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综述
2018-03-16杨烨
【摘要】小学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引路者”、“守望者”、“奠基者”。因此重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我国关于现阶段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分析,找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和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教育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水平 综述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号:2016SJB190012。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66-02
一、我国现阶段关于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1.成果方面。我国对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还处于一个发展并不完善的状态,虽然我国现在也有一些研究,并且研究的也相对全面,但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引导起到的作用较小。
2.应用方面。我国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教育应用这一方面并不完善,但是随着中国应试教育的发展和改变,其在对教师的应用上也有了适当的发展。
3.咨询方面。有人将心理问题比作了家庭矛盾,不愿意向他人表露,因此大多小学教师不愿意将心理问题表露,不愿意进行咨询,这样心理问题就堆积在心中,不利于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二、关于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
1.刚刚进入教育岗位的实习生心智的不成熟。刚进入工作岗位很容易被社会风气和自身个性所影响,特别是关于教育方面的负面报道,以及身边老的教育工作者自身所带的消极的情绪和社会观很容易改变刚刚进入教育工作岗位的实习生。而这样往往会决定一个新教师的发展方向,更会决定一个新教师的教育心理。
2.步入中年的教师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中,生活压力过大。中年人是社会压力最大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他们的压力不仅来源于工作,更多的来源于生活。孩子的上学、老人的养老、个人的人际交往等这些都是教师面临的来自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而生活压力往往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
3.新形式工作的压力。随着“轻办公”软件的普及教师不仅要有纸质教案还要有电子教案。教师除了每天要批改作业还要头疼如何上一堂生动并且有感染力的课,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案,但随着“轻办公”的进入生活。Word、ppt、视频等就成为了各个学校决定课程好不好的评判标准,而这样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不仅要批改作业,准备纸质教案,还要应付电子教案。而这样无形的压力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会让教师的精神高度紧张并产生焦虑。
三、小学教师心理障碍表现
小学教师心理存在障碍主要存在以下表现:首先是自卑心态严重,这一状态主要存在于当前的年轻教师中,他们刚刚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资历都不够,所以容易出现一些自卑的心态。其次是嫉妒情绪突出,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并未形成一种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对教师多以一些材料来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全部能力,因此有的教师评价的职称较高,其他教师却不这样认为,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嫉妒情绪,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对教师嫉妒情绪的产生也有影响,例如家长评价、学生的喜爱等等。然后是教师焦虑水平偏高,当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另外教师还要面对考试的压力以及来自各种评价考核的压力,使得教师心理产生严重的焦虑,每天教师既需要进行教学还要面对来自学校领导以及家长的压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学生年级较小,小学教师还要对纪律以及学生各种心理状态、心理情况进行教学,因此小学教师焦虑严重。再次是虚荣心理体现明显,在面对其他教师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虚荣心。
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1.全面把握教师的心理动态,促进新教师的心理健康。全面把握教师的心理动态,特别是促进新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新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积极的、健康的工作氛围和心理氛围,防止因社会负面新闻和个人的心理困扰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新教师跟家长的关系要重点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最大的改变是从以前的家长给教师送礼到如今的教师迎合家长。很容易让新教师迷茫产生心理问题。因此要对新教师多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和关注。
2.工资待遇问题的解决。对于教师的生活压力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现阶段我国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是教师生活压力的重要来源,而增加教师收入指的不仅仅是月工资,而是在补助津贴上多做文章,增加一些奖励性的工资。而解决收入问题知识第一步。还要解决自己学校教师的孩子教育问题,如果自己学校老师家的孩子都不来自己学校上学,那对社会就太没有说服力了,因此可以免费解决职工孩子的上学问题缓解教师的生活压力。
3.不仅要办公与时俱进还要思想与时俱进。其实教育部门现阶段有一个统一规定是年检时要看这个学校的纸质教案,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规定,让年检的教案多样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教案形式也可以让教师只写一份教案,更能解放教师的时间,让教师在教案内容上丰富而不是应付了事。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时代的发展而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城乡小学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情况
在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个特殊的问题,那就是城乡小学教师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差异。有研究表明城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农村小学教师,其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1)家庭方面:住房条件差、经济收入低、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困难。(2)工作方面:教学设施差、难以成就、危机感强烈。农村小学较城市小学而言,教学设施要差一些。(3)社会方面:与社会沟通难、教师的工作被曲解。与社会沟通难也是造成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性格孤僻,产生忧郁情绪,人际交往发生障碍的一个因素。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城市小学男教师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会逐渐好转;而农村小学男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变坏并加重趨势;城乡小学女教师在中年时期的心理障碍较青年期、老年期要严重得多。城市小学男教师在青年期受到的心理压力要比中年期、老年期大一些。对于刚毕业不久就从事小学教育的男教师来说,生存、立足、成就的需要往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中年期的城市小学男教师一般已发展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不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享有一定的权威,个人的工资报酬与家庭的整体经济收入都达到较为满意的标准。应该说,这个时期的城市小学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青年期好得多。老年期的城市小学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又要比中年期更好些。在学习、工作方面往往都表现得较好。这无形之中给老年期的城市小学男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安慰。相反,农村小学男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有变坏并有加重的趋势。农村小学男教师在中年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在青年期差。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相对较差,再加上农村没有城市那么具有影响力,农村小学男教师想要崭露头角,比较困难。
六、总结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是不能提前解决,而是要找准方法提前预防,这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沟通,让小学教师能够有效的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小学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引路者”、“守望者”、“奠基者”。需要社会不同人员的关怀而非恶意诋毁和盲目跟从的不理解,让孩子在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
参考文献:
[1]胡海燕,张丽华,李凤杰.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9).
[2]路晓宁,王纬虹,薛玲玲.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20年回眸与展望[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05).
[3]张彩云.让心理健康的教师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J].中国德育,2017(20).
作者简介:
杨烨(1972-),男,江苏常熟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