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影响
2018-03-15单光芹
单光芹
(山东省新泰市精神病医院,山东 泰安 271200)
精神病是属于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日常行为、情感认识以及心理活动均存在异常,长期处于精神异常的状态下,会有自残、攻击他人的行为。由于患者机体的各种因素引起大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患者的精神意识、思维意识以及情感意识等出现障碍。重性精神病则表明患者的精神功能受损程度非常严重。不能与现实生活相接触。临床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本次进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止护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具体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73岁,平均(47.3±10.7)岁,病程0.8~15.3年,平均(8.7±3.1)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4岁,平均(48.1±11.1)岁,病程0.9~14.9年,平均(8.6±2.9)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1]。观察组患者进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止护理,具体措施有:成立护理小组,对进行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有重性精神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悉相关护理内容,以及对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从各个方面了解患者病情,分析患者的特点并记录在个人档案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重性精神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得到患者家属的配合。同时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训练患者在家中生活的能力,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若患者出现急性肇事情况,家属要及时向护理人员反馈,护理人员要立即上门进行护理干预。达到医院家庭相互配合[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时间进行统计,同时记录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若同一患者发生2次(包括两次)以上不良事件,则表明记为不良事件发生。观察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服药依从性。若同一患者在30d内拒绝服用药物5次(包括5次)以上,则表明该患者服药依从[3]。同时观察患者家属进行护理的,家庭成员参与率,若家属拒绝沟通和(或)护理3次(包括三次)以下,则表明家庭成员参与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关指标比较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总时间为(36.3±2.3)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21.3±2.7)d,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总时间为(46.2±1.9)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29.4±3.3)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庭成员参与情况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医院家庭一体化治疗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防治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能够提高家属对疾病的重视度。常规护理方式忽略家庭的重要性。单纯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不理与患者恢复健康,采用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止护理[5]。让患者在家庭的氛围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经过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时间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对其采用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家属的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患者家属参与率高,有利于患者恢复。
[1]邹定芬.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32-232.
[2]潘志清,陆 宾,林卫霞,等.“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干预在社区精神病患者中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5(3):456-457.
[3]孙长丽.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能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45(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