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效果探讨

2018-03-16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站杂交冠心病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单独采用常用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方法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1]。近年来提出将两者相结合的杂交手术方式,分站式杂交(Hybrid)手术是指将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与PCI相结合的治疗术,该手术方法可减少手术伤害以及提高治疗成功率[2]。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开展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并采取了针对性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执行分站式冠脉杂交手术的患者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8~75岁,平均(62.48±5.27)岁;合并高血压16例、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脂4例、糖尿病1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支病变15例(其中右冠状动脉+前降支6例、回旋支+前降支9例),3支病变(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13例。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多支病变诊断标准,并经造影确诊;行分站式冠脉杂交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致死性病或急危重症患者;合并其他内脏严重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2 方法

科室护理人员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对于该手术过程和患者特点进行学习和分析,并在常规护理要求中挖掘护理难点和重点,最终形成针对性护理内容及护理标准,全体人员经过培训后实施,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监督护理工作的实施并按时反馈,强化工作流程的有效执行。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制定术前访视单,结合患者年龄、性格、情绪状态对其评估,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冠心病多支病变杂交手术的知识以及其安全性和先进性,通过知识讲解降低患者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对老年患者及理解力差的患者,采用更为通俗的语言;对焦虑情绪严重的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向其介绍本院以往成功案例增强其信心。

1.2.2 PCI护理 a)术前完善心电图、凝血酶原时间等必要检查。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以及术中注意事项,嘱患者术中应与医生配合,遵医嘱屏气及咳嗽,以使导丝能够顺利通过。嘱患者训练在床上大小便,术前4h禁食水。b)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告知患者12h穿刺肢体保持伸直状态,密切观察穿刺处,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同时观察穿刺点远端肢体皮肤是否有缺血情况,有异常随时通知医生。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嘱患者床上大小便,对于不能自主小便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导尿。

1.2.3 MIDCAB护理 a)术前准备:除常规手术前准备外还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以及如何有效咳嗽训练;监测患者血压,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遵医嘱正确使用抗凝药。b)术后循环系统监测:术后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注意心率、心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心房颤动是术后24h最常见的心率失常,其发生往往会导致患者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增长、医疗费用增加,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以警惕心肌梗死、心肌缺血以及严重心率失常的发生。c)呼吸系统监测:根据患者体重、血气分析、肺功能等选择吸氧浓度、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吸呼比等,并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潮气量、皮肤黏膜颜色等,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气管插管拔出后鼓励患者正确咳嗽排痰,必要时护士帮助患者拍背以促进其排痰;对肢体活动能力较好的患者,可尽早适当安排肢体锻炼。d)引流管的护理:由于术前抗凝药物的使用,患者易出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胸腔引流的情况,每隔30min挤压一次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畅通,并及时记录引流量、引流液的性状和颜色等。e)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凝血常规及血常规,观察PCI穿刺点以及其他部位有无血肿、出血等。

1.2.4 并发症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采取预防措施;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监测数据,提前备好可能需要的药物或设备;出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向其讲解用药、锻炼及其他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出院后1、3、6个月门诊复诊,1年后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了解心脏血管具体情况。可采用口头叮嘱、发放宣传图册等方式。且定期电话随访,对老年患者及理解力差的患者,需增加随访次数。

1.3 观察指标

a)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b)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呼吸衰竭、伤口感染;c)护理工作满意度(让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与基本满意所占人数比例)。

2 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 10 h 内均顺利拔除气管内插管,呼吸机使用时间(8.5±3.9)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21.9±5.1)h,术后胸腔引流量(496±185)ml,住院时间(9±2)d。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再次狭窄,生命体征正常。

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除有1例(发生率为3.57%)发生伤口感染,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呼吸衰竭等手术并发症。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19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2例,总体满意度为92.86%。

3 讨论

杂交手术是英国学者Angelini 在1996年提出的心脏外科手术概念,其联合了PCI及MIDCAB的优势,可对冠心病多支病变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但杂交手术室成本较高,我国绝大部分医院无法实现配备,因此分站式杂交手术得到广泛应用,即将手术分两期进行,而且其具有切口小、避免体外循环、手术时间短、病死率低、感染率低、手术并发症少、神经系统损害轻等优点[2]。

分站式杂交手术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行[3,4]。实施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体位及引流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利于术后康复;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对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有帮助。本次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医生的精心手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2014年以来实施的28例分站式杂交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7%)较低,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92.86%)也较高。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措施主要在医院进行,对患者的近期观察及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远期生活质量研究未能开展,加之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较少,未来应在研究的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再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

总之,随着分站式杂交技术在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分站式手术患者的专科护理也越来越被医护人员重视,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在分站式杂交手术护理中所取得的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猜你喜欢

分站杂交冠心病
佩雷兹获赛季个人首个分站冠军——2022 F1摩纳哥大奖赛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基于CAN 总线多主通信技术的监控分站设计
警惕冠心病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圆月前的战役 2015长城润滑油CTCC 中国房车锦标赛第六分站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