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8-03-17畅欣
畅 欣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民众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们手中可支配的收入不断变多。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地区的生活节奏都非常快,社会民众承担的压力也比较大,许多人们在平时生活中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全民健身相关战略理念的推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社会民众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而针对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地区社会民众的亚健康状态,在今后发展中应注重改善全面健身公共服务的现状,保证其切实提高社会民众的健康水平。
1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困境
1.1 社会环境中的健身组织没有形成体系
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地区都产生了较多社会健身组织,但这些组织的发展规模都不算太大,并且各个组织机构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区域的全民健身力量就显得比较薄弱,很难贯彻我国提出的各类全民健身发展任务。与西方体育强国相比,我国社会健身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多的欠缺与不足,并且许多地区的社会组织机构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也没有形成。这也是我国多个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流于表面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引起重视。
1.2 全民健身站点的监管力度不够
自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相关规范以来,各类基层健身站点的管理正趋于规范。这些健身站点在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对全面健身基层站点的定义比较模糊,相关理论体系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因为政府部门针对基层健身站点的监管力度不够,很难提供足够的监管力量,不利于站点的稳定发展。
1.3 体医结合的整体模式没有得到充分的建设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推进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全民健身最终功能方面体现的比较清晰。在发达国家中,全民健身已经与医疗康复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了“健身+医疗”的整体模式,充分发挥了全面健身的价值,并且还能够利用医疗来进一步强化健身的作用。但就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体医结合的模式还有较长的发展路程。
1.4 健身设施与健身器材无法满足需求
就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健身设施和健身器材的数量也不够,很难支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全民健身器材主要集中在公园内部,而城市体育中心等规模的场所,很难满足大部分市民的需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全民健身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全民健身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单靠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今后的发展中积极探索其他途径的资金渠道,保证全民健身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1.5 全民健身的公共网络信息没有得到整合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环境中,社会民众在平时生活与工作中也倾向使用互联网来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也应充分融入互联网环境中,才能够给社会民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但就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网络信息体系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许多地区的社会民众都无法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全民健身的各类信息服务。这种情况也使得全民健身的各项理念与项目都很难高效全面的展开,整个服务体系呈现出了一种僵硬的态势。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各个地区都应重视全民健身与互联网的结合。
2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对策
2.1 完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设
早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就提出了政府应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方式,并且能够引导区域内社会组织的规范发展。而在全民健身的领域中,政府部门不仅要提供一定的全民健身项目,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区域内社会健身组织的规范发展。具体来讲,地方政府应重视内部区域体育协会和一些民办体育单位的发展,并让这些主体成为区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决策,并引导这些主体共同开展一些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还应注意培养一些网络环境和民间环境中的非正式体育组织,并引导他们朝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方向进行成长与转化,同时在转化和成长过程中还可以吸收一些具有较高素养的有识之士。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培训基地、经营实体等各类有效的方式,来推动一些健身类社会组织的实体化发展,能够帮助这些项目和组织真正进入市场环境中,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对地方政府部门来说,还应建设省、市、县3个等级的群体组织机构,并能够落实不同等级健身机构与组织的具体则指,并在各级组织中设立相应的健身站点,能够贯彻国家政府部门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内容。今后,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就能够结合起来,并通过基层健身站点和各个零散社会组织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健身整体,共同完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相关任务。
2.2 从多个层面来强化健身站点的监管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等类似的政策条例,明确了关于全面健身的各项职责与其他相关内容。这些政策条例的制定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将各个健身站点的具体职责显现出来,保证其各项活动都能够按照既定的条例来执行。但单靠这些生硬的政策条例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各个健身站点在进行相关活动时,还应贯彻备案评估机制,保证站点活动基本能够满足“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的整体模式。这样一来,体育部门等各类相关部门就能够针对当地各个基层健身站点的具体活动进行评估和监管,保证每一个站点在发展过程中都能够严格遵循相关的准则。由于采取了“先发展”的模式,因此健身类社会组织的准入标准会适当的降低,但如果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那些严重不符合相关准则的组织与机构,也应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必要时要清出市场。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针对健身站点的监督也可以考虑走互联网道路,能够构建“互联网+健身”的新型模式,并能够针对健身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更人性化与科学化的监管体系。
2.3 充分贯彻体医结合的科学模式
体医结合主要是指体育运动跟医疗康复的相互结合,能够使用健身运动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而想要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融入体医结合的整体模式,就应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1)地方政府在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时,就应有意识地引导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联合在一起,突破当前2个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显著导向性的建设对策。(2)地方政府部门还应鼓励社区内部的医疗机构参与到全民健身项目中去,并能够针对各个社区医疗机构进行一些有偿健身服务。这也需要社区内部医务人员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能够较好地胜任各类健身服务。(3)地方政府部门还应扩大医保卡在全民健身项目中的实际应用,积极探索医保卡在健身服务的多样化应用方式。
2.4 保证健身设施和健身器材的充足性与完备性
在当前各个城市地区中,健身设施与健身器材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具体效果。因此,我国各个城市地区应首先解决全民健身发展过程存在的设备与器材不足问题。实际上,这些设备与器材不足可以直接归咎于资金不足。在全民健身体育场馆从以前的事业单位转变为市场化运作经营以后,整个项目运作也可以积极融合市场资金,利用区域的零散民间资金。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体育场馆事业单位成功转型成了市场单位,如2015年4月成功转型的江苏五台山体育中心等。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贫富差异比较突出,并且城市贯彻全民健身的社会基础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里也针对不同区域提出针对性的资金供给方式。(1)对那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可以从宏观制度与政策入手,引导那些社会组织进行发展,补充存在的资金不足。(2)对那些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应进行适当的资金扶持,并且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等方式来提高市场环境中存在的发展机遇,促进社会组织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3)在那些贫困地区,地方政府除了要进行适当的财政投入以外,还应引入“雪炭工程”等各类国家性扶持项目,同时还要积极借助各类公益平台的力量来获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提高各个地区的最终发展。
2.5 加快全民健身的公共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因此各个城市地区在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构建全民健身的公共信息网络体系,能够给全民健身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地方政府部门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平台,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各项业务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讲,信息平台的建设应囊括信息查询、科技指导、资源整合、公务管理、数据对接等各项职能,能够利用各类互联网工具对全面健身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与数据进行统一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最终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网信络息服务体系。由于全民健身涉及的范围过大,因此各个城市地区可以考虑先在某个区域进行试点,然后在逐步推广,充分发挥公共信息网络体系的价值与作用。
3 结 语
我国全民健身的相关理念虽然已经提出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就其最终效果来看还有多个方面的不足与欠缺,许多城市地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还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个城市地区应充分明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完善全面的公共信息网络体系。各个城市也应加强对健身站点的管理,并且适当地增加城市地区投入在全民健身方面的资金数量与比重,改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环境,能够保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自身区域内的深入贯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