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乌鳢三种饵料投喂效果对比试验

2018-03-15李存琳

中国水产 2018年3期
关键词:乌鳢鲜鱼鸡鸭

文/李存琳

为推进乌鳢养殖业健康发展,顺应现代渔业的发展需求,给水产养殖户提供新技术新模式,2017年4月~2017年10月,安徽省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相关企业在茨淮新河黑鱼养殖基地开展了养殖乌鳢用冰鲜鱼、鸡鸭内脏、专用颗粒料等三种不同饵料投喂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投喂专用颗粒料效果最好,既提质增效、生态环保,又省时省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乌鳢是怀远县水产养殖主导品种之一,年养殖产量全省第一,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近两年来,怀远乌鳢养殖除传统投喂冰鲜鱼外,出现部分养殖户改投鸡鸭内脏或专用颗粒料的新养殖方式。为顺应现代渔业发展需求,给水产养殖户科技提供新技术新模式,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与怀远县玲杰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在茨淮新河黑鱼养殖基地开展了三种饵料投喂效果对比试验。本次试验主要通过投喂三种不同饵料在养殖成活率、经济效益、商品鱼品质、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等方面综合比对,得出投喂专用颗粒料综合效果最好,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茨淮新河北岸怀远县荆山镇石山村河下,共6口池塘,每口2亩,其中对照组2口(即投喂冰鲜鱼组,编号:对照组池Ⅰ、对照组池Ⅱ),试验A组2口(即投喂鸡鸭内脏组,编号:试验A组池Ⅰ、试验A组池Ⅱ),试验B组2口(即投喂专用颗粒料组,编号:试验B组池Ⅰ、试验B组池Ⅱ)。池塘均为东西走向,进排水分开,坝埂坚固,粘土,保水性好。池塘四周种植水花生,面积约占水面的25%左右。

(二)水源条件

养殖用水来自茨淮新河,水质清新,无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渔业水质标准》。同时,开挖了2口60m的深水井,当河水水位过低时向池塘加注新水。

(三)投苗前的准备

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和杂物然后曝晒,并趁机修整池埂和设置相关设施。放养前10天,每亩用100kg生石灰化水趁热遍洒消毒。放养前3天注水到1.0m深,待乌鳢苗种投放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深。每口塘配备1.5kW增氧机1台。

(四)苗种放养

一般3月底4月初投放,要选择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色鲜亮、游动敏捷的乌鳢苗种。亩投放3500尾左右,平均规格100g/尾。另外,亩投放滤食性鱼类鳙鱼、鲢鱼各20尾,平均规格150g/尾。

(五)饵料与投喂

1.饵料的选择

2013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新的《刑事诉讼法》和2015年2月4日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把电子证据列为法定证据的一种,也结束了理论界和实务届对电子数据的纷争。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情况下,电子数据诉讼活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子数据保全的案件发生与生活密不可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未赋予证据保全制度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将其作为证据收集的一部分”。[1]现今整个立法体系没有一部相对完整的对电子数据保全的指导和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网络纠纷和网络电子犯罪案件的迫切需要。

冰鲜鱼和鸡鸭内脏均从附近冷库采购,冰鲜鱼大多以青条鱼为主,鸡鸭内脏多以鸭肝为主,应选择颜色鲜亮的,要剔除腐烂变质发黑的。专用颗粒料选用福建正源饲料公司生产的“冠源”牌乌鳢专用颗粒饲料,视鱼体大小,适时投喂4#、5#、6#料。

2.投喂驯化

乌鳢苗培育大多投喂的是专用颗粒料,成鱼养殖时若选择继续投喂专用颗粒料则无需驯化;若改投冰鲜鱼或鸡鸭内脏的则需进行驯化,逐日减少原专用颗粒料投喂量,增加冰鲜鱼或鸡鸭内脏投喂量,一般经过7日~10日可完全转变食性。

3.投喂

坚持四定原则,每日投喂2次(上午8时~9时、下午4时~5时),上下午投喂量各占45%、55%左右。乌鳢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秋季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一般情况下,投喂冰鲜鱼或鸡鸭内脏的日投饵量在5%~8%,投喂专用颗粒料在2%~4%。冰鲜鱼或鸡鸭内脏需化冻并清洗消毒后投喂,专用颗粒料视鱼口径大小直接投喂。一般在10月底停止投喂。

