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
2018-03-14王振涛孙淑娟
王振涛,孙淑娟
(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男女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动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大量关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就业及运动动机的书籍、期刊、论文、报纸等相关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2001年张力为编制的《运动动机量表》,由回避倾向和参与倾向2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共3题。回避倾向总分越高,说明回避倾向越强;参与倾向总分越高,说明参与倾向越强。此量表已进行过信、效度检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522份,其中有效问卷496份,回收率为93.2%,有效回收率为88.6%。其中男运动员243份,占总数的49%,女运动员253份,占总数的51%。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 2013整理数据,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2组样本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样本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Games-Howell(A)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男女运动员整体运动动机现状
通过调查得知,男运动员运动动机参与倾向平均得分为10.66分,女运动员运动动机参与倾向平均得分为10.34分,且有62.55%的男运动员和49.8%的女运动员参与倾向为12分(最高分),说明男运动员参与倾向维度高于女运动员,参与动机强,更能从篮球的训练竞赛中体验到乐趣;而男运动员回避倾向均数为3.46,女运动员回避倾向均数为3.95,说明男运动员在回避倾向维度方面略低于女运动员,回避倾向较低,不希望退出本专项的训练与竞赛。
2.2 不同角色认同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研究
由表1可知,角色认同为“大学生运动员”的男运动员其参与倾向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5),回避倾向略低于女运动员,说明男性“大学生运动员”有高参与、低回避的倾向;角色认同为“运动员大学生”的男运动员其参与倾向和回避倾向均略低于女运动员,其原因可能是女性“运动员大学生”会先认定自己为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在平时运动训练中会以一名专业运动员的水准要求自己,并进行较多的专项训练,且能从竞赛中体验到乐趣,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女运动员的2种角色认同在参与倾向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角色认同为“运动员大学生”的女运动员参与倾向显著高于角色认同为“大学生运动员”的女运动员,回避倾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也表现出“大学生运动员”略高的趋势。这说明角色定位为“运动员大学生”的女运动员有较强的参与倾向和较低的回避倾向,更能从本专业的训练、竞赛中体验到乐趣,不希望退出本专业的比赛。总之,女运动员角色定位为“运动员大学生”整体动机较强;男运动员角色定位“大学生运动员”整体动机比较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第一角色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应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加强对参与倾向较低的女“大学生运动员”和男“运动员大学生”的动机激励,不断变化练习的方法、手段,让运动员体验到训练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要关注女“运动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2.3 不同球队角色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研究
由表2可知,在球队中担任主力的男、女运动员参与倾向最高,其次是替补队员,最后是第6人,而在球队中担任主力的男女运动员、替补队员回避倾向略低于第6人,第6人的回避倾向最高。结果表明,无论是男运动员或女运动员,第6人在球队中都有较低的参与倾向和较高回避倾向,整体运动动机较主力队员或替补队员弱。其可能的原因是,第6人在球队中担任重要角色,但受到教练员或队友的关注较少,重视程度不足,第6人也只有在主力队员发挥不稳定时才有被换上场的机会,因此会产生心理落差,运动动机在所有队员中是表现最低的。在球队中无论是担任主力队员、替补队员或是第6人,男运动员的参与倾向都要高于女运动员,而回避倾向都要低于女运动员。这说明在大学阶段女运动员较男运动员整体运动动机弱。
2.4 不同专业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研究
由表3可知,体育专业男运动员参与倾向略高于非体育专业男运动员,而回避倾向略低于非体育专业男运动员,表明男运动员学习体育专业有利于提高参与运动动机,减弱回避运动倾向。学习体育专业的女运动员其参与倾向与回避倾向均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女运动员(P<0.05),表明通过体育专业的学习,女运动员运动动机中倾向性更强,选择更加直接,既有较强的参与倾向,也有很强的回避倾向。无论是体育专业还是非体育专业,男运动员参与倾向均略高于女运动员。结果表明,男运动员有较强的参与感,这可能与男运动员更加活跃更渴望运动有关。非体育专业男运动员回避倾向略高于非体育专业女运动员,结果不显著,而体育专业男运动员回避倾向显著低于体育专业女运动员(P<0.05),说明是否体育专业显著影响了男女运动员的回避倾向,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相比,能显著提高女运动员回避倾向并略微降低男运动员回避倾向。总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在男女运动员参与倾向上的影响是一致的,均能提高男女运动员的参与倾向,而在回避倾向上,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对男女运动员的影响不一致,具体表现为:与非体育专业相比,体育专业能略微降低男运动员回避倾向,显著提高女运动员回避倾向(P<0.05)。
表1 不同角色认同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 n=496
表2 不同球队角色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 n=496
表3 不同专业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 n=49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主力队员运动动机最强,替补队员其次,第6人最低的趋势。
3.1.2 女运动员角色定位为“运动员大学生”的参与倾向显著高于“大学生运动员”,表明合理引导女运动员角色定位,可以显著提升其运动动机。
3.1.3 男“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倾向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运动员”,而男“运动员大学生”和女“运动员大学生”间差异不显著且表现出女“运动员大学生”参与倾向略高于男“运动员大学生”的趋势,表明当运动员界定自己为“普通大学生的身份”更多一点时,男女运动员运动动机表现出来的差异是男女不同性别运动本能的差异,而当运动员界定自己为“运动员”更多一点时,这种身份认同感显著提升了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使其与男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不相上下。
3.1.4 体育专业女运动员与非体育专业女运动员相比,具有显著的高参与、低回避的特点,表明专业和系统的体育学习能显著提高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参与感;体育专业的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相比,具有显著的低回避倾向和高参与的趋势。
3.2 建 议
3.2.1 提高对球队中第6人的关注及重视程度,加强运动动机激励。
3.2.2 加强对参与倾向较低的女“大学生运动员”和男“运动员大学生”的运动动机激励;同时要关注女“运动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3.2.3 加强对非体育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激励,特别是非体育专业的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激励。
[ 1 ]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1-33.
[ 2 ] 谭娜.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教育对策[ 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 3 ] 赵勤.CUBA女子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