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路径
2018-03-16乔丽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档案管理也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本文对档案管理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从档案管理保护发展规律入手,深入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对策。旨在为关注档案建设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继而推动国家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档案管理 资源信息化 档案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10-02
引言:
人类文明产生以后,文件也随之产生,用于记录科学技术、诗词歌赋和历史变革,随着不断的演变发展,成为了档案。最早的一份档案的出现在殷商时期,发展至今档案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档案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将“互联网+”应用到档案管理中,能从根本上促进档案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档案管理保护的发展规律
(一)档案管理保护水平逐渐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档案的形式发生着改变,档案的载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甲骨、金石、丝帛发展到了纸张、照片、视频、磁盘等载体,随着档案载体的信息化发展,档案保护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档案的存储容量和存储密度不断变大,不仅如此,档案保护技术中比如防尘、放光、防腐等技术也随之提高。
(二)档案管理保护技术不断发展
从档案的发展可以发现,档案管理保护在继承和创新中曲折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最初的龟甲兽骨到现代化的电子载体,始终是在继承原有档案保存的优点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全新的突破,由此可知,国家的档案管理保护技术是一个从单一内容到复杂多元内容的发展过程。
(三)档案管理保护受到一定制约
档案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文明的缩影,也是一种文化事业,因此档案管理的发展也会受到经济、科技的制约,而社会上的综合因素也都会对档案管理软硬条件造成影响。
二、基于“互联网+”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发展问题
(一)公共档案维护存在问题
现代社会中,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国家很多公民对公共档案的维护意识较差,公众责任意识不强。这是因为很多公众不了解不同类型的档案之间的使用方法和保密程度,因此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的操作,造成资源共享时,档案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档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档案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现阶段很多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档案管理学习,因此在进行档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逻辑上的错误,造成档案丢失、分类混乱。给后期相关人员在查阅资料时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信息,甚至会导致重要信息的泄露。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档案的管理人员缺少现代化管理意识,一旦遇到复杂程度较高的管理体系功能就不会使用,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甚至不去使用这些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缺乏政府的管理和推动
从国家档案管理发展现状来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对缓慢,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度较差。在实际生活中,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国家公共服务事业,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因为档案管理并不会给国家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对档案管理缺少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现代化管理造成阻碍,档案管理无法朝着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互联网+”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具体对策
(一)强化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上可知,档案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1]。想要从根本上建立起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就要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让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形成良好的互联网思维,认识到“互联网+”对档案管理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够让互联网技术和档案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这就意味着需要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懂得档案管理保护,还要具备着开发软件、维护网络、应用的和能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形成正确的互联网思维,比如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指导、教授正确的互联网管理档案和解决档案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其次政府还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专业的建设,鼓励院校开设档案管理专业,为国家的档案管理事业培养人才。最后,还要充分的挖掘、吸引具有网络应用能力的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中,利用其创新的互联网思维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更好的发展,从而确保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办公系统和云空间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开发、推广,为档案资源管理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比如,世界大学城就是一个数字档案管理,为世界各国人类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和沟通的平台,世界大学城属于一座空间销售服务档案库,这种技术为实现无纸化办公创造了条件,不仅能够为个人服务,也能够为企业服务,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从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方向上转变,但是在实现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因此现阶段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档案资源获取,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管理网络化的进程。比如,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档案资源现代化管理的重视,将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督促相关公共服务部门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实践对最低标准的无纸化办公,继而不断的提升无纸化办公的水平。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全面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条例中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原则,以法律手段支持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从根本上保证国家档案建设网络化和建设进程。最后还要建设相应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满足公众的信息资源的需求,让档案得到合理的传输和分享。
(三)创建科学的档案网络体系
互联网技术的提出,为国家人民提供了一个高兼容、高开发的平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虽然能够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出便利的条件,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除了拥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和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設,还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网络体系,保证档案中资源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比如,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完善的硬件和开发水平较高的软件系统,对档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保证,并且建立完善档案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
总结: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时代的选择,但是国家现阶段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在意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国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不断的转变自身对档案管理的固有观念,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形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意识,从根本上推动档案管理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高敏. “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路径探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5(6):116-118.
[2]曹丛林.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几点思考[J]. 科学家, 2017(13):6-7.
[3]黃丽珠.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路径[J]. 人力资源管理, 2017(9):319-320.
作者简介:
乔丽(1979.07-),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工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