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穴青蟹养殖技术

2018-03-15王万东

中国水产 2018年3期
关键词:青蟹蟹苗蜕壳

文/王万东

拟穴青蟹是我国最珍贵的水产品之一,但养殖拟穴青蟹并不容易,在池塘的建造、幼苗的饲养、日常的管理、病害的防治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2013年、2016年福建省云霄县实施了拟穴青蟹养殖推广专项,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在民间俗称“蟳”。在动物分类中青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其环境适应性极强,生长得非常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浙江这三个省市。国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印度洋、日本、泰国、菲律宾、红海和南非等地区,范围非常广泛。

一、拟穴青蟹的基本生存情况

拟穴青蟹喜欢栖息于江河入海口、内湾潮间带、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或沟壑中。拟穴青蟹以游泳、爬行为主,平时喜欢掘洞,白天的时候多会潜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中,夜晚时会外出寻觅所需要的食物,食物大部分以肉食为主,如小贝壳、田螺、小鱼和小虾米等。拟穴青蟹的环境适应性强,盐度一般为7~33,最适合盐度为10~20,水温18℃~25℃最为适宜,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拟穴青蟹生命力最强,食欲也最为旺盛。在拟穴青蟹的整个生长生活过程中,它会有13次的蜕壳经历,包括幼体蜕壳6次,生长期蜕壳6次,生产繁殖期蜕壳1次。蜕壳伴随了拟穴青蟹的整个生长期。

二、拟穴青蟹养殖的使用原料和饲养方法

根据我国沿海地区水产品生产养殖的实践来看,其养殖的方式日益趋向于多样化,有专门建设池塘单养拟穴青蟹的,也有与其他水产养殖品种混合饲养的,还有在浅滩堤坝围网养殖的。不论哪一种养殖方式,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单就拟穴青蟹池塘养殖技术来进行分析。

(一)拟穴青蟹生存池塘的建造条件

拟穴青蟹养殖池塘的面积不可太小也不可太大,面积太小不适合拟穴青蟹的生长与繁殖,面积太大不利于日常管理并浪费养殖水域资源。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便于管理和利于拟穴青蟹的生长与繁殖。在池塘深度方面的设计和布置上也应该做到严谨,池深大约1.8m,养殖时水深控制在1.4m~1.6m之间,池塘的底部要用泥土铺设,做到平坦少坑。同时池塘的四周需要挖有环状的沟壑,沟的深度和宽度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养殖经验设定,一般沟的深度为50cm,宽度为8m。在环状沟壑的最底部需要留有一个排水口,以方便日后池水的更换,即使这个池塘的建造依靠的是自然潮汐和人工机械补水结合来更换池水的。池水的盐度要控制在10~18内,pH值为8.0。为了防止拟穴青蟹逃跑和流失,需要在池塘四周边坡铺砌水泥板或条石,坡度不能太小,最好与池底成垂直方向,其下部埋入泥土3cm~5cm,亦可采用石棉瓦或用竹箔围拦。

(二)池塘的清洁与消毒

在投放拟穴青蟹幼苗之前清除池塘内一切不利于蟹苗生长和存活的因素,池塘必须经过暴晒,并且需要将池底的淤泥、有机沉淀物和生物尸骸、残饵等彻底清除;也可以多次用高压水枪冲刷,去除池底残留物。在进行暴晒的时候把池底重新翻耕一遍再次暴晒。在投放幼苗前15d~20d左右,池塘消毒的部分就用生石灰代替,因为生石灰是大面积物品消毒的最佳选择,除了杀菌消毒它还可以增加池塘的钙离子含量,每亩大约使用130kg~150kg,把生石灰与水融合泼入池中,用来杀灭病毒细菌和有害的微生物。

(三)蟹的基本饵料和饲料的培养

在池塘进行基本的消毒杀菌后和拟穴青蟹幼苗投放前10d,池塘养殖人员就需要安排池塘进水,进入池塘的水也需要进行严格把控,要用60目~80目的纱绢进行过滤。等池水超过浅滩面40cm即可,同时每亩池塘需要再施加尿素1.6kg,过磷酸钙1kg,也可以用施肥水素代替来培养拟穴青蟹所需的蟹饵料生物,为了保证拟穴青蟹幼苗和成品苗能够获取一定阳光的照射,池塘水的透明度必须达标,在30cm~40cm之间。

