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及实践研究

2018-03-17郭心毅徐小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效能个性化

郭心毅,徐小辉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一、引言

莫林拉赫等人的《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1]引发了学术界对个性化教学的研究,而萨尔曼·可汗随后关于《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2]的演讲则提出了将微课等网络学习资源植入到传统教学中的思想,使得教学主体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的翻转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全球教育界对教学改革新的思考和实践。2012年以来,微课、慕课的推广也引起了我国教育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翻转课堂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方向。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先讲授后学习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集中讲授交流和评价——课后进行扩展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通过交流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扩展资源巩固并实践所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

然而,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后的高职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主动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差异很大,直接按照国外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比传统教学的效果还要差。为此,如何发挥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本研究从有效学习的视角出发,以高职院校3门专业课程教学为案例进行研究,构建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

二、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

(一)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思考

有效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高效率完成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得到发展的过程[3]。美国学者Armstrong指出,有效学习的教学形式应当因“学生”而异,不应该一成不变,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4]。从有效学习的观角来看,目前高职学校的翻转课堂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学生的差异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就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从高职学生的特征来看,其差异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长期的传统讲授教学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第二,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的需求差异化较大。因此,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

(二)基于学习风格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弱是其不能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实现学习角色转变的主要因素。为此,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翻转。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偏好,不同风格学习者适应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将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相匹配,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中呈现出更好的状态。因此,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在学习前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并为不同类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己的自主学习策略来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学习风格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

(三)基于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优化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需求差异很大。在翻转课堂中以统一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势必导致很多学生因学习资源或任务太过简单或困难而失去兴趣。为此,引导学生选择与其自身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模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翻转课堂的学习中。

图2 基于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够获取知识的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适合的知识层次是不同的,将学习能力与所学内容层次相匹配,能够使学习者对知识产生兴趣并在学习中呈现更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前,先确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并提供与学习者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初始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行翻转课堂学习,具体如图2所示。

(四)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

从有效学习的视角,以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区分,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任务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为了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将上述教学模式优化模块嵌入到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以参考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

在学习开始前,学生通过学习风格量表和自主学习能力量表了解自己的学习特征和能力,并结合系统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计划及自身的学习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及学习目标计划。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集中讲授、交流讨论和评价测试等方式,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和目标计划,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三、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模式实践研究

以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基于有效学习优化后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知识获取、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认同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一)研究过程

选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管理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程“统计基础知识”(2学分,32学时)为样本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财经学院同一年级9个自然班进行实验,其中3个自然班按照传统方式教学(称为实践1组),3个自然班按照翻转课堂方式教学(称为实践2组),3个自然班按照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方式教学(称为实践3组)。实践1组的课程由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有教学资源共享在网络平台上。实践2组由学生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集中解答、展示和评价,最后学生进行扩展训练。实践3组按照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和目标计划,再进行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

(二)测量指标

1.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所有实践研究学生相同的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材、网络资源、参考资料等)和学习任务,实践1组和2组未对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进行分层,实践3组对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进行了分层。成绩测试采用相同的形式,学生以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完成5个统计问题,目的是考查实究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程度,成绩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程度给出。

2.学生活动质量感。学习活动质量感测量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中质量感高时,他会对学习更感兴趣,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这里采用詹泽慧[5]提议的学生活动质量感调查问卷,并根据实际课程情况对调查问卷给予修订。

3.学习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就是个体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学习者对自己能否组织和控制学习行为以实现特定学业成就的能力的一种主观评估[6]。这里结合Keller[7]的ARCS的调查量表以王觅[8]的自我学习效能感问卷进行修订,来测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

(三)研究结果

1.学生成绩。对于“统计基础知识”测试运用所学知识点个数的方法进行计量,这种计量方法直观地体现了实践研究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统计基础知识”测试结果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践3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实践1组和实践2组,而实践2组的部分问题结果要高于实践1组,如表1所示。这表明,翻转课堂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个性化的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更为显著。

表1 学习成绩对比分析结果

2.学习活动质量感。学习活动质量感调查结果的信度为0.91,每类问题的信度均大于0.7,问卷结果有效。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实践3组的学习活动质量感明显高于实践1组和实践2组,而实践2组的学习活动质量感基本上也高于实践1组。这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更好的学习感受,而基于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带给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感更高,通过讨论、展示、分享、实践等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表2 学习活动质量感对比分析结果

(续表2)

3.学习效能感。学习效能感调查问卷结果的信度为0.89,每类问题的信度均超过0.7,问卷结果有效。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实践3组的学习效能感显著高于实践1组和实践2组,而实践2组的学习效能感也高于实践1组。这说明,翻转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更愿意花时间来学习“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尤其是有策略有计划的翻转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更强,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更有信心,其满意度更高。

表3 学习效能感对比分析结果

四、有效学习的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优化的路径思考

本研究从有效学习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翻转课堂在我国部分高职教育中实践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利用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来对学生进行划分,为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翻转课堂学习策略、学习目标计划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使得翻转课堂学习和讲授形式更为灵活多样,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审慎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促进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学习策略体系的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的。学习策略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修改和完善。通过网络平台,应将每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学习策略数据记录下来,并与已经建立的系统学习策略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将没有出现在系统学习策略体系中个性化学习策略放在学习策略池中,当学习策略池中的策略出现频率大于一定值时,将该策略添加到系统策略中(如图3虚线①所示)。同样,对于系统学习策略中出现频率低于一定值的学习策略,经过多次反复分析认为该策略不具有普遍性时,则删除该策略。

(二)个性化教学资源的搭建

个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在于差异化的学生学习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状态。差异化的学习目标计划参考以及相对应分层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及学习任务(包括在线学习、集中学习和扩展学习3个方面)的设计及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对每次翻转教学实践的学习目标计划和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进行记录,建立学习目标计划池(如图3虚线②所示),将系统学习目标计划数据与个性化学习目标计划不断地迭代分析,让系统学习目标计划和分层内容无限接近学生学习需求的最优值,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最优路径。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难点在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都可能是不相同的,那么,帮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是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在自主学习阶段,采用更多直观教学手段,例如视频、案例等给予学生学习引导,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批、分段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集中学习阶段,主要利用讨论展示评价等交流式的教学手段,并将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进行交叉比对,让学生可以更充分讨论并汲取他人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在课后扩展阶段,尽量利用课程生成的特点,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选择学习任务,达到巩固知识和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效果。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在翻转课堂学习前,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的制定;在自主学习期间,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并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在集中学习阶段,教师应能够合理安排并主导学生的交流活动,精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扩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课程扩展时期,教师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给出合理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从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掌握教学方法,适应教学模式的变革。

[1]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2]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3]鲍银霞.有效学习的前提、特征和旨趣[J].现代教育论丛,2006(2):54-65.

[4]Armstrong Thomas.In Their Own Way:Discovering and Encouraging Your Child’s Personal Learning[M].Jeremy P.Tracher,Inc.1987:624.

[5]詹泽慧.混合学习活动系统设计——策略与应用效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60.

[6]赵琨.论学习效能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20-23.

[7]郭德俊,马庆霞.ARCS兴趣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2):33-37.

[8]王觅,钱铭怡.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问卷中文版修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0):1532-1536.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效能个性化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