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进行课外阅读的培养

2018-03-16罗媚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课外阅读培养

罗媚娟

【摘要】初中语文,其教学内容比较基础性和简单。一般而言,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初中是阅读课外书最好的时期,因为这个時候很容易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因为时间相对要轻松很多。还有就是对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这时候没有太大的压力。总之,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予以深切的关注和引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 课外阅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36-01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增加自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拓宽学生自身的视野和心胸的宽广。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有过旅游经历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会遇见很多不同的人,也会浏览很多不同的风景。比如,有朴素至纯的农民,有狡猾、现实的市井之民,有高尚情操的人等等。又比如,有清新写意的风景,有小桥流水,有波澜壮阔的大海,有挺拔奇伟的山峰。这些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见识。那么阅读可以和旅游相媲美,就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

一、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启快乐式阅读教学

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没有很多的积极性,表现出兴致缺失。那么,学生不爱听课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不起多少的兴趣,学生总觉得教师的教学对自己没有吸引力,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不是比较有兴趣就不能很好的集中思维。那么,对于以上广大学生都会出现的情况,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自己的初中语文课堂里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培养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分析,所以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对这门学科的教学进行跟进调查,分析整理,统计数据。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把课堂抓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了解实际情况,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然后釜底抽薪,彻底的解决问题。因此,课堂的教学就需要进行不停地探索和改进。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启快乐式阅读的教学。具体的操作就是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的看法和相关的、可行的建议,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和现实可能性,以及学生的想法,最后整合成为快乐式阅读教学。所谓快乐式阅读教学,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是轻松、愉悦的阅读教学模式。

比如,通过读书交流会,探讨和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以及介绍优秀的读本。为了读书交流会的有趣和高雅气氛,我们每次进行的过程中会有才艺展示,舞姿翩翩动人,或是歌声清丽脱俗,又或者是琴声澄澈、空明。总之,就好比古代才子的诗歌会。又比如,把课外阅读的内容转变一下,由简单到复杂,由有趣向有质的转变。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首先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我推荐学生阅读日本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还有美国作家的《小鹿斑比》等等比较具有童心却也开始走向现实和成熟的书籍。这一类书往往比较幽默有趣,对于逐渐锻炼学生看书的毅力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在初三,我开始给学生推荐余秋雨的书籍,开始带有浓浓的文学气息和文化素养的书籍。我始终觉得每个人读的书都应该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经过这样有趣、快乐的阅读启发课程,开启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把课程上得津津有味。因此,我觉得抓住学生心理,进行快乐式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二、提炼书中的重要线索、问题进行简单的引导

我个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如果有人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我不一定会去看。但是,如果他给我讲了这本书中的一两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那我一定会去看这本书。比如,我曾经听别人说《活着》这本书很感人,其中有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对文化的思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探讨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兴趣,我在想这本书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后来我就去看了这本书,顺带为了更深刻的搞清楚这本书的背后历史和意义,我把那段历史有关的文献、文章,以及历史记录进行了相关的查阅。所以,针对我个人的情况,我在教学中对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在给学生推荐一本书的时候,往往不会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浅显的明白这本书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写得好。我往往是通过提炼书中重要的线索、问题进行简单的引导。

当然,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这本书,而是通过对这本书进行适当的修饰使之蒙上一层薄纱。然后成功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这本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出发,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在初中语文课堂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就是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引导。这样的结果相对于直接推荐和强制性要求而言,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着本质的提升,因此,我认为对于课外阅读的读本推荐,教师要转变一定的方式,由传统走向创新,由学生被动转变化为学生的主动。总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适当的引导,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

以上就是关于我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做出的有关初中语文课堂的课外阅读教学,首先就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的本质,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启快乐式阅读模式。其次就是提炼书中的重要线索、问题进行简单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希望可以对广大地区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引导有一定的帮助。毕竟,课外阅读不仅对于孩子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孩子的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同样重要和必要。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一直致力于学生语文阅读的提升。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这是一句俗语,但是我们要充分发挥这句话含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喻秀芳.初中二年级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2009.

[2]陈学权.浅谈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49):13-14.

[3]王爱辉.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J].祖国:建设版,2013(3):195-195.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课外阅读培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