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学研究人员发现新的膀胱癌转移机制

2018-03-16本刊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膀胱癌亚群

2018年5月4日,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教授严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锐敏、周虎和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系教授郭宏骞发表了合作研究成果Wnt7a activates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cell invasion, and is suppressed by miR-370-3p。该研究利用筛选分离所获得低侵袭和高侵袭能力的两个膀胱癌细胞系亚群并进行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并验证了Wnt配体之一的Wnt7a是新的膀胱癌侵袭转移蛋白,深入揭示了肿瘤中Wnt7a过表达激活经典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膀胱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膀胱癌可分为非肌肉侵润型和肌肉侵润型两个亚类,而肌肉侵润型的恶性程度明显增加,并且伴随着局部组织侵润和转移。依据北美的流行病学数据,局域性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70%左右,但是膀胱癌病患一旦被发现存在远端转移灶,其5年生存率仅为6%。临床上大约有15%的非肌肉侵润型膀胱癌会最终转化为肌肉侵润型。因此,甄别出对于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键驱动基因是重要的科学问题。

虽然以前的小鼠模型等实验证据提示了Wnt通路参与膀胱癌的进展,但是膀胱癌中鲜有该通路中遗传突变基因的报道。这提示了膀胱癌进程中应该存在着其他重要的参与Wnt通路活化的未知基因的改变。为此,该研究团队首先建立低侵袭和高侵袭能力的两个膀胱癌细胞系亚群,并采用质谱的分析手段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分析不同侵袭能力的膀胱癌细胞株亚群的差异。通过结合TCGA数据库和现有的膀胱癌组织的免疫组化及临床相关性分析,研究团队证实了差异谱中一个名为Wnt7a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癌的转移呈现正相关,并且是膀胱癌的一个不良预后指标。而现有的报道显示,作为Wnt配体之一的Wnt7a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可以通过激活经典和非经典的Wnt/β-catenin分别扮演促癌和抑癌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而Wnt7a在膀胱癌中的具体作用尚无相关报道。因此,该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敲降和给予膀胱癌细胞株重组Wnt7a处理,观察到在膀胱癌细胞中Wnt7a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通路,促进上皮向间质转变以及MMP1和MMP10的表达,进而引发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作用。稳定过表达Wnt7a的膀胱癌细胞能够在体内体现出更强的肺部转移能力。同时,还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并验证了高转移膀胱癌细胞中miR-370-3p的表达下降是膀胱癌中Wnt7a表达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研究人员在临床样本中验证了Wnt7a、核定位的β-catenin、MMP10以及miR-370-3p的相关性。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黄晓静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朱洪文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严俊、黄锐敏和郭宏骞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药物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

(本刊讯)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膀胱癌亚群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Comprendre et s'entend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