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课不容忽略的精彩

2018-03-16成时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卡罗尔门铃小花猫

成时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48-01

略读教学向来是不被重视的部分,而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展开和深化,略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如何更好的把略读课文教授给学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略读课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回归语文本质,突出语言运用、突出方法指导,让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找到门道。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又只好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这篇故事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教参中所说的“这篇故事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使其一口气读下去。”乍看这篇略读课文,似乎很难找到它可以运用语言、发挥想象的地方,但细读之,可以激发表达的“精读点”还是很多,笔者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激起一波又一波创想的涟漪,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板块一:头脑风暴——“我是一只( )的小猫”

课前笔者先让学生回去画了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猫,上课伊始,笔者引导学生用“我是一只( )的小猫”来介绍自己所画的猫,即时课堂炸开了锅,小鬼们一个个活蹦乱跳,俨然一群淘气的小猫,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从外貌的角度介绍——我是一只美丽的、五颜六色的、胖胖的小猫;有的从神情的角度介绍——我是一只正在睡懒觉的小猫;有的从动作的角度介绍——我是一只爬楼梯的、玩毛球的小猫……有的学生一边说还一边做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头脑风暴热身后,学生的乐于表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板块二:创意想象——“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这不?广告效应还真不错,瞧谁送猫来了?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相关的语句“小男孩提篮子,小女孩抱着,还有叔叔装在每个口袋里来送猫……”学生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借着这股热情,笔者问学生:“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你猜,还有谁来送猫?送来了一只怎样的猫?”天生爱逗乐的小家伙们再次热闹起来:魔术师变出来的,藏在小男孩的假发里来的,邮递员寄来的,坐着热气球来的……于是笔者让学生以“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作为引子,引导孩子们快乐创想,大胆表达。最为感人的是邵竫然描述的情景,她联系自己曾经的经历,让人身临其境:叮铃铃,门铃响了,一个小姐姐抱着一只五颜六色的小花猫走了进来。她对卡罗尔说:“我要出国了,笔者带不了它,所以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照顾它。它的名字叫丝丝。”小姐姐说完转身要回去了,这时,小花猫喵喵地叫,仿佛在说,你不要离开我,你不要离开笔者。小姐姐又转身走了回来,蹲下轻轻地抚摸着小花猫的头说:“丝丝,你不要难过,你一定要乖乖的听卡罗尔的话,等笔者出国回来,笔者一定会来看你的。”说完,小姐姐忍着眼泪跑出去了,小花猫又喵喵地叫了几声,仿佛在说:“再见!再见!”

板块三:发散思维——“淘气的小猫还会躲在哪里?”

课文第10自然段,当家里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猫,淘气的小猫跳到钢琴上、钻到抽屉和橱柜里、躲在门后面,更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又问大家:“这下家里可热闹了,走到哪里都是猫,淘气的小猫还会躲在哪里?”在被窝里跳出来、在马桶里蹦出来、在花瓶里钻出来、在电视机后面窜出来、在吊灯上荡啊荡……学生出其不意地说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并在笔者的不断鼓励下运用了不同的动词,如“蹦”、“ 窜”、“荡”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猫的淘气,学生一边说,一边跳、一边喵喵叫,此刻的課堂已经成了卡罗尔的家。

板块四:模仿运用——“送小猫啊……”

本文出现了两次登广告,第一次详细展示了“要小猫”广告词,而第二次只是略写了“免费赠送小猫”六个字。于是笔者让学生仿照第一次“要小猫”的广告,说说第二次“送小猫”的广告会怎么写,大家又七嘴八舌地叫卖起来:送小猫啊,送小猫啊,我家有许多可爱的小猫,免费赠送,但只送给喜欢小猫,会给小猫准备舒适的家的人……这样的广告也从另一个侧面让卡罗尔的爱猫之情得以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挈领地指导;一半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应该追求“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探寻与文本主题紧密联系的“精”读点,即文本的重点、精彩之处,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细细品味,自己去发现、探究,得出丰厚的答案和结论,从而凸现略读教学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本课正是在略读的基础上,抓住三个“精”读点,将着力点放在文本的特色之处,语言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想象补白、模仿表达,使得“精”读点更突出、更集中,从而激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热情,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卡罗尔门铃小花猫
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锤子门铃
门铃前的守候
给小松鼠家安门铃
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