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湿热汗证
2018-03-18谢永贵洪曹栋
田 超,谢永贵,洪曹栋,冯 明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提到“湿滞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1],此乃脾虚湿盛在中焦,将湿邪分为寒湿与湿热。临床之中汗证为常见病症,湿热内停熏蒸继而汗出乃汗证证治分型之一。湿热之邪病机复杂,追本溯源多由肝脾二脏引起,脾虚、肝郁导致人体升降失常,“因虚致实”,逐渐形成湿热体质,从而引起人体汗出异常。
1 病因病机
1.1 饮食生活起居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水湿,现代人饮食不规律,常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水液代谢失常则湿停于体内。因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常见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气犯脾,乙木克己土,致中枢紊乱,则乙癸之气不得升,丁辛之气不得降,从而导致三焦不畅,长此以往体内水湿与郁火互结为湿热,导致人体汗出异常。金·李杲《脾胃论·卷上》中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2]。原文讲到脾胃之强弱决定是否易生疾病,强则病无从生,弱则百病丛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指出肿胀和胸满痞闷皆由脾虚所致。薛雪在《湿热论》中云:“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即脾胃失调是引起湿热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到“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阳明、太阴湿久郁热,热甚则少火皆成壮火”。文中所说乃肝郁化火与体内水湿互结形成湿热内蕴。
1.2 空间因素
由湿热所引起的汗出异常,常伴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暑湿之际乃脾胃虚弱之人易患湿邪之时。薛雪在《湿热论》开篇提出:“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3]此为外感之邪遏郁阳气,阳郁与水湿胶固形成湿热。王孟英《温热经纬》中说:“既受湿又感暑也,即为湿温,亦有湿邪久伏而化热者。”清代·吴瑭《温病条辨》中提到:“湿温者,长夏初起,湿中生热。”叶桂云:“长夏湿令,暑必夹湿”。皆提出季节、环境、气候是形成湿热体质的重要因素。
1.3 自然与人体气机运行
自然界气机运行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对人体健康起决定性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4]。认为疾病皆由此六者变化而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5]清阳之气走人体上部外部和人体表面充养四肢,浊阴之气则是走人体的下部及六腑,继而由六腑排出体外,此乃升降。人体似精密仪器,“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主升发,肺主肃降;心火下达,肾水上奉。”[6]人体肺脾肾气机升降功能失常,则体内水液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水湿内停,水湿与郁火炼化逐渐形成湿热。
以上三点皆使人体阴阳失调,水湿代谢失常,继而湿热蕴蒸,汗出异常。
2 证治规律
在临床之中治疗湿热邪气所引起的各类疾病应先化湿,湿去方可清热。因湿邪黏滞,湿邪不化则体内郁热之邪无路可出。然现代临床常将汗证简单归为营卫不和或阴虚火旺,在治疗汗证的过程中一味使用固涩收敛之品,如浮小麦、枸杞子、麻黄根等,临床之中往往收效不佳,为何?《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热蒸体内津液,水气蒸发透过人体皮肤毛孔凝结成珠,此为汗。既是内热蒸腾,临床之中便想当然地使用滋阴清热之法,使用黄芩、黄连同时配伍生地、熟地等滋阴之品,使本已脾胃湿滞的患者出现便溏等状况,这岂不是“火上浇油”?更有甚者用到黄芪、桂枝、麻黄根、枸杞子等治疗营卫不和、阳虚自汗的药物,不仅阳愈盛而阴愈竭,如遇湿热内聚、三焦失调之人,岂不是助湿生热使汗出越重?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干燥、精神烦躁、口舌生疮等临床表现,此为误治也。朱丹溪云“内湿宜淡渗”。刘完素认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叶桂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三人皆提出淡渗利小便之法,此法为后世医家治湿提出了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5]238吴鞠通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创立了三仁汤。方中苦杏仁、厚朴其味苦,苦能燥湿,补火亦可生土;姜半夏、白蔻仁虽为辛温之药,但两组药配合使用,辛能升,苦能降,既可助苦燥湿又可畅通三焦气机;苡仁健脾渗湿,取其渗下之功;淡竹叶、白通草、滑石,清热利尿,使湿随小便而出。此方配伍合理,构思巧妙,充分体现升降出入这一中医思想。
3 典型病例
患者武某,女,44岁。汗出十日,失眠半月,于2017年8月22日来门诊诊治。现症:无明显诱因突发汗出异常,活动后汗出增多,头、颈部汗出较多。眠差,醒后难以入睡,自服银耳莲子粥,睡眠有所好转。口干口苦,左耳鸣,听力下降,似蝉鸣。纳食可,二便调。月经正常,白带多。舌脉:舌红苔白腻有齿痕,脉濡细。诊断:汗证,证属湿热中阻。
处方:炒杏仁10 g,白蔻仁10 g,姜半夏10 g,合欢皮 15 g,粉葛根 15 g,厚朴 10 g,滑石 10 g,淡竹叶10 g,白通草5 g,薏苡仁15 g。6剂,水煎服,早饭前晚饭后温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汗出明显好转,已无淋漓之汗,余症皆减。现症:口干口苦,胃部有烧灼感,难以消化,睡眠好转,已经可以从晚间9点休息到凌晨4点。耳鸣减轻,舌头油腻感减轻。舌脉:舌嫩苔薄白有齿痕,脉弦滑。上方去薏苡仁、滑石、淡竹叶、白通草,加云苓30 g,黄芩10 g,白蒺藜15 g,芦根15 g。6剂,水煎服,早饭前晚饭后温服。
三诊:服药后汗出已好,自述除早晨口酸外无其他不适。舌嫩苔薄白有齿痕,脉细滑。处方:潞党参 20 g,炒白术 15 g,云苓 15 g,川连 5 g,桔梗 10 g,枳壳 10 g,陈皮 10 g,姜半夏 10 g,生牡蛎 30 g(先煎),吴茱萸5 g,甘草10 g。准其带9剂,服法同前。
按语:舌红为热,苔腻脉濡为湿,此乃湿热内蕴。脉细兼乏力,为气虚。本案中冯明教授使用三仁汤进行加减治疗,因夏季多雨,外界气温较高,加之现代人多食肥甘厚腻,易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代谢异常,内外互结形成湿热,湿热蕴于中焦,热盛熏蒸则汗出异常,故头颈部较甚。正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7]因湿邪黏浊易阻碍气机,使用三仁汤有清热利湿、畅通气机之功效。《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盖辛热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使气宣平而已。”[8]纵观该方宣上、畅中、渗下,方中杏仁、厚朴味苦宣肺气,白蔻仁、半夏味辛温畅中焦脾气;薏苡仁、滑石、白通草、淡竹叶,取其淡渗利湿之功,给邪出路,此为升降出入之法;另加粉葛根止汗生津,再加合欢皮取“木郁达之”之法。脾土疏,升降畅,则汗止。二诊去苡仁、滑石、淡竹叶、白通草,加茯苓、黄芩、白蒺藜、芦根,取四者健脾利尿、平肝解郁之功效。三诊诸症皆除,舌有齿痕,说明脾胃虚弱,加之口酸,再予以六君子合左金丸调理脾胃收工。冯明教授提出“见汗不止汗”,此为医术更高层次。本案并未使用固涩之品,却收效如神,充分展现出这一治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