(四)青蟹幼苗和成品苗的饲养

我们所选择的拟穴青蟹蟹苗大都当地海域地区捕捞上来的纯天然拟穴青蟹蟹苗,规格整齐划一,质量绝对上乘,在蟹的各种基因和养殖方法上,都是采用了相同的手段培养出的,统一养殖不会存在不适应环境的蟹苗,不含有任何的疾病和伤残。投放和运输幼苗的时候应该选择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这样可以保证幼苗在运输过程中或投放时减少损失,提高成活率。从环境的角度看,阳光充足以及空气的湿度小,更有利于幼苗的存活。建议选择在早上10时左右或者在下午4时左右的时间段进行运输和投放,苗种下塘时还要避免因水温、盐度差别太悬殊,造成蟹苗入池后出现大量死亡,因此需尽量缩小养殖池塘的水温、盐度等条件与蟹苗原生长环境的差距。

成品蟹的养殖,平常可使用黑金神+活菌王,以分解水中多余的有机质。遇到温度较高的天气,成品蟹的食量会增大,在喂养上注意增加喂食量,避免成年蟹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缺少食物而影响整体的生长。成品蟹大量进食后,会增加排泄量,在这个阶段池底的沉淀物也会不断增加,因此需注意定时地对池塘进行清理。由于成品蟹的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细菌,部分细菌和病毒在这样的水温和环境中会大量滋生,会引起成年蟹生病和死亡。所以在这一阶段还要增加对成年蟹年免疫力的培养,以提高蟹的抗病能力。成品蟹的日常管理主要在温度、水分以及饲养环境中饲料的饱和度等方面,合理的成品蟹饲养需要把握好成品蟹中的健康度,不同成品蟹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为了在同一环境中饲养出大致适应此成长环境的成品蟹,更需要在成品蟹的饲养中细心把握其成长的进度和细节。

(五)科学合理的投放鱼饵饲料

在饲养拟穴青蟹幼苗时,不能总是以喂养饲料为主,同时还要喂养它们喜欢的肉食动物,例如小鱼、小虾、蛤蜊和田螺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苗的生长。投放饵料时需根据幼苗的食物摄入量、活动情况,和当天的天气情况、潮汐来临情况等外界因素随时做出相应调整,喂食分早、晚两次,其余时间不需要投食。

(六)池塘水的质量管理

在幼苗养殖初期,池塘以加水为主,水位由40cm逐渐加至1m~1.2m。根据水的质量情况和幼苗的不同生长季节来更换水位,更换水时也要视当天的潮汐情况而定,潮汐小就需要加大水量,潮汐大则需要减少水量。还需要定期的检查,投放可以改变水质的改良剂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化学制剂,以保证池水的质量。

(七)池塘的日常管理

养殖人员要做到每天早、中、晚都巡视池塘,观察拟穴青蟹的摄食量、生长状况、水温、病害感染以及防逃跑措施的稳定性等,以避免问题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损失。测量水质指标的各个达标项,若没有达到标准,及时做出调节。

(八)预防幼苗病害感染

不定期地对幼苗进行科学医治,在幼苗养殖上做到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提前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止幼苗受到病害的感染。

三、养殖结果

云霄县东厦镇地处漳江两岸、海淡水交汇处,区内有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是拟穴青蟹天然生长场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为了扶持云霄县拟穴青蟹养殖事业发展,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下达青蟹养殖推广和青蟹养殖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五新”科技推广专项资金,云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担这两个项目,在东厦镇竹塔村方惠坤养殖池实施。项目实施前,拟穴青蟹养殖面积1万亩,年产量1500吨,年产值1.5亿元;项目实施完成后,云霄县拟穴青蟹养殖面积扩大到2万亩,养殖户掌握了一定控制病害发生和防治病害的技能,做到健康养殖,提高了拟穴青蟹产量和质量,年产量达2000吨,年产值达2亿元,分别比实施前提升500吨和0.5亿元,为当地百姓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总结

(一)收捕的原则

收捕的时间要适时,拟穴青蟹养殖与收捕具有特殊性,因此绝不可以乱捕烂杀,一定要灵活的进行捕捞,做到“捕大留小,捕肥留瘦;及时放苗,适时捕捉”。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捕捞,不可一味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大肆捕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拟穴青蟹养殖达到最高经济效益。

(二)防治病害的原则

拟穴青蟹主要病害有纤毛虫病及丝状藻附着综合症、蜕壳不遂症、黄斑病和黄水病等。当前,对青蟹养殖病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透,所以现在仍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防治,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从增强青蟹体质和自身的抵抗力入手,以减少减轻病害的发生,达到青蟹养殖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三)投放饵料的原则

投放饵料时要均匀的将饵料撒在池塘周围,不可以撒在池塘中央;投放新鲜的饵料,当天食物当天清除,每天分早、晚两次投放,根据拟穴青蟹喜好夜晚出来觅食的特性,晚上投放食物的时候可以加大投放量。

猜你喜欢

青蟹蟹苗蜕壳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两只螃蟹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膨化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对拟穴青蟹育肥的影响
这只蟹苗不简单!1万斤上市1天就被抢空,卖价比别人贵还要提前预订(上)
蟹苗选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