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练一得一改

2018-03-14倪雪芹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三年级

倪雪芹

【摘 要】三年级对于学生能否走稳习作之路非常关键。为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语言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随文练笔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每课至少一练,每练至少一得,每练至少一改”的教学策略,细分练笔内容,使“读”与“写”有机融为一体,以读寓写,写中促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随文练笔;三年级;语用

作为起步阶段,三年级对于学生能否走稳习作之路非常关键,但三年级学生文本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均相对薄弱,当堂写话能力更明显不足。通过何种教学载体,才能稳步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语用”能力,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研究发现,随文练笔作为一种非常灵活的写作训练方式,选题角度小,往往5~1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比较适合习作初学者。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一练、一得、一改”三个策略进行随文练笔研究,以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每课至少一练,重视随文练笔的使用

教师要充分重视随文练笔,每篇课文至少安排一次,可根据练笔内容将其细分为“整体感知”“细读感悟”“延伸运用”三类,使其在阅读教学环节中具有可操作性。

(一)整体感知类练笔的使用

整体感知类随文练笔一般安排在阅读课的初始阶段,练笔的主要目标是提取最初的阅读信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整体感知类随文练笔可以安排在一些人物、事件相对清晰的记事类课文中。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主要事件非常清晰,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快就能发现,课文主要人物是“我”和老爷爷,主要事件是互相鼓励爬上天都峰,因此该文非常适合进行此类练笔。

(二)细读感悟类练笔的使用

细读感悟类随文练笔一般安排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抓住某个内容空白点进行想象练笔,也可找准某个语用落实点进行扩充练笔,它们都可以起到内化文本情感或理解文本内容的作用。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然后安排一次细读感悟类随文练笔,用文中出现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画上街市的热闹。

(三)延伸运用类练笔的使用

延伸运用类随文练笔一般安排在阅读教学的结束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已经在文本中走了一個来回,对于文本的内容、内涵、情感已经基本理解。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本中,探究作者在遣词造句、选材组材等方面的规律。安排延伸运用类随文练笔,就是希望学生将本课探究到的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通过实践加以掌握。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在感受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丰收美丽快乐的秋天之后,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体会课文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美景,然后安排一次延伸运用类随文练笔,让学生学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夸夸秋天的美。

二、每练至少一得,强化随文练笔的设计

随文练笔提倡读写结合。如何使“读”与“写”有机融为一体,“读”中寓“写”“写”中促“读”?精心设计、有效发挥练笔功能,显得极为重要。

(一)整体感知类练笔:着重概括大意

三年级学生在概括文本大意时,词不达意、抓不住重点、语言啰唆、照搬整段课文等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选择适合的文本,精心设计感知类随文练笔,可提升学生概括文本大意的能力。

1.通过扩充题目进行概括。有的课文的题目,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可以概括出主要内容。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玩出了名堂》《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三年级下册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西门豹》等,课文题目中或出现了主要人物,或出现了主要事件,或两者同时出现。教学这几篇课文时,就可设计感知类随文练笔,以提升学生抓住题目概括文本大意的能力。

2.通过抓关键句进行概括。有些课文读了一遍,重点内容就一目了然:有的出现了概括全文的总起句或总结句,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下册的《和时间赛跑》;有的中间有清晰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如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有的每一个自然段各自都有清晰的总结性句子,如三年级下册的《太阳》。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就可以设计感知类随文练笔,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或段落,然后稍加整理,即可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感悟类练笔:注重理解内容

三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明显,很多学生习惯于老老实实听教师把课文内容讲一遍,而不是自己把课文真正学懂。此年段学生正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而课文中很多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理解时的确存在难度。此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感悟类随文练笔,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

1.联系上下文练笔并理解。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决定了词和句子往往存在多个含义,但在具体语境中,它们的意义又具有单一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引导学生把一个词句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但三年级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比较狭窄,不太习惯整体考虑问题。所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以感悟类练笔为途径,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是一个好方法。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为了有效理解“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这个重点句,可以设计这样的练笔:“英子为什么犹豫,好好读读第1~2自然段,然后写下来。”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不仅能联系前后文把英子犹豫的原因弄清楚,也能切身体验到英子当时的无奈。

2.联系学生生活练笔并理解。三年级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对于一些深奥的内容,理解时经常会出现思维脱节的现象。通过随文练笔联系学生的生活,可以为学生搭建理解的桥梁,有效攻破教学难点。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时,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可以设计这样的练笔:“圣诞节的时候你收到了哪些礼物?看看金吉娅是怎样做的,你体会到什么,然后写下来。”学生在完成这一练笔的过程中,通过将自己收取礼物的过程和金吉娅为陌生人奉献爱心的过程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金吉娅的同情心。

(三)延伸运用类练笔:着重习得语言

崔峦老师对新课标做过这样的解读:“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厘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高年级教学。”现行教材采用的是“读写分离”的编排方式,致使习作内容和目标出现了看似自由实则无序的状态。要想逐步有序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以课文为依托,巧妙设计延伸运用类随文练笔是一个好办法。

1.在练笔中习得构段方式。不少课文的段落结构很有特点,我们便可以抓住这些有特点的段落进行练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的第2自然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自然段后,观察某座大桥的图片,然后学着这一段的写法,从桥的长、宽、结实等方面写出大桥的雄伟。

2.在练笔中习得词句运用。对于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能准确运用各类词语和恰当运用不同句式也非常重要。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荷花》第4自然段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方法,而且很容易模仿。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先揣摩第二课《咏柳》中动人的风中柔柳 ,然后也学着用联想的方式把它写下来。

三、每练至少一改,细化随文练笔的评改

毋庸置疑,随文练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但真正要讓学生乐写、会写,评改同样重要。可以在设计随文练笔的同时,把练笔的评改整合进去,保证每次练笔中至少有一次评改,最大限度地发挥练笔的功能。

(一)整体感知类练笔:重引领,学生互评

因为感知类练笔的内容都是对一篇课文或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所以有很强的雷同性。评改时,可以先请2~3位完成速度比较快的学生进行口头汇报,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点评,强调练笔中的几个关键内容,最后让其他学生以这些内容为模板,同桌或前后同学间进行互相评改。

(二)细读感悟类练笔:抓典型,学生自评

感悟类练笔的内容虽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但因为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接近,还是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因此,教师在学生完成随笔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并逐一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点评,最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评改。

(三)延伸运用类练笔:重标准,多样评改

延伸类练笔注重学生写作方法的习得,练笔成果的差异非常大。因此,在评改时,教师要根据内容有梯度地安排几个明确的标准。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的延伸类练笔的标准为:写出女娲辛苦寻找纯青石的,得一颗星;写出她3个以上动作的,得一颗星;语句通顺、书写正确的,得一颗星。学生做到了其中一条就可以得星,并可以累加。具体评改时,教师可先评改5~6名速度较快、表现优秀的学生的练笔,然后请他们分别评改一位身边的学困生的练笔。同时,教师指导其他水平中等的学生进行互相评改。

总之,只要我们多尝试练笔的方法,注重实效,相信一定能使三年级的随文练笔更加有效,同时真正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内化。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浙江省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 314000)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三年级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随文练笔,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