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能力影响的对照研究
2018-03-16虞金萍姚燕红蒋珊琼贝素英刘会国
虞金萍,姚燕红,蒋珊琼,贝素英,刘会国
(宁波市康宁医院,浙江 宁波 315201)
精神分裂症是以精神活动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特征包括个性改变,情感、行为、思维、精神活动等表现为不协调[1]。药物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但是难以延缓、改善精神上和行为上的衰退;并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改善,也会使患者封闭,难以回归社会。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除药物治疗外,各种精神康复治疗技术也相继被应用,音乐治疗已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效果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通过对住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药物结合音乐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干预效果,现在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2月宁波市康宁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2]诊断;(2)年龄18~65岁;(3)住院4周以上且病情稳定;(4)处于精神症状缓解期的患者。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沟通障碍、孕产妇等。所有入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进行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16~63岁,平均(42.52±7.62)岁;病程(7.65+1.82)年。对照组男24例,女36例,年龄17~62岁,平均(40.08±8.75)岁;病程(7.23±1.36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进行利培酮药物治疗,初始剂量为1mg/d,14d内逐渐加至4~6mg/d,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音乐辅助疗法:(1)治疗时间。每次治疗时间1h,每周2次,总共治疗2个月,分16次治疗;时间和地点必须固定,每次治疗人数不超过12个,而且中间不能有缺席;(2)治疗室准备。音乐治疗室面积100平方米,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宽敞明亮,活动地毯,房间光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奥尔夫乐器一套,钢琴、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3)治疗师准备。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治疗师应具有医学背景、音乐背景、心理背景的医务工作者,并具备耐心、爱心、同情心;(4)治疗过程。第一阶段:接受式音乐治疗,强调聆听音乐以及由聆听音乐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体验,具体内容包括歌曲讨论、音乐同步、音乐回忆、音乐想象、音乐生物反馈、音乐放松训练等;第二阶段: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强调被治疗者不仅仅听,而且要亲身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具体方法通常包括演唱演奏、音乐技能学习等,通过这种艺术载体,鼓励小组中的个体表达他们自己;第三阶段:即兴式音乐治疗,患者通过在特定的乐器上进行随心所欲的即兴演奏音乐,通过这种活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1.3 评定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3]、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4]。(1)SANS。包括感情淡漠(7个条目)、思维贫乏(5个条目)、意志缺乏(4个条目)、社交缺乏(5个条目)、注意障碍(3个条目)等5个维度,每个条目分为6级,分值范围为0~5分,其分值越高反映症状越为严重。(2)IPROS。包括工疗情况(8个条目)、生活能力(8个条目)、社交能力(6个条目)、讲究卫生(6个条目)、关心和兴趣(8个条目)等5个维度,每个条目分为6级,分值范围为0~5分,其分值越高表明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就越严重。2个量表信度系数均达到0.8以上,而且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SANS各维度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SANS各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NS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续表1
项目治疗时间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Pd*4.57±1.942.24±1.657.0870.000注意障碍治疗前12.62±5.3413.31±5.380.7050.482治疗后8.85±3.5311.46±4.413.5790.001d*3.77±1.711.85±1.306.9240.000
*:d=治疗前-治疗后。表2同
2.1 2组治疗前后IPROS各维度评分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IPROS各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IPROS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长,生活在单调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精神衰退和行为退缩,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丧失原有的社会技能[5]。为了改善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本研究对患者实施音乐治疗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SANS量表各维度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观察组通过音乐辅助治疗后,患者的阴性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与徐良雄等人[6]报道研究组的SAN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同。此外,治疗后,观察组的IPROS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观察组的IPROS各维度评分下降更为明显,这与刘家麒等人[7]报道的干预组通过小组音乐治疗后,IPROS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下降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也表明音乐治疗可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康复效果,这些都是单纯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所无法比拟的。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通过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和歌词创作、即兴演奏、舞蹈、美术等,有利于患者情绪的疏泄,增强交往能力,提高自信心。
总之,音乐治疗给予患者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可改善患者情绪,增加患者自信和社会交往能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及社区康复有应用推广价值,丰富患者康复手段,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1]沈渔■. 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503-507.
[2]Gaebler AJ, Mathiak K, Koten JW, et al.Auditory mismatch impair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core neural dysfunctions in schizophrenia[J].Brain, 2015,138(8):1410-1423.
[3]汪向东, 姜长青,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M].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239.
[4]李功安, 胡雄, 金德珍. 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信度检验[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0, 5(4): 150-152.
[5]汪云芳, 王美, 谭凤玲, 等. 改良型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J]. 广州医药, 2016, 47(4): 33-36.
[6]徐良雄, 曾德志, 曹文涛, 等.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12): 102-104.
[7]刘家麒, 冀伟, 康星星, 等. 小组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康复疗效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11):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