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研究
2018-03-17杨荣刚
杨荣刚
(合肥市第二中学,安徽 合肥 230022)
近年来,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现状,引起了全社会及中学体育教育者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学教学子系统的体育教学是增强中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尽管我国各中学都非常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但工作的重心依然偏重体育课堂教学,忽视课余体育训练。实践证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仅仅靠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视角,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较科学、全面的中学体育教学体系。
1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
1.1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纵观我国近70年来的中学体育发展,体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从教学形式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学都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对中学生来说,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课程。长久以来,体育课堂作为学生接受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重要平台,在中学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够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后也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指导性较强。同时,中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也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可以看出,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与运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需要肯定的是,我国当前绝大多数中学每周仅1~2次体育课,课时多时也不会超过每周3次。在有限的时间里,体育教师若想传授给学生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在课堂上,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课堂组织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样,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就更少了。另外,对那些有运动天赋与运动特长的学生而言,如此有限的学习实践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长此以往,势必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制约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1.2 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
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运动方面有一定天赋或在某项运动项目上有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的一种系统训练。与体育课堂教学相比,课余体育训练的对象是少部分学生,旨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课余体育训练有3个突出的特点:(1)业余性。课余体育训练既不同于专业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也不同于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而是对有运动天赋与运动特长的学生的基础性体育训练。(2)基础性。课余体育训练非常重视体育基础技能的训练。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面向他们的课余体育训练更加需要重视基础训练。(3)系统性。课余体育训练强调系统训练,强调体育训练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学生必须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系统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课余体育训练拓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提高了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课余体育训练,就会大大降低体育教学的活力。因此,课余体育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我们也看到,我国当前许多中学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学校口头上经常说做好课余体育训练,但并不注重实践,安排的课余体育训练大多是“面子工程”,没有实效性。再如,一些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没有严明的管理制度,学生迟到、旷课、逃课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同时也制约了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
2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策略
2.1 建立组织机构
学校要建立由教学校长牵头、教务处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组织机构。该机构主要的工作为:统筹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需求,协调课余体育训练场地,配置课余体育训练设备,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对学生体育课堂学习与课余体育训练表现进行评价等。教学校长与教务处主任要定期组织会议,让体育教师上报体育课堂教学情况与课余体育训练情况,总结工作中有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机构内成员要明确自身权利与职责,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积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内容与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2.2 明确建设目标
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中学体育教育者应充分肯定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总结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存在的问题,探讨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契合点,加强二者的一体化建设。学校要依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材的要求,设立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要从符合中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角度对目标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使学生既能从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能从课余体育训练中得到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升华。学校要找到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的联系,提高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兴趣,确保有运动天赋与运动特长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余体育训练,激发自身运动潜能,提高运动能力。
2.3 创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要在充分考察场地器材、教师能力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体育教师要合理确定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课余体育训练内容,并着重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各自为政”的局面,根据体育课堂教学计划对课余体育训练内容进行设定。课余体育训练要充分发挥拓展体育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功能。此外,受高校开设体育俱乐部的启发,体育教师可以进一步创新课余体育训练组织形式,打造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师要以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推动课余体育训练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2.4 以网络技术推动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学体育教学理念与技术的深入变革。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介,积极推动网络平台上的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一体化建设。体育教师要设计网络体育课程资源,然后通过校园网、微信群、QQ群、微博等创造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网络通道。利用网络技术,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课堂上的内容与课余体育训练方法更加方便地呈现给学生,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在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即借助微信平台推动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是值得体育教师实践与推广的。
3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要点
3.1 注意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目标的统一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缺一不可,二者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二者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目标的统一,为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3.2 注意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分化性
体育课堂教学传授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锻炼方法;课余体育训练通过训练实践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与运动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堂教学是课余体育训练的前提与基础,而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运用。中学生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强,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结合起来,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质量。
3.3 注意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互补性
体育是一项实践性学科。中学体育课时安排较少,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的运动技能,可以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另外,在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然后在下一堂体育课上会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与同学提问,从而更加高效地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
4 结 语
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一体化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配置健全的体育设施与场地,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一体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与课余训练需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