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糖尿病足5年并发黑色素瘤合并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

2018-03-17高小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右足拇趾换药

高小华, 裔 华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盐城, 224005)

恶性黑色素瘤(MM)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1], 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核心为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金标准为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缺乏明确分子诊断和预后分层因素[2], 故临床极易误诊。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血糖含量高,白细胞吞噬功能下降,体内粒细胞粘连依附功能下降,导致其对病菌的反应力和抗感染能力降低,更容易并发皮下组织感染[3], 并沿着肌腱不断扩散,从而形成蜂窝组织炎。本院2017年9月收治1例糖尿病右足拇趾溃疡5年合并左下肢丹毒患者,入院后针对右足拇趾行皮肤及皮下组织清创术,将组织送检,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右足拇趾)恶性黑色素瘤,后在控制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的基础上行右趾截断术。经过一系列精心治疗与护理措施后,患者愈合良好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84岁,退休干部,因“口干、多饮18年余,右足拇趾破溃5年,左下肢肿痛1周”收住本科。入院时查体: 体温37.6 ℃, 脉搏92次/min, 律齐,收缩压150 mmHg, 舒张压80 mmHg, 神志清楚,左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左下肢外踝处皮肤红、肿、热、痛,大小约5 cm×6 cm, 无明显破溃,疼痛评分4分,右足第一趾指甲缺损发黑,淡黄色渗液有异味,拇趾周围红肿,双下肢针刺觉减退,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辅助检查: 踝肱指数(ABI)值为左侧0.75、右侧0.82。心电图: 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16.90 mmol/L, 餐后2 h血糖25.8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11.3%; 白细胞6.5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33×109/L、红细胞3.72×1012/L、血红蛋白112.00 g/L、血小板290.00×109/L、超敏C反应蛋白52.59 mg/L、血沉62.00 mm/h; 血生化: 白蛋白33.70 g/L、白球比1.08、钠135.00 mmol/L、钾4.00 mmol/L、尿素氮7.14 mmol/L; 24 h尿蛋白定量0.29 g。入院诊断: 丹毒,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平素饮食未严格控制,以重组甘精+诺和锐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糖10.00 mmol/L, 未测餐后血糖,既往有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白内障、左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史,有阑尾切除、睾丸摘除手术史及输血史。患者2010年时左足拇趾甲床破溃、流脓,在本科接受拔甲局部换药后治愈。2013年2月出现右足趾麻木、疼痛,右足拇趾甲床破溃、流脓,外科会诊同样予以拔甲、局部换药、抗炎治疗,患者局部伤口色红润、无渗液、异味后出院住养老院,由厂医间断换药2年未愈合,未门诊复诊。2015年以来患者因下肢丹毒、浮肿、头昏、冠心病曾多次在本院住院。2017年5月患者因“双下肢浮肿1周,右足拇趾破溃5年”再次入院,在积极治疗和完善各项检查的同时,由介入科行左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请外科会诊建议行截趾术,但因患者及家属担心截趾后切口愈合及自身身体状况而未行截趾术。介入后2个月来本院门诊换药,右拇趾仍发黑,触之易出血,疼痛,经反复多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内科换药不能痊愈,患者接受建议行外科治疗。患者入院后,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0 g每8 h静脉滴注,胰岛素皮下泵控制血糖,并予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请骨科会诊,第5天针对右拇趾行皮肤及皮下组织清创术,组织送检,术后病理示(右足拇趾)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IHC): HMB45(+), MelaA(+), S100(+), SOX10(+), CD68(-), Myogenin(-), MyoD1(-), AE1/AE3(-)。肿瘤科会诊,完善胸腹部及头颅CT、骨扫描检查,提示无远处转移病灶。患者入院第15天左下肢丹毒好转,血糖、血压控制平稳,行右足拇趾截肢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出院,术后14 d切口拆线痊愈。

2 护 理

2.1 心理疏导

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了解到患者因30年前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疼痛的不良体验,对手术带来的伤害比较担心,且有左足拇趾破溃内科换药治愈的经历,加之患者年龄较大,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担心手术后切口不能愈合,一直拒绝接受外科截趾手术治疗。针对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医护人员告知目前的足趾溃疡不同于以往症状,因患者足趾疼痛,表面坏死物质不能去除,创面触之易出血,靠换药无法痊愈; 同时讲解现在的医疗技术优势,并向骨科医生咨询手术、麻醉方式,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释,积极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其消除顾虑和担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血糖管理

