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脉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应用举隅

2018-03-18颜靖文凌江红周芬敏陆瑞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艾绒姜末肾阳虚

颜靖文, 凌江红, 周芬敏, 陆瑞峰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 中医科, 上海, 201318)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 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1],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升高的态势[2], 国内流行病调查[3]显示,其发病率在15%~25%, 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是主要发病群体[4]。作者发现针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脾肾阳虚型,扶助一身之阳气的督脉灸有很大的辅助作用[5-6], 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外治法,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理论基础

脾肾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命门火火衰,阳气不足,起居失常,房劳过度,损伤阳气等因素引起。其病机来说,肾主一身之阳气,脾阳需要肾阳温煦,肾阳虚从而导致脾肾阳虚,使大肠气化不利,粪便无力下行[7]。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阳虚是气血津液产生与输布不利,导致大肠津枯液少,使粪便通行不畅,故而形成便秘。其临床症状可见大便艰涩,腹痛拘急喜温喜按,或腹部胀满,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或沉迟无力[8]。

督脉灸,又称“火龙灸”、“铺灸”、“督灸”、“长蛇灸”[9-10], 其实际是隶属于“隔物灸”的一种独特方法,具有施灸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的特点,作用胜过一般灸法[11]。督脉,为阳脉之海,主管全身阳经经气,灸具有能温补元阳的功效。隔物(生姜绒)具有温肾助阳之功,其走窜之性,更能带动一身之气血运行,达到温经活络,温肾壮阳,治肾阳虚之本[12], 从而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效果。

有研究[13]表明,生姜中的挥发油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发散的作用。挥发油中含有姜醇、姜烯等,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渗透于人体,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14]。总体来说,将姜末作为隔物,有其温阳驱寒、温通经络的优势[15]。陈细艾绒,艾绒由艾叶制成,辛温,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借助艾灸热力渗透入里,从而到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16]。

1.2 操作方法

患者呈俯卧位,暴露后背,碘伏消毒操作部位,铺上操作巾,在操作部位铺上一层纱布。将事先准备的姜末均匀地平铺于督脉上(避免留有空隙),宽约8 cm, 厚1~2 cm。选用陈细艾绒,将艾绒沿督脉长轴均匀地平铺于姜末上,轻微按压(避免留有空隙),宽约6 cm, 厚2 cm。用引燃的95%乙醇棉球,逐步点燃艾绒,待第1炷艾绒燃完,操作者将手掌置于艾炷上1~2 cm处试之仅觉微温时,再依前法续铺艾绒,以3炷为宜。以患者皮肤潮红不起水疱为度。

1.3 注意事项

①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施灸者应反复询问患者感受,不可离开,以防烫伤。如患者觉灼热感,可将纱布稍向上提起,也可在纱布下横向穿入2~3个硬纸板,以减少接触,降低灼热感,待患者能接受时抽出硬纸板。② 如操作不慎,皮肤局部出现小水疱,可嘱患者勿使其破溃,待其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配合烫伤油。如出现大面积皮肤灼伤,应及时请外科对症处理。③ 待第3炷艾绒燃完时,操作者将手掌于艾炷上1~2 cm处试之不觉温热,患者感觉微温时,可将纱布及姜末一同撤下,收集起来,交由患者,嘱其行足浴。整个过程中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火灾发生。④ 避免在患者精神紧张、饥饿劳累、大汗时施行督脉灸。

2 典型案例

作者在临床上运用督脉灸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现选取临床案例1则,报告分析如下。

李某,男, 60岁, 2018年1月初诊,便秘反复发作4年,加重半年余。患者于4年前出现排便性状的改变,大便时干时稀,伴有排便乏力,排便不尽感, 2~3 d排便1次,多次就诊,服用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润肠丸、大黄苏打片等多种药物,症情时有反复。近半年患者自觉症情加重,排便时间最长7 d未解,不定时需用开塞露辅助, 6~7 d排便1次,大便艰涩,量少,排出不畅,伴有乏力,倦怠,怕冷,腰部酸痛,纳差,夜寐欠安,夜尿2~3次/d,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Bristol粪便分类为第一型,诊断为脾肾阳虚型便秘,处方(黄芪15 g, 党参15 g, 生白术30 g, 当归10 g, 肉苁蓉15 g, 牛膝10 g, 枳实15 g, 厚朴10 g, 升麻5 g, 熟附片10 g, 桂枝5 g, 莱菔子15 g, 火麻仁15 g, 杜仲15 g, 续断15 g, 首乌藤30 g, 酸枣仁15 g)加减,加用督脉灸2次/周,扶助脾肾阳气。2周后,患者排便间隔缩短,平均2~3 d排便1次,无需开塞露辅助,乏力倦怠、四肢不温好转,但仍有便后不尽感,腰部酸痛。内服中药汤剂加督脉灸治疗4周后,患者症情大为改善,大便日解1次,大便量、性状正常, Bristol粪便分类为第五型,无排便不尽感,乏力、手足不温、腰部酸冷,夜尿1次,夜寐可。为巩固治疗效果,继予中药汤剂配合督脉灸(1次/d)治疗,疗程4周。

在本案中,患者便秘日久,长期服用通便药物,停药后症情时有反复,甚至日渐加重,究其原因,因通下之品,易导致津液、气血受损,肠燥失于濡养、肠道推动乏力。虽说“六腑之病,以通为用”,当气血津液已伤之时,一昧使用通下泻剂治疗,不但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还会进一步加重阳气及津液的损伤,从而导致顽固性便秘[17-18]。中医历来有以补治秘,塞因塞用治疗便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基础[19-20], 本案中以补肾益气通便之中药内服配合外治督脉灸,以补治秘、以补通塞,标本兼治,临床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作用持久,不易复发。督脉灸,作为扶助一身阳气的重要外治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便于掌握,是一项适合推广的实用中医临床特色技术。

猜你喜欢

艾绒姜末肾阳虚
旋转的钢铁厂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姜 末
姜末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叶和艾绒的鉴别*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老寒胃吃姜末煎鸡蛋
老寒胃吃姜末煎鸡蛋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