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几点体会

2018-03-16张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孔明灯易拉罐筷子

张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51-02

初中物理学习难度不大,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以及简单物理规律的应用。在教学中,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习题的解法,学生容易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物理学习将成为负担,学生也将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会打折扣。部分学生在将来可能因为害怕物理而被迫选择文科。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不仅不害怕物理,而且想要去钻研物理,以下是我一直进行的一些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向、引入物理规律。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最初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当物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物理学家才开始设计专门的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所有的物理规律又都必须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热学规律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我常常提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往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浮力时,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去买孔明灯,自己放一回,体会孔明灯升空的过程,在课堂上讨论孔明灯能飞起来的原因是改变了什么,进一步理解物体沉浮的条件。在课堂上,我还自制了一个浮沉子,在引入时,给大家表演魔术,浮沉子能听话的上浮或下沉,同学们兴趣大增。在学完浮力的内容后,我再次做这个魔术,让同学们自己观察,体会,学生这次仔细观察,发现浮沉子的排水体积发生了变化,导致出现了下沉或上浮现象,学生对浮力及浮沉条件理解更清晰了。

二、设计简单有趣的易于操作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索物理规律。

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我借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是真的吗》中的一个问题给学生:用水可以迅速捏瘪易拉罐,是真的吗?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做法,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但主要思路是利用金属材料本身的热胀冷缩,那根本没效果;还有同学想利用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去挤压易拉罐,效果不明显,那还有什么方案?让我们一起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可以找到新的思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调动起来,我没有公布答案,也要求同学们不要去网上搜索答案,大家一起来学新知识,一起来设计新方案。在讲到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同学们就提出了应想办法让易拉罐内部出现真空,就可以利用大气压力将易拉罐捏瘪了。基本原理已经分析出来了。如何使易拉罐出现真空,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加热易拉罐,使内部空气因为受热膨胀而被排出,结果发现现象不明显,后经老师提示,利用水蒸汽液化,体积急剧减小形成真空,易拉罐被瞬间挤瘪。在整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被问题指引,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较好。

三、设计简单有趣的易于操作的游戏,让学生活学活用物理规律。

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同学们对于水中折断的筷子了解了,可同学们更想利用折射做出更有趣的实验,我拿出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将筷子竖直放在杯子中,从杯子前面水平方向观察筷子,会发现将筷子放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将筷子放在杯子正中间,发现筷子在水中和空氣中的部分没有偏移,是一条直线,可将筷子放在杯子左侧,水中的筷子向左平移了,将筷子放在杯子右侧时,发现水中的筷子向右平移。筷子越往杯子后边放,偏移越明显,同学们越观察,越惊奇,总想寻求其中的原理,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了很多。后来我又改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杯子,将筷子放在一条棱附近,发现筷子变成了两根,学生又有了更多的研究乐趣了。在这之后,我讲述到不同色光可以通过折射分离,制造出彩虹,让同学们想各种办法使空气中出现水雾,比赛谁做的彩虹最漂亮。

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同学们能直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做出物理小实验,使观察与思考不局限于课堂,而且小实验有趣,同学们就不会害怕物理了。

猜你喜欢

孔明灯易拉罐筷子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说『筷子』
孔明灯的来历
飞吧,孔明灯
筷子
竹筷子
筷子
第一次放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