2.2.1 皮下胰岛素泵护理: 胰岛素泵治疗能平稳、快速、安全地降低患者的血糖[4]。遵医嘱予患者门冬胰岛素皮下泵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皮下胰岛素泵的使用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其餐前大剂量追加后方可进餐,一旦出现警报应及时通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并在患者床头插入胰岛素泵标识提醒牌,每班检查输注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管道通畅情况、基础量、剩余量、餐前追加量、电量等,发现异常问题立即处理。遵医嘱监测患者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低血糖的症状、应对措施,指导其在身边备糖块,如出现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通知护士监测血糖,发生低血糖应及时进食。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患者用泵3 d后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7.00~8.00 mmol/L, 餐后血糖10.00 mmol/L左右,期间未发生低血糖。

2.2.2 饮食及运动护理: 家属诉患者平时饮食未严格控制,喜食荤汤、油腻食品,如家属予以控制,患者会偷食及不愉快。对此,医护人员和患者积极沟通,了解其需求,告知饮食控制的意义和方法,并让患者、家属和营养师共同制定食谱,建议患者在住院期间进食医院的糖尿病饮食配餐。建议家属提供西红柿、黄瓜让患者在稍感饥饿或馋的情况下适量进食,根据患者需求家属还可为其准备些食品,并教会家属烧菜方法,避免过油、过咸。告知家属为患者准备食品时应通知护士,合理减少配餐菜量。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抬高双下肢,在床上主动活动肢体,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同时拉好床挡,避免坠床。

2.3 控制感染

遵医嘱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0 g加入0.9%氯化钠100 mL, 每8 h静脉滴注1次,下肢予50%硫酸镁湿敷,保持双足清洁卫生。右足趾处每日予碘伏消毒, 0.9%氯化钠清洗,纱布包扎。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观察下肢红、肿、热、痛的变化,每4 h监测体温,入院后第2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为36.4 ℃。第5天,患者左下肢红、肿、热明显好转,行右足拇趾皮肤及皮下组织清创术,术后当天敷料渗液较多,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病理确诊后,第15天行右趾截断术,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足趾末梢血运、伤口敷料、手术创面情况,伤口换药。患者右趾截断术后第6天,伤口干洁,皮缘血运良好出院。

2.4 行为干预

该患者有30余年吸烟史,每天吸烟20~40根,曾尝试戒烟多次,但均未成功。香烟燃烧后含有5 000多种化学物质,包括50种致癌物、刺激性和有毒物质,会损害不同的器官系统和生理过程的组织特异性[5]。研究[6]表明,吸烟会导致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较高。Bergman等[7]观察到吸烟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低于非吸烟人群(P<0.05), 而在经历2周戒烟后的吸烟人群中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提高(P<0.05)。针对患者担心足部截趾后创面无法愈合和求愈的心理,护理人员向其讲解戒烟对疾病恢复的有利影响,并联合骨科医生一起劝导,告知需戒烟才能达到愈合的目的,患者经权衡后配合戒烟。同时指导家属勿为患者提供香烟,当患者无法控制时,可与其聊天或给予西红柿、黄瓜分散注意力。患者在住院期间成功戒烟,目前,电话随访时家属表示患者至今未再吸烟。

2.5 出院指导及随访

针对患者及其家庭情况,医护人员与患者子女沟通后建议将患者接回家中照顾,患者子女积极配合,教会子女足部护理的正确方法、血糖控制的目标,注意足部卫生,避免丹毒及足部溃疡再次发生。嘱患者禁止患肢负重,伤口每2~3天换药,术后2周拆线。建议休息1个月, 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防止外伤及跌倒。每月门诊摄片复查1次,根据摄片复查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通过电话再次随访,患者患足愈合,行走自如,足部卫生保持良好,复查无转移病灶。指导术后1年随访每3个月1次,并建立随访档案,通过电话、通信等方法做到定期随访,尽可能详细了解患者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其生存质量。

3 小 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和/或下肢血管病变所致踝关节以远的足部组织缺损伴或不伴足部感染。基于此,许多临床医护人员形成惯性思维,潜意识认为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病变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足,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状态,糖尿病足部病变也存在许多其他病因,且其治疗策略和预后与糖尿病足完全不同[8]。该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同时有足趾溃疡病史、外伤病史等,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加上患者年老,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下降,住敬老院,家属也未尽到照顾义务,足部卫生状况差,治疗配合程度低,很容易误诊。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积极争取可以取得的家庭及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居家血糖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对长期治疗而不能愈合的溃疡要及时分析病因,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以便发现特殊病因,此外在糖尿病足病的诊治过程中还应提倡多学科协作,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临床误诊而导致的误治。

猜你喜欢

右足拇趾换药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足背部滑膜肉瘤1例
达摩派洪拳入门
青年学生常速行走下足底压力分析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邻指翻转组织瓣及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部分拇趾末节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甲床缺损
106例军人足拇趾甲沟炎患者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