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
2018-03-15解朝群
解朝群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贵州 遵义 563000)
所谓的人性化护理,是指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的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产科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对象主要有产妇和新生儿,因而院方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升护理水平,获得更高水平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对98例产妇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两种方式,各49例,进而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初产妇31例,经产妇18例,孕周37~42周,年龄21~30岁。观察组初产妇29例,经产妇20例,孕周37~41周,年龄20~31岁。两组产妇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早期下床活动、新生儿喂养方法指导等基础护理指导内容。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除常规护理手段之外,还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孕前教育:在孕妇初次就诊时,创建个人档案,并针对产妇怀孕的不同周期而发放相关的教育资料,并结合产妇的实际心理特点,积极与其沟通和交流,并及时告知孕妇自身及胎儿的状况,帮助产妇树立自信心。(2)营造舒适、明亮的室内环境,尽可能消除孕妇的陌生感。(3)护理人员对孕妇加强细节服务,给予产妇以心理支持,必要时可实现家属陪同,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助产士应教会其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对其加强按摩,以减轻疼痛感。(4)促进护理人员和产妇之间的沟通,以了解产妇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增强双方之间的信赖感[2]。
1.3 观察指标
(1)基于VAS方法对产妇产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按照评分设定为重度、中度、轻度、无痛指标;(2)产妇分娩方式有剖宫产、自然分娩两个指标;(3)根据本院制定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对比
由表1可知,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 [n(%)]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
由表2可知,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53.06%,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37±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3.92±4.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人性化护理是新型护理服务模式,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使产妇在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都能产生愉悦感,对分娩和产后恢复有利[3]。在本次研究中,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产妇,其产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产妇。从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护理满意度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方式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张静文.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4):154-155.
[2] 王小亚,鱼秀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探究[J].吉林医学,2014,35(26):5917-5918.
[3] 李志敏.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探究[J].中外医疗,2013,32(26):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