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3-15徐风
徐风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这里我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要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幻灯片、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至于在深奥的数学迷宫中迷失方向。
二、加强直观教学,形成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利用“直观”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来进行教。“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創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重视操作过程,发展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瓶,将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学生沿着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大家通过动手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的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柱等课时,让学生在实行操作和答问中,明确思维方式,弄懂算理,学生在搬弄具体事物时,发散思维,使其印象极其深刻,学习兴趣越学越浓。
“好表扬”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表现或回答,可点头表示肯定,说“好”或者“对”表示赞许;也可以说句鼓励的话“真好”“真会动脑筋”;还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奖给小红花,插上小红旗等形式,对学习上的进步表示祝贺。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写有下面这道题的小黑板:
把上一行的每个数都减8,得数分别填在下一行的口里面。
11 13 10 15 12 17 16 14 9 18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然后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①移动8,全班口答;②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8(不按顺序),让全班口答;③按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④插红旗比赛,老师移动卡片8,学生出示数字卡片,给全对的小组插小红旗鼓励。
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五、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自我体验的机会。在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作者单位:盱眙县铁佛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