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和教育对策
2018-03-16赵欣
赵欣
【摘要】本文阐述并分析了中职学生主要存在的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敌对等心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表现出来的性别、年级差异。为了促进中职生心理更好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层与面结合起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重,并且在重视心理干预手段的同时也强调积极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01-01
中職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探索、建立自我同一性,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1.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国内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调查采用了问卷量表、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问卷量表多使用scl90。虽然大部分研究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上低于常模水平,但不同地区有不同情况,如田甜(2017)的纵向研究发现福建省的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高中生。从量表和访谈的结果来看,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围绕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敌对这几个方面。
1.1主要心理问题
大多数中职生由于考试失利、家庭困难等原因,他们情感较为脆弱,容易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加敏感。另外,中职学校采用集体住校的封闭式管理,寝室同学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容易发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伴随较强烈的情绪波动,在社交时容易产生激动、低落、不安感等情绪。
除此之外,学习能力不足和成绩不佳也使他们容易在学习上体验到焦虑。中职生在面临毕业后严峻的就业问题时,有的因家庭贫困而急于求职谋生,但面对未知的社会又怀疑自己的能力,渴望毕业的同时也害怕毕业,这种矛盾很容易产生出对未来的焦虑。
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上表现不佳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认为自己毫无可取之处,变得消极悲观,对事物丧失了兴趣,觉得自己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有的产生了抑郁的体验,严重的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还有少部分学生由于考试失利而进入中职学校,这种打击如不进行及时干预,很容易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中职生心理不成熟容易导致片面和偏激,对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声音可能会采取比较激烈的方式进行反馈,具有较差的包容性。专制或溺爱的家庭教养方式与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容易让孩子暴露在不安全、不稳定的生长条件下,导致他们心灵脆弱,缺乏面临挫折或压力的支持性力量,因此在体验到焦虑、压抑、愤怒等情绪时,更容易用不适当的行为来处理,表现出强烈的敌意。
1.2中职生心理问题表现特点
从国内的量表调查可以发现,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一般表现为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她们的人际问题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怖等较男生更为严重。有国外研究发现,在特定情境中,相比男性,女性报告了更多的压力源,她们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容易体验消极事件,并对事件做出更负面的评价,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焦虑等症状。
除了性别的差异,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年级的差异。大多数研究发现,相比二年级,中职生在刚入学和即将毕业时,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刚入学时,陌生的学校环境和老师同学会让他们感到难以适应,尤其是以前没有住校经历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体验到孤独、不安、心情低落等。而即将毕业的中职生,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自信,于是容易产生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
2.教育对策
2.1心理健康教育层与面结合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点结合两方面内容:一是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二是针对全体学生都适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综上由于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心理健康存在差异,面临不同的适应任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这点出发,在一年级学生的教育中加入环境适应、增强班级凝聚力、人际交往技巧和青春期知识等内容,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更好地习惯中职学校的生活。对于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教育,要重点关注未来职业发展、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和释放压力、减轻焦虑等知识,以期他们对自己毕业后的走向有一个更合理的认识,减少面对未知的恐惧。而在针对全体学生的通用教育中,可以增加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和积极人格的塑造等授课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学,了解并掌握一些方法解决自己较轻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具有普遍的实用性,还要结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有助于中职生心理的全面发展。
2.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建议学校建立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学生入学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排查出异常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和建立心理互助小组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知识讲解和操作练习;学校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后能对自己有一个评估,知道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支持。除此之外,建议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后生活,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如袁永敏等人(2017)通过咨询个案的分析,发现在学校活动较多的月份里,学生咨询心理问题的频率降低。
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家庭的影响也密切相关,且有些心理问题直接源于家庭。建议学校或社会公益机构组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学会使用合适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更加了解自我、了解孩子,促进亲子的共同成长。
2.3重点干预与积极教育结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面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找出问题来源,减轻症状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然而这只是问题出现后的解决方案,并不能从源头上直接遏制问题的产生。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发掘和培养,应该引入积极教育的观念,积极引导他们学习的兴趣,将外在动机化为内部驱力,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优势性格力量,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使用这些性格力量化解危机。张冲等人(2012)就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宽容、持重等心理品质高于普通高中生,这说明中职生在某些方面有他们的优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发现并培养中职生的积极品质。通过积极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幸福感得到提升。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变化最显著的重要时期,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些力量应该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问题基础之上分析并解决问题,深入挖掘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的因素并给予支持和配合,使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Hankin, B.L., Mermelstein, R.,&Roesch,L., 2007. Sex differ?鄄ence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stress exposure and reactivity models.Child Development.78,279-295.
[2]周正,李健.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J].职教论坛,2010,(04):50-53.
[3]张冲,孟万金,王新波.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3):80-85.
[4]田甜.中职生心理健康纵向研究及教育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