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届世乒赛男单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技战术比较分析
2018-03-14鲁婷婷闫振龙
鲁婷婷,闫振龙,曲 强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马龙世界排名第一,是中国男子兵兵球队的领军人物,技战术全面,打法先进,特长突出,没有明显的漏洞。樊振东世界排名第二,是新生代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弧圈结合快攻横拍两面打法,在2015年兵超联赛中创下24场不败的记录,打破了马龙保持的23场不败记录。在第54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马龙4:3险胜樊振东。本文系统分析研究这场比赛,总结马龙和樊振东的技战术特点,并进行总结建议,为提高男子横拍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和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54届世乒赛男单决赛马龙对樊振东的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法 对马龙和樊振东的7局比赛录像进行反复观看,了解马龙和樊振东比赛的技战术运用情况。
1.2.2 三段统计法 三段统计法是将比赛中采用的各种技术分为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与相持段,对运动员比赛中三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进行统计与比较,掌握运动员的总体实力,了解运动员单项技术的长处与不足。
三段统计法每段的得分率(失分率)和使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段得分率(失分率)=段的合计得分(失分)/(段的得分+失分)×100%
段使用率=段的得分十失分/(全场总得分十总失分)
1.2.3 分段指标评估法 分段指标评估法是目前乒乓界流行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然后定量分析进行评估。
模式值评估指标为:(1)发球抢攻段:得分率60%~70%(及格60%,良好65%,优秀70%);使用率25%~30%;(2)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30%~50%(及格30%,良好40%,优秀50%);使用率15%~25%;(3)相持段:得分率45%~55%(及格45%,良好50%,优秀55%);使用率45%~55%。
2 结果与分析
马龙对樊振东比赛的三段指标分析结果见表1、表2。把每局比赛划分为3个阶段,1~4分为开局,5~8分为中局,9分以后为尾局。表1、表2表明,马龙中局的得分率偏低,与樊振东中局的得分率差距较大。两者开局的得分率差不多。樊振东尾局的得分率偏低,相比马龙尾局的得分率差距较大。马龙得分率高低顺序依次是尾局、开局和中局,樊振东得分率高低顺序依次是开局、中局和尾局。马龙抢发段的得分率良好,接抢段的得分率及格,相持段的得分率优秀。樊振东抢发段的得分率良好,接抢段的得分率良好,相持段的得分率及格。马龙在抢发段的使用率高于樊振东,接抢段的使用率低于樊振东,相持段的使用率2人持平。由比赛可以看出,马龙和樊振东开局、中局和尾局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差距不大。
2.1 抢发段
马龙在抢发段的得分率低于樊振东,失分率高于樊振东。马龙进攻技术使用最多的依次是正手拉/攻(10次)、反手拉/攻(6次)、侧身拉/攻(5次)和发球直接得分(4次),控制和拧/弹都为0。正手拉/攻的得分率和失分率一样,都为50%,反手拉/攻和侧身拉/攻的得分率高,说明马龙正手拉/攻技术发挥一般,稳定性有待提高,反手拉/攻和侧身拉/攻技术突出。樊振东进攻技术使用最多的依次是反手拉/攻(9次)、正手拉/攻(6次)、发球直接得分(4次)、拧/弹和控制(3次),侧身拉/攻为0。樊振东进攻技术中正手拉/攻、反手拉/攻、发球直接得分、拧/弹和控制得分率高,说明樊振东技术均衡,发挥稳定。
2.2 接抢段
马龙接抢段的得分率0,失分率100%。樊振东在接抢段的得分率38.1%,失分率61.9%。马龙在接抢段中,正手抢攻、侧身抢攻和反手抢攻的得分均为0,反手抢攻失分为2。樊振东正手抢攻得分为0,侧身抢攻得分为1,正手抢攻和侧身抢攻失分均为9,反手抢攻得分为7,失分为13。马龙在接抢段,正手抢攻、侧身抢攻和反手抢攻的次数(2次)要远低于樊振东(20次)。马龙在接抢段控制技术的次数(17次)远大于樊振东(0次),控制技术的失分率(58.8%)高于得分率(41.2%)。说明樊振东在接抢段的抢攻意识足,控制技术需要提高。
表1 马龙开局、中局、尾局的得分率、失分率和使用率
表2 樊振东开局、中局、尾局的得分率、失分率和使用率
2.3 相持段
马龙在相持段先起正手的得分率(42.9%)稍低于失分率(57.1%)。马龙在樊振东先起正手时,得分率低。樊振东先起正手的得分率(66.7%)远高于失分率(33.3%)。马龙先起反手的得分率(83.3%)远高于失分率(16.7%)。樊振东先起反手的得分率和失分率几乎一样(得分率48%,失分率52%)。马龙在樊振东先起反手时,得分率和失分率几乎一样。由比赛可以看出,马龙在相持段先起反手时,得分率高,在樊振东先起正手时,得分率低。马龙在相持段的失误较大,相持球处于下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马龙中局的得分率偏低,与樊振东中局的得分率差距较大。2人开局得分率差不多。樊振东尾局的得分率偏低,与马龙差距较大。马龙和樊振东开局、中局和尾局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差距不大。
3.1.2 在抢发段,马龙的得分率低于樊振东,失分率高于樊振东。马龙反手拉/攻和侧身拉/攻的得分率高,正手拉/攻的得分率和失分率一样,控制和拧/弹都为0。樊振东正手拉/攻、反手拉/攻、发球直接得分、拧/弹和控制得分率高,侧身拉/攻为0。
3.1.3 在接抢段,马龙的得分率低于樊振东。马龙正手抢攻、侧身抢攻和反手抢攻的次数远低于樊振东,控制技术的次数远大于樊振东。马龙使用最多的技术是控制,樊振东使用最多的技术是反手抢攻。
3.1.4 在相持段,马龙在樊振东先起正手时得分率高,在樊振东先起正手时得分率低,相持球处于下风。
3.2 建 议
加强比赛节奏的控制,处理好比赛过程中快和稳的关系,减少比赛失误和丰富得分手段。抢发时加强发球的变化和稳定,接发球时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加强正手抢攻、侧身抢攻和反手抢攻,提高相持球的加减力、节奏掌握、正手中远台的相持能力和威胁性。
[ 1 ] 王谨.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技战术的研究[ J ].安徽体育科技,2017,38(2):59-81.
[ 2 ] 谢春珍,吴东明.2016 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马龙技战术分析[ J ].体育世界,2017(2):7-9.
[ 3 ] 朱欢,黄长城,李英,等.多维立体视角下乒乓球技术结构体系的构建[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39(2):180-184.
[ 4 ] 刘朝猛,朱欢,董必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技战术评析[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46(1):139-142.
[ 5 ] 李冬阳.2014年世界杯男单决赛马龙反手接发球技战术研究[ J ].运动,2016(23):13-49.