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关问题探讨

2018-03-17张志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张志萍

[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在贸易过程中,经济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得也越来越突出。在企业贸易过程中,许多贸易表现出来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之间有着较大的不协调,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17日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于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会计发展,企业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越来越多,在经济实质上和法律形式中有不相同的地方。企业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当企业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实质重于形式作为“我国会计思想核心”之一,就是通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企业通过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营销工作和经济规律创新的运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以真实的数据来观察企业发展的规律。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仅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性的预测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想有立足之地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稳步发展,需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会计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企业规避或者滥用。企业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者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企业更注重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和影响,也就是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新准则视为关联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应视其关系的实质,即各方实质上是否存在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关系。倘若企业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容易被企业规避或滥用。

(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运用效果。近些年来,会计核算人员的数量迅速增多,企业方面往往忽视了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会计核算人员的自身职责不清、法律意识薄弱,经常出现通过职权办理违法的虚假核算信息,从而影响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效果。在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较多,相关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报账单位的经济活动,无法跟踪监督,主要是审查票据是否合法,填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等,从本质上忽视据的实质性,无法对业务作出正确的判断,问题较为突出。作为能够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基础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了解自身职责,就不能积极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人为当作操纵利润的工具。有些经济交易在形式和实质反映不同,有些会计人员会因为各种方面的压力去主观上修饰财务上的利润或者其他方面,这样的做法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从法律形式上其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企业,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很接近该资产的使用寿命,同时租赁期满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的选择权,而且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因此实质上承租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应将该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自有资产,并列入承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企业更注重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和影响,企业的决策权是由企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存在利益关系。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運用缺少完整的评价管理机制。社会各行各业经常出现不具备从业资格、资质的人员,却依然混进会计核算队伍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的公平、公正的法律有效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算、漏算,造成会计核算信息失真、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被歪曲等。由于缺少完整的评价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会计核算行业一度出现混乱。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完整的评价管理机制,使会计核算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抱有侥幸心理,经常出现核算工作的失真,没有对核算工作抱有积极态度,从本质上忽视核算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极度缺乏动态性和前瞻性。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运用中有关问题解决对策

(一)建议制定新的会计准则和管理机制。为了更好地将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到会计实务中,国家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要建立实施和该项原则相应的制度,对于出现形式和实质不一致的经济业务,企业应该和注册会计师进行细致的磋商,对于磋商结果不一致的经济事项,应该请示企业财政部门之后再进行科学有效的会计处理。制度的建设则需要企业管理层能够具有清晰的认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建立完整的、合理的培训教育评价管理机制,保障企业的发展能够处在明确规范的制度管理环境下,促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会计中的应用使得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核算人员进行整体核算培训,加强核算理论知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本质上提高核算效率。把核算知识及合法操作作为培训内容,并列为企业核算人员升迁考核标准,以此对核算人员进行年终考评,实行奖惩制,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核算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严格遵守企业管理规定,合法操作并完成核算任务。因此,政府要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后续综合素质教育,为企业打造一支通晓会计理论、精通各项会计业务的精英会计队伍。endprint

(三)把握经济实质,提高职业判断水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会计人员要养成主动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的习惯。提高自身职业的判断能力。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从而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运营成果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要根据会计处理遇到的实际情况,恰当运用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从而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客观正确的决策依据。

(四)合理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提高原则的运用效果。会计从业人员对业务进行核算时,首先就要根据交易的经济实质判断其是否为货币性交易这是对交易过程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关键界定要素,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遵照交易准则中的规定判断交易性质,并进一步确定其会计信息的归属企业合并政策及投资核算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母公司对其他企业的投资要占到后者资本总额一半以上或者拥有实质控制权,才可以将其合并纳入自身会计报表的范围。这样当母公司仅具有其他单位名义上的权益性资本即使比例占到50%,然而不具备有效控制权和管理能力时也不可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也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分析投资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实质而得出的结论而非仅仅考虑投资比例和法律形式来进行判断。

(五)加大企业的会计监督执法力度

1、加强财政相关人员常规性监管。通过资金流运用、控制、投资、融资与其他会计常规工作等,对资金、物资与股份等运用进行专业监管,让财会部门及其相关人员立足企业会计实务职责施加力所能及的符合经济实质的监督甚至制止,为决策层或领导层冷静决策和开展经营管理为预设科学的时间与思考空间。在企业的经济实质和经济规律开展自己的职责行为,如通过规范使用发票严格执行报销制度,严格执行收支分离制度等,实现了对企业整体、企业各个部门与各个相关的领域的财会性监管,引导企业按照经济实质与经济规律去开展经济行为和创新。

2、提高企业自身的监督控制。当企业各种经管行为中的不足、缺点与后果直接地表现出来,企业决策层或领导层会从自身的职责与企业发展前景出发,在纠正、改进与完善中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如完善用人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工作的开展既有常规的审计,也有专项工作审计;既有问题发现性审计,也有问题整改性审计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常规动态与专门的开展,对那些有可能造成企業经济实质偏离的现象进行有效地筛选,并从会计专业性方面制定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控制非经济实质行为。

总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相关法律内容的体现和对法律缺陷的有效补充,要运用会计专业技术技能和知识引导企业尊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与会计规律,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置放到尊重事实、挖掘事实与总结事实规律的基础上。这样能拨开经济竞争中各种复杂的干扰性、迷惑性甚至欺骗性的因素,让企业在真实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披露中去科学决策、科学组织企业发展行为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守杰.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D].国商贸佳木斯大学,2014.8.

[2]刘海艳.论会计行业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D].大连财经学院,2016.5.

[3]宋真真.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D].洛阳师范学院,2015.4.

[4]赵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7.1.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