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课中小组合作的遗憾

2018-03-16张树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

张树华

【摘要】小组合作在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小组合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值得人们去反思,去改进,使小组合作能真真正正、有效的进行下去。

【关键词】小组合作 有效 小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0-01

高效课堂构建对教学方式的变革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焦虑,有助于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遗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1.教师对学生放任。

化学课上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或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或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没有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小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有可无,游离于小组合作学习之外,即使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出现了知识错误,有些教师也置之不理。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教师在小组合作开展时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把自己置身度外,而是融入其中。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没有价值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交流的价值,甚至与记忆性的知识也要讨论,学生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仍然是教师追求形式主义,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3.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表现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并没有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想、自己试,其实这种貌似热烈的合作活动,由于少了独立思考这一前提,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未启动,因而很难进入实质性的学习交流活动之中,致使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收效甚微。

4.轰轰烈烈的“一言堂”。

学生的参与度,特别是三四组员的参与度不高,小组合作变成优秀学生的舞台,慢慢的三四组员就变成了听众,和“灌输式”教学如出一辙。只不过进行灌输的人由“老师”换成“小老师”而已,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表现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弃。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又变成了“一言堂”,失去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针对这一情况,小组任务一定要明确,角色分工要合理。要让三四组员有事干,能干好,调动起积极性,爱上发言,爱上小组合作,才能起到小组合作的作用——互帮互学。

在化学教学的征途中,还有很多难题困惑着我,比如小组合作的评价问题,如何改变单一评价,如何让评价有效等等,但正是對这些问题的不断思索,让我对教学始终抱有热情,更坚定了我继续探索的决心和信心,我愿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不管何种形式的教学,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最重要的,一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不能牵强附会,要恰当地组织运用这一形式,真正发挥出它的功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