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修复术后患者尿DPd/Sc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8-03-15关文东王毅军张建全白庆瑞丁春燕高丽荣

山东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龈沟牙槽骨口腔医学

关文东,王毅军,张建全,白庆瑞,丁春燕,高丽荣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天津 301800)

口腔种植牙修复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牙槽骨严重骨吸收等一系列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1]。术后牙槽骨会经历一个吸收以及改建的过程,术后1个月是牙槽骨吸收的高峰期,术后6个月逐步稳定[2,3]。尿脱氧吡啶啉(DPd)是反映机体骨吸收重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4~6],由于尿DPd在肾生成,尿DPd与肾功能有明显相关性,故临床采用DPd/肝酐(Scr)反映骨科患者骨吸收重建活跃程度。本研究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术后患者DPd/Scr变化,现分析结果,探讨术后DPd/Scr判断种植体植骨融合效果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的患者89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20~64(39.2±10.4)岁。纳入标准:①行单颗人工口腔种植牙修复;②年龄18~65岁;③病历检查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伴有牙周炎、骨质疏松以及种植体周围病变;②合并糖尿病或甲亢;③入院30天前接受过免疫调节剂或抗炎药物治疗;④更年期或绝经期女性;⑤随访期间失访;⑥有血液疾病或恶性肿瘤。观察组随访30天时行X线检查,结果示植骨整合不良11例,整合良好78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21~63(39.0±10.5)岁。两组性别、年龄相比P均>0.05。本研究内容、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尿DPd/Scr 观察组术前7 天(术前)、术后7 天、术后30 天及对照组体检时收集尿液,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尿DPd、Scr,计算DPd/Scr。两组术前DPd/Scr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点DPd/Scr均高于术前;术后30天低于术后7天(P均<0.05),但仍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整合不良者术后7天、30天DPd/Scr均高于整合良好者(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DPd/Scr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7 d比较,#P<0.05;与植骨整合良好者比较,△P<0.05。

1.4 尿DPd/Scr判断种植体植骨整合效果的价值 术后7天、30天尿DPd/Scr判断种植体植骨整合不良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739。

2 讨论

种植体修复术后牙槽骨吸收改建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炎症和骨吸收并存的过程[9~13]。骨基质成熟胶原纤维中,α 肽链末端的3 个赖氨酸交联形成吡啶交联蛋白,该交联物螺旋部分交联位点上的氨基酸是羟赖氨酸残基。骨吸收重建过程中,破骨细胞分泌赖氨酰氧化酶降解成熟的胶原产生DPd并释放入血,不经肝脏代谢直接经尿排泄。故尿DPd是反映骨吸收活动的客观指标。由于DPd、Scr通过基底膜的方式类似,尿DPd水平与尿Scr呈正相关,故临床上一般用尿DPd/Scr来反映骨吸收重建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各时点尿DPd/Scr均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进一步证实种植体修复术后患者骨吸收重建活跃,与文献[14~18]报道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种植体植骨整合不良者尿DPd/Scr均高于整合良好者。术后7、30天尿DPd/Scr判断种植体植骨整合不良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739,表明口腔种植修复术后7、30 天尿DPd/Scr与种植体植骨整合效果有相关性。提示临床可用术后7、30天尿DPd/Scr预测种植体植骨整合情况。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口腔种植修复术后种植体植骨整合不良患者种植体周围炎症水平明显高于整合良好者[19,20]。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牙槽骨的吸收重建较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活跃,破骨细胞大量降解骨基质中的胶原纤维(主要为Ⅰ型胶原)产生DPd并释放入血。这可能是术后植骨整合不良者尿DPd/Scr均高于整合良好者的原因。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术后患者炎症水平增高以及牙槽骨吸收重建活跃,且其与种植体植骨整合情况有关。检测术后尿DPd/Scr有助于判断骨吸收重建情况以及种植体植骨整合效果。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1] Calcagnotto T, Schwengber MMB, De Antoni CC, et al. Magnetic field effects on bone repair after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implants: histometric and biochemistry evaluation[J]. Ann Maxillofac Surg, 2017,7(1):18-24.

[2] 刘珍珍,周延民,孙晓琳,等.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诱导角化龈增量一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7,52(5):314-315.

[3] 林智勇,何颖朝,张雪锋,等.种植固定—活动结合修复综合疗法对患者牙列缺失修复的作用影响[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22(1):16-18.

[4] 黄璟,周毅.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1):63-68.

[5] 欧琼,黄余良,张群锋,等.外源性硫化氢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及护骨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7):26-30.

[6] 王晓洁,杨烁,徐淑兰,等.不同熔附金属全冠对种植体周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8):2755-2758.

[7] Salvatori P, Mincione A, Rizzi L, et al. Maxillary resection for cancer, zygomatic implants insertion, and palatal repair as single-stage procedure: report of three cases[J]. Maxillofac Plast Reconstr Surg, 2017,39(1):13-13.

[8] 仲东.3种材料种植体植入义齿修复钴铬合金聚合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以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对种植体周围牙龈指数和龈沟液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3):77-78.

[9] 周会,吕林虎,刘敏,等.浓缩生长因子对炎症期即刻种植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8):1255-1257.

[10] 张宁,慕童,李红梅,等.埋入式和非埋入式种植体对于薄龈型患者后牙区单颗固定种植修复后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8):907-910.

[11] 徐乙娜,杨朝晖,孔祥波,等.种植体周龈沟液IL-17 A和IL-35水平检测及意义[J].口腔医学,2016,36(2):135-138.

[12] 王亚玲,曹直.应用种植体修复后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的IL-2、IL-8水平变化及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11):1184-1185.

[13] 罗蓉,罗军,夏罗英,等.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TNF-α、IL-6、IL-8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3):324-327.

[14] 石莹,姬晓炜,李晶,等.脂代谢紊乱患者牙种植体稳定性的评价[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3):251-254.

[15] 李秀芬,孙太冉,王玮,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33-35.

[16] 黄灵,李雪斌,黄建敏,等.加用托吡酯对难治性癫痫患儿异常放电、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355-358.

[17] 林立垚.炎性指标与口腔种植修复术患者种植体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9):104-107.

[18] 左恩俊,许诺,胡书海,等.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TNF-α和 MMP-8水平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37(6):533-536.

猜你喜欢

龈沟牙槽骨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