际问题”[5]。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自我管理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及时纠正其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指导其采用正确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例如,辅导员可以帮助、指导学生制定班级计划及个人计划,以此培养学生制定自我计划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制定班级与个人计划,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和资源利用,学会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辅导员还需要多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内心的想法,重视其对管理工作的反馈与评价,不断改进管理的方式。
3. 加强高校文化制度建设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须要营造一个适宜大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因此,高校首先应该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秉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让规章制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其作为管理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次,高校需要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加强学风建设,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要通过改善学生所生活的大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4.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不是从小就具有的,也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发形成,而是需要通过外界的影响和引导,经过培养而形成。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例如,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自主自立的意识,可以通过军训、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律、独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总体来说,目前高校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仍然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在社会实践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一些高校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就显得不足。社会实践是一个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走入社会的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他们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遇到困难后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并作出改进,进而完善自我。但目前,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和指导力度不足,管理不到位,让社会实践更多地流于形式,这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
当然,高校学生管理并不只限于以上提到的几点,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高校需要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改进老旧的管理模式,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综合发展需要的管理新模式。总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