表1 2017年养殖池塘水质检测情况表

(七)病害防治

乌鳢养殖密度大,要想产量高,水质调控至关重要。重点对pH值、非离子氨、溶氧等水质主要指标定期开展检测(详见表1),适时泼洒枯草芽孢杆菌、EM露等生物制剂或加换新水进行有效调控。特别是6月~9月,要定期加换新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15cm~25cm之间。每2天~3天加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10cm~15cm左右。每20天左右换水1次,换水量约占全池水量的1/3。投喂鸡鸭内脏最容易坏水,要加大加换水的频率。此外,通过适量投放滤食性鱼类(黄、白鲢),可有效控制浮游生物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原则。3月底4月初,乌鳢苗种入池前,一定要进行体表消毒,重点防治水霉病及寄生病,一般采用3%~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5分钟~10分钟。6月~9月,乌鳢摄食旺盛,生长快,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此时要重点防治车轮虫病、肠炎病、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一般每隔15天~20天,用10%的聚维酮碘或20%的戊二醛分别以0.5ml/L、0.4ml/L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用大黄、大蒜、五倍子、穿心莲等中草药适量添加在饵料中,连喂5天~7天。另外,食台周边要按时消毒,至少每3天消毒1次。

二、结果

(一)投放和捕捞情况

2017年11月起捕,共起捕商品乌鳢43107kg,平均亩产3592kg。其中,对照组平均亩产3633 kg,平均成活率94.96%,平均饵料系数为3.97,平均增重率914.66%;试验A组平均亩产3561kg,平均成活率是93.54%,饵料系数是4.88,平均增重率897.41%;试验B组平均亩产3584kg,平均成活率是96.24%,饵料系数是1.57,平均增重率907.31%。鲢鳙鱼忽略不计。详见表2。

表2 投放和捕捞情况表

(二)投入产出情况

总投入648113元,总产出891004元,投入产出比为1∶1.37,亩利润20241元。其中:对照组投入产出比为1∶1.33,亩利润19005元;试验A组投入产出比为1∶1.41,亩利润20879元;试验B组投入产出比为1∶1.38,亩利润20839元。详见表3。

三、分析总结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

(一)单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投喂鸡鸭内脏养殖利润最高,亩利润20879元,投入产出比1∶1.41;投喂专用颗粒料次之,亩利润20839元,投入产出比1∶1.38;投喂冰鲜鱼最差,亩利润19005元,投入产出比1∶1.33。主要是因为投喂鸡鸭内脏的饵料成本明显低。

(二)从成活率方面看,投喂专用颗粒料成活率最高,达96.24%;投喂冰鲜鱼次之,94.96%;投喂鸡鸭内脏最低,93.54%。主要原因是因为投喂专用颗粒料营养全面,水质好调控,病害少。

(三)从饵料采购运输与贮存方面看,专用颗粒料用量小,采购运输简单方便,容易贮存,不易变质;而鸡鸭内脏和冰鲜鱼用量大,采购运输或冰冻贮存费用高,变腐烂变质。

(四)从养殖水体水质检测结果看,投喂专用颗粒料优势明显。非离子氨、pH值、溶氧、漂浮物质等多项指标均优,完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而投喂鸡鸭内脏使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非离子氨时常超标,水面也出现明显油膜及浮沫,养殖废水的无序排放将造成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染,养殖前景令人堪忧。

(五)从外观和口味看上,投喂专用颗粒料和冰鲜鱼的商品乌鳢体色鲜亮、背部多为青黑鱼,体长匀称,品感鲜美。投喂鸡鸭内脏的商品乌鳢体色浑浊灰黄,体短肚大,品味差。

综上所述,养殖乌鳢投喂冰鲜鱼和鸡鸭内脏,特别是投喂鸡鸭内脏,虽然饵料价格低廉养殖经济效益较好,但饵料中往往残留着粪便、携带着细菌,更有甚者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直接扔到池塘里投喂,致使水质极易变坏,鱼病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很难治愈,对水域污染较严重,不符合现代渔业发展要求,终究会被淘汰。而投喂专用颗粒料,具有成活率高、水质好调控,饵料系数低、病害发生率低等特点,符合现代渔业提质增资、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省时省力,节能节水,综合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表3 投入产出情况表单位:元

猜你喜欢

乌鳢鲜鱼鸡鸭
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乌鳢池塘网箱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乌鳢和金黄色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地区乌鳢和白化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小猫咪
第一次炒鲜鱼的收获
村妇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我家的鸡鸭鹅
教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