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吉利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8-03-16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吉利乡卫生院471012武继红席娇燕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吉利乡卫生院(471012)武继红 席娇燕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洛阳市吉利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调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和手足口病例个案。
1.2 方法 调查洛阳市吉利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例,对流行病学个案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分析和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s),t值用于检验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状况 本次研究中有50例爆发和流行手足口病,但是无危重和死亡患者。此幼儿园为私立幼儿园,有6个班级,90名师生,其中包括16名教职工,74名儿童,在74名儿童中,在5月初期出现首个手足口病患者。洛阳市吉利区2014~2016年存在手足口病患者,但是导致此类疾病的原因尚不明确。总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大多数患者伴有轻微的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口腔黏膜、疱疹样损害、皮肤斑疹等,与此同时,患有呕吐、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咳嗽、流涕以及发热等。患病时间通常为4~8天,经过普通治疗之后,患者预后状况良好,并且无其他症状。在50例病例中,有32例患者进行门诊治疗,18例患者进行住院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痊愈。并且未出现脑炎、心肌、脑膜炎、肺水肿等其他疾病。
2.2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①分布时间。在4月中旬,有5例患者出现手足口病,在4月下旬有20例出现手足口病,在5月上旬有23例患者出现手足口病,在5月下旬有2例患者出现手足口病。②分布的年龄以及性别。年龄在1岁以下的有5例,年龄在1~2岁的有20例,年龄在2~3岁的有19例,年龄在3~4岁的有13例,年龄在4~5岁的有2例,年龄超过5岁的有1例。低于5岁的患者有49例,占总数的98%,男女比例为30∶20。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50例手足口病患者,患病病情较轻,且患病时间短,预后效果良好。发病时间以4月中旬到5月之间为主,发病人群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98%。对本次研究手足口病疫情爆发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1)手足口病的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并且发病季节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流行时间为春末夏初。而急性期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传播方式有污染物和手传播、飞沫呼吸道传播以及唾液传播等[1]。对于婴幼儿而言,极易引发此类疾病。(2)现阶段,并没有特殊药物预防和阻断此类疾病。(3)患儿家属以及学校的有关机构缺乏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并且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并未及早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①不断宣传有关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并且需要增强全民预防意识。②坚持疫情报告制度,尽早发现、诊断、治疗和隔离患病人员,并处理污染过的日常用品,以切断传播途径。③对于托幼机构而言,需要加强相关机构的消毒工作,并且在流行此类疾病期间,家长减少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的次数,降低感染几率,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④对于医疗结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单位需要共同协作,并加强对疾病的管理[2],将每部分具体工作责任和分工落实,提升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爆发的能力,为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奠定基础。⑤密切关注新入患儿身体状况,并对其是否出现红疹、皮疹等现象进行观察,避免出现误诊现象。⑥增强相关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使其能够及早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避免此类疾病快速蔓延并传播,如果发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诊断,以达到控制和预防疾病的目的。⑦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院内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指导其熟练掌握预防和诊断方法,并定期开展相关讲座,以提升相关人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将预防疾病的措施装订成册,并将其分发至患病人员家属手中,避免病情恶化。⑧做好各项隔离、防护、预防工作,减少传播源,一旦发现传染源,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方法,降低疾病的感染人数,切断传播途径,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手足口病爆发和流行季节集中在春末夏初阶段,并且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爆发和流行机构多为托幼机构,所以需要及早将宣传、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做好,以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