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8-03-16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吴江艳赵延玲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吴江艳 赵延玲
1 留置静脉套管针适应症
①短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及输液量较多的患者;②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③每天需多次推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④需做糖耐量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⑤输全血和血液制品的患者。
2 留置静脉套管针禁忌症
①手术同侧肢体及瘫痪侧肢体不能留置套管针;②穿刺局部皮肤感染或损伤、硬结、硬化、受损的静脉不能留置套管针;③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液。
3 正确留置静脉管套针
3.1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静脉条件及输液方案,在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原则上选择型号小的短导管,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3.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有弹性无静脉窦且远离关节、神经、韧带的静脉,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尽量选用上肢贵要静脉。
3.3 正确的穿刺方法 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将治疗巾置于穿刺部位下方,放好止血带,选择静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8cm×8cm,待干,备透明贴膜,再次核对,在穿刺静脉上方10~15cm处扎止血带,绷紧皮肤,固定静脉,排净留置针内空气,针尖斜面朝上,手持蝶翼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2cm,左手持“Y”,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缓慢轻柔地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一手固定蝶翼,一手将针芯从导管中抽出,见液体滴入通畅后,用无菌透明贴膜作封闭式固定(注意贴膜下不要积气),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延长管“U”形固定,牢固美观,肝素帽要高于导管,末端与血管平行,贴膜上注明穿刺时间、日期和操作者的姓名,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4 封管
正确封管是留置针成功的关键。具体如下:①肝素盐水封管法。生理盐水100ml加1.25万单位肝素纳,患者每次输液完毕先用5ml生理盐水冲管,再取3~5ml肝素液从肝素帽处均匀缓慢注入正压封管,当药液剩余1ml左右时,边推注边将留置针上的小卡夹住留置针根部,肝素帽内不留空隙,抗凝时间12h。应用肝素封管时,应严格掌握剂量,肝素溶液24h更换,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患者应避免使用肝素钠封管,可用生理盐水封管。②生理盐水封管法。用注射器抽10~2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正压注入,可维持6~8h。
5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应先检查留置针的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漏气。②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留置套管针时,每2~3d更换透明贴膜一次,透明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同时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更换透明贴膜后,记录穿刺日期、时间,输液结束后采取有效的封管方法,以保持输液管道通畅。③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直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④告知患者保留期间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被水沾湿;保护好使用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及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回血堵塞导管或导管脱出,如贴膜有卷曲、松动或贴膜下有汗液、渗血、渗液时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6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
①在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穿刺时要稳、准、快,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和增加患者痛苦。再次输液前时,先消毒肝素帽的橡胶塞,抽回血,再用无菌生理盐水3~5ml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塞,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导管内的微粒和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1]。②套管针的保留时间一般为3~5天,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血管。③应进行床头交接班,观察患者局部有无红肿、触痛等现象,注意沿静脉走向有无静脉炎的发生,观察体温,若有异常疼痛要及时拔管,并根据情况给予及时相应处理。④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液体是否通畅。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要彻底冲洗导管,正确封管,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以免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2]。
静脉留